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張坤
-圈錢無道萬丈高樓也會塌下來
-沒有利潤支撐的銷售額不算銷售
-虧錢不虧理的心態實在很可怕
-掌握未來盈利的能力最關鍵
12月26日,在海爾2001年全球營業額突破600億元暨構筑產融結合跨國集團研討會上,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專家劉鴻儒和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上市公司存在的危機。
劉鴻儒首先向記者解密了一則舊聞:當年他在中國證監會任職時,遇到第一次上市公司危機。證監會曾在全國秘密選擇了兩家企業進行探索試驗,為金融證券事業健康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海爾就是其中一家。
劉鴻儒說,這些年他一直關注海爾的發展,參加研討會前,還認真查看了海爾的大量報表、數據。他認為,海爾走了一條得益于資本規范運作的良性發展道路。“但現在,有些上市公司并不是把精力放在提高核心競爭力和改革創新上,而是一天到晚想著投機取巧走捷徑”。劉鴻儒將手用力一揮:“一些上市公司隨便改變資金用途,有的集團控股公司把上市公司當做‘圈錢’的錢袋子,隨意挪用,許多不規范運作的‘黑幕’漸漸被揭開。”
談到如何應對上市公司危機時,劉鴻儒說:“搞了這些年金融證券,痛切感到資本市場能不能穩定發展,關鍵在于上市公司質量。如果不講誠信,圈錢無道,萬丈高樓遲早是要塌下來的。所以除了加強監管,企業自身一定要有長遠眼光。”
“上市公司要關心盈利額,更要關心未來盈利的能力,要知道,上市公司的錢是億萬百姓的血汗錢,不能亂花啊!”
劉鴻儒稱贊海爾的賬目清楚、透明,上市公司依法運作,產品、技術、機制不斷創新,保證了上市公司穩定盈利。
記者問及對今年上市公司總體狀況有何評價,張瑞敏直言不諱:“我分析了10家上市公司的中報,發現今年上半年利潤下降62%,其中還有不少是虧損的。中報還顯示,流動資產平均周轉率不到0.468%。這意味著,負了債,進來的也是壞賬,利潤沒有任何意義。增長不等于發展,沒有現金流支持的利潤不算利潤,沒有利潤支撐的銷售額不算銷售。”
張瑞敏還說,為什么一些企業(包括上市公司)敢于打價格戰:“我看過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告,虧損了幾億元,卻理直氣壯地仍要兌現總經理150萬元的年薪。這種虧錢不虧理的心態很可怕,因為他們心中沒有市場,沒有用戶,不是真正以資本增值為目的。”
談到今后發展,張瑞敏說,最近一年,海爾已入主青島商業銀行、控股鞍山信托、長江證券、成立保險代理公司、成立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成功地構筑了產融結合的跨國企業集團框架。從發展角度看,產融結合不一定能保證跨國集團的成功,但跨國公司一定要成功地進行產融結合,500強中有80%以上都是成功地進行了產融結合的運作。
采訪結束時,張瑞敏遞給記者一句話:“作為上市公司,爭取掌握未來盈利的能力最關鍵。”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