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電(記者張躍文)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汪建熙日前在為證監會期貨部主編的《中國期貨市場品種研究》一書作序時指出,中國期貨市場正面臨有利的發展機遇,當前應抓住機遇,積極推動增加新的期貨交易品種。
汪建熙認為,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要素之一。期貨市場是現貨市場的孿生兄弟,現貨市場越發達,期貨市場的地位就越高。2001年中國期貨市場出現恢復性增長
,社會各方面對期貨市場的關注明顯增強,市場人氣逐步聚集,市場信心有一定恢復。期貨市場正面臨有利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期貨市場還很不發達,制約市場發展的因素還不少。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交易品種太少,結構太單一。發達國家150多年來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充分說明,期貨市場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品種創新。上市品種決定著期貨市場的生存與發展。目前我國期貨市場上市交易的品種只有7個,而活躍的就更少,金融期貨更是一片空白。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無法形成綜合性的期貨品種體系,只有少數與上市品種相關的現貨企業才能參與套期保值,不能滿足各行各業包括金融企業規避風險的需求,期貨市場功能難以全面發揮。另一方面,由于品種缺乏,資金相對集中在少數幾個品種上,容易造成市場過度投機,而且投資者也不可能做跨品種套利,缺少組合投資的機會,風險無法分散。
汪建熙指出,我國期貨市場已步入穩步發展階段。我們市場監管能力得以增強,監管技術水平得以提高,期貨交易所和期貨經紀公司運作越來越規范,投資者成熟、理性程度日益提高,市場深度進一步加深,市場經濟不斷發育,與國際市場接軌更加緊密。在此情況下如何抓住機遇,積極推動增加交易品種至關重要。一年多來,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部會同三家期貨交易所,在品種開發與創新上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加強了對商品期貨,包括玉米、棉花、白糖、油菜籽、秈米、石油、豆油和金融期貨,包括期貨期權、外匯、股指、國債等品種的研究。總體思路是,積極穩妥地推動玉米、大米等大的糧食品種以及棉花、白糖等農產品的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在現有農產品、工業品品種基礎上,重點研究能源品種和期權,推出石油期貨交易,促進我國石油流通體制改革,抵御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根據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進程,建立健全有效監管機制,積極探索開發金融期貨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