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封王景 近來,債券市場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月,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市場研究所副所長陳淮在央視《證券時間》欄目中談道“企業債券很可能是2002年債市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值得探索的領域,而且我對此抱很樂觀的態度。”
創新:紅梅枝頭點點春
去年,長江三峽等9家企業從國務院拿到了共195億元的發債額度,中國移動、長江三峽、廣東核電、鐵道部四家企業共發行140億企業債券。從審批額度和發債規模上看,比前兩年均有所增長。業內人士認為,這顯示出決策層發展企業債的意圖越發明顯了。
僅從量上考察,還顯不出2001年的特殊,但如果從募集資金用途、利率確定方式、債券期限等方面看,2001年的確值得圈點。
首先是募集資金用途的突破。2001年6月,中國移動通信發行10年期50億浮息債券,首次將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借款,一改以往企業債券資金限于基建或技改項目的老規則。申銀萬國債券部副總經理蘇罡博士在采訪中稱,“這是我國企業債融資第一次用于純粹調整財務結構,在此以前是沒有這種例子的,實際上它已經突破現有政策的規定,為以后的發債企業做了前驅表率”。
這個頭開了,自然會有人沿著開辟的路跟上來。廣東核電去年25億企債資金主要用于“歸還搭橋貸款”,已獲批額度尚未發行的中國金茂集團也計劃將資金用于“調整負債結構、工程尾款”。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債券募集資金用于調整財務結構,對改善發債企業的財務結構、降低發行主體的財務費用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從長遠看,這對國有企業、商業銀行改革等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都有著深遠影響。
資金用途的突破是一個信號而利率決定方式的創新亦透露出市場化的氣息。去年中國移動和廣東核電兩支債券發行時,首次采用了國際流行的“路演詢價”方式,即由投資者直接向主承銷商報盤,確定自己在不同利率檔次的購債數量,最后主承銷商根據認購的倍數和利率,確定債券利率。
而根據1993年頒布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企業債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銀行儲蓄存款的40%。受此限制,往往是發行人不管自身信用級別如何,為了能夠吸引投資者,都把利率定在“不高于40%”的最高位,使利率不能反映企業債券的真實投資價值。“路演詢價”方法實際上已經擯棄了設置最高招標利率的做法,使利率更貼近市場行情和發行人資信狀況,一推出即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此外,債券期限和債券組合上去年也有所創新。2001年第四期50億三峽債采用10年期浮動利率和15年期固定利率兩個品種發行。從歷史上看,15年期的超長期企業債券,這還是第一次。中長期債券的增多,不同利率水平債券組合的出現無疑豐富了債券品種,增加了投資者的選擇。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企業債券面上突破性的表現實際上反映了管理層發展這塊市場的決心越來越迫切。去年的創新還屬于“局部的、低層次的”但為以后市場規模的擴大、品種的豐富、優秀主體的進入鋪墊了道路。這種情況下,遲遲未出臺的新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愈發顯得神秘而莊重。
新政策:千呼萬喚不出來
然而中央決策層似乎很有耐心,1999年就說要修訂《企業債券管理條例》,并因此暫停了當年的發債計劃,如今磨磨蹭蹭又是三季春秋,到現在還沒聽見落地聲。不過據業內人士估計,今年新條例十有八九是要出來了。
有望今年出臺的新條例據說要在三方面有所突破:企業債券的發行方式將由過去的審批制變為核準制;利率將進一步市場化;明確規定企業債券信用等級的差異對債券利率的影響。
不過依照我國企業債目前的發展水平,審批制能否迅速轉為核準制呢?申銀萬國蘇罡博士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審批體制會先過渡到一個“半核準制”或“準核準制”階段,而要達到完全的核準制,依目前的情況看“很難”。
“我國企業債券市場這些年幾次起落,基本上是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它不像股票市場經過十幾年的飛速發展,各種條件都已經成熟,可以走核準制的路。企業債券市場現在太弱,要一下子變成核準制是不具備足夠條件的。如果國家計委對報上來的企業審核不嚴,可能會導致市場盲目擴張,幾年之后它的各種風險可能就會暴露出來了。”蘇在采訪中說。
業內人士認為,新政策還將在以下方面有所放開,如放寬募集資金用途限制,在保證主要用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同時,允許企業把資金用于調整債務結構、資產重組等真實合法的用途;放寬發行主體資格限制,不再局限于國有大型企業,適當考慮民營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強化資信評級機構的作用,強調社會監督等。
無疑,新條例的出臺將放寬債券募集資金用途,擴大發債主體范圍,同時利率市場化方面也將邁出步伐,這將為低迷的債券市場注入生機。
這是否意味著新政策出臺后,會有相當數量“籌資無路”的企業能跨進債券融資的大門呢?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