最近,期貨業人才問題備受業界關注。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高校期貨教育高級研討會"上,不少專家指出,期貨業長期的低迷,使期貨業人才大量流失。目前期貨業正面臨快速發展的新時期,人才匱乏將成為阻礙發展的瓶頸。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常清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未來幾年內若有關新品種逐步上市,期貨市場交易量也會成倍增長。因此,在今后的3-5年內,期貨從業人員數量必須在現有基礎上增加3-5倍。
人才流失九成有余
常清稱,10年前我國期貨市場成交量曾經達到10萬億,期貨從業人員達到8--10萬,但隨著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和市場規模的不斷萎縮,期貨行業的從業人員已大量流失,不少優秀人才改行證券等金融投資業,現在剩下不足十分之一。
中國期貨業協會日前利用期貨從業人員信息管理數據庫對從業人員現有素質狀況作了統計。截至2002年8月5日,在協會登記的期貨從業人員,(包括期貨輔助人員但不包括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經紀人)共計6270人,考慮到尚未登記的人員,估計實際從業的人數在7000左右。從業人員平均年齡31歲。從學歷構成看,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占6.78%,大學本科學歷占31.21%,大專學歷占47.05%。從從業時間看,從業5年以上的占57.8%,從業3年以上的占73.8%。男女比例大約為1.43:1。這些數據雖然顯示期貨行業仍擁有一支具備良好教育基礎、年輕并富有經驗的從業人員隊伍,但也表明目前這支隊伍很小,無論與過去還是與證券行業比較(據有關資料,去年證券從業人員包括輔助人員約達16萬人)。隨著期貨行業的大發展,需要補充大量新鮮血液,吸引更多高素質的人才加盟,提高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經紀公司和期貨交易所"覓才"行動已經開始。目前,期貨業界招聘相關人才的廣告時而可見諸報端,據悉,目前上海期交所設立了博士后研究站,最近已招了6個博士后,大商所的博士后研究站今年招5個博士后;此外,浙江南華期貨還積極探討與高校科研力量的有機結合,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期貨高級人才。
什么樣的人才將稀缺
那么,期貨業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彭剛強調了期貨業人才的基本條件,他認為有兩個基本條件必須具備:一是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職業責任感;二是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他解釋說,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職業責任感放在第一位是期貨業自身特點和期貨市場的歷史所決定的。期貨行業屬于金融服務業,誠實信用是每一個期貨從業人員的立身之本,而每一個從業人員的行為又直接關系到整個行業的形象和聲譽。
常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期貨業對人才的需求是與期貨業的發展相聯系的。中國期貨市場經過10年發展,目前已走到新階段了。去年年末,中國期貨業協會制訂了期貨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通過五年的努力,要初步建立中國期貨市場比較完整的體系,并能夠初步形成與歐美期貨市場既競爭又互補的世界性期貨交易中心。要達到發展的目標,對期貨人才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
因此,常清認為,從實際情況考慮,未來五年中,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需求將會使相關人才受到青睞:一是適應新期貨品種的需求。今后,包括農產品、工業品等商品期貨以及金融期貨等一系列新品種一旦獲準推出,就需要熟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二是適應業務發展的需求。目前期貨公司經營的業務范圍很窄,只是經紀業務。今后業務范圍會拓寬,如做投資顧問、提供咨詢服務、進行基金管理、場外柜臺交易等,就需要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三是適應金融衍生品的需求。今后隨著金融衍生產品的發展,就需要金融工程方面的人才,即金融工程師,由他們將各種金融產品進行組合,獲取最好的收益。此外,適應行業規范發展的需求,還需要期貨及相關方面法律的專家。
(記者朱兆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