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著名經濟學家蕭灼基教授、寶來證券集團大中華事業部總裁黃齊元先生、聯和運通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張樹新女士、京華山一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耿亞囡女士參加的財智對話在青島日報社陽光大廳舉行。對話主題是入世后中國證券投資資本市場的發展。
主持人:有人說,中國入世后,競爭最激烈的是資本市場,您這樣認為嗎?
蕭灼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目前我們的資本市場基本上還沒有完全對外開放,對當前的大金融市場有一定挑戰,尤其是對銀行業。另外,我國目前實行的分業經營成為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競爭的不利因素。綜合看,入世后金融業面臨的競爭是最為激烈的,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主持人:目前我國股市出現了一些問題,因此有人甚至提出“推倒重來”,對這個問題您怎么看?
蕭灼基:中國證券起步晚,發展快,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分歧和爭論也很多。從去年以來,由于“基金黑幕”等違法、違規現象,使有些人把其看成“連賭場都不如”,甚至要推倒重來。要正確認識這一問題。首先讓我們回顧十年的成績:中國證券突破了傳統的資本市場;突破了傳統的分配形式;突破了傳統的融資模式,使個人有了雙重社會身份,即勞動者和投資者;突破了傳統利用外資形式,以前是直接貸款或外商投資,現在是通過資本市場。
從實際成就來看,中國股市已籌集資金1萬億元,實現稅收1220多億,同時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金融人才。此外,在法規建設方面逐步完善,培養了廣大股民的投資和風險意識。所以,回顧歷史,中國證券的本質和主流是好的,不能簡單地將股市當作“賭市”,假如真的推倒重來,企業損失和6000多萬股民的血汗錢由誰來賠償?
張樹新:我認為,看中國資本市場十年發展,必須與中國20多年的改革開放結合起來,要用發展、動態、歷史的眼光來看。目前真正的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建立,從發達國家來看,資本市場是市場資源的配置工具,而我們目前主要是國企改革的手段,許多資源的配置并不是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的,這是與中國正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現狀分不開的。
中國股市的一度低迷并不特殊,與美國等早期的市場是一樣的。現在我們面臨的不是“推”的問題,而是一個“轉型”的問題。有專家提出,我們要“尊重歷史,但不能犧牲未來。”如果我們的目的真正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資本市場的初衷就必須轉軌,必須從計劃經濟的配置作用變成市場資源的配置工具。
主持人:按照中國入世的承諾,國外投資企業將逐步進入國內。面對這一形勢,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蕭灼基:規范政府的政策和政府行為,加大透明度,政府的監管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不能只是看到什么問題抓什么問題,要從促進股市健康發展出發,為股市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并及時懲處違法違規現象,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個人都要加倍愛護。此外,規范市場更要依法辦事,按法律追究責任,加強監管。
主持人:什么時候開創業板是當前大家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您對最近推遲開創業板的消息怎么看?
蕭灼基:這個問題我此前已講了很多,一句話,就是宜早不宜遲。現在有關推遲創業板的一些理由都是不成立的,從各方面看創業板推出時機都已成熟,用證監會主席周小川的話說,“不是有戲,而且是大有戲”。
主持人:中國大陸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在哪里?
黃齊元:在未來發展的機遇中,重點是大陸、香港、臺灣三地資源的整合,而不是某一地的發展。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內私營、民營企業到香港上市,臺灣和香港的投資者也會參與到大陸資本市場中來,真正體現“大中華”的視角。在未來的發展中,證券公司最重要的是能全球調動資源,實現跨區域的資源整合。這個資源不僅是資金,還有人才和管理,都是現代投資銀行的資源。
主持人:未來的職業投資人需要哪些素質?
張樹新:投資需要從四個環節把握:一是準確,包括宏觀與微觀準確;二是成本要低;三是管理成長風險,這也是最關鍵的,最后才是退出。這也同時要求我們的投資企業必須是具有各種機能的團隊。
主持人:入世后與國際接軌,資本市場的改革所付出的成本由誰承擔,我國會不會采取像前蘇聯一樣的“休克療法”?
蕭灼基:股權結構問題是中國股市的遺留問題,我們的改革不應該采取前蘇聯的方法。如果將資本市場比做是一筐螃蟹,有的國家捂的很緊,不讓螃蟹出來;第二種做法就是前蘇聯的做法,把蓋子打開,將螃蟹倒出來,結果是螃蟹到處亂爬;我們則是在筐子上挖一個洞,讓螃蟹一個一個地爬出來。也就是說我們的改革與規范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關于國有股“減持”,我認為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維護國有資產,二是承認歷史現實,逐步減持,三是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至于成本,首先應該由國家承擔,其次才是市場和個人。
主持人:中國股市是不是“政策市”?
蕭灼基:不是,但政策影響較大。任何不干預股市的政府是不存在的。在市場發展的初期,政府應當循序漸進,逐步規范。
主持人:對青島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有何看法?
蕭灼基:建立地區性金融中心需要五大因素,一是實體經濟,二是金融產業發達,三是人們的金融觀念較強,四是專業人才隊伍,五是政府政策。青島目前已基本具備了這些條件,今后還要加大人才培養,并加大政策導向。在人才方面要注意四點:不但要培養科技人才,還要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人才不等于學位、學歷,實踐經驗也很重要;國內外成長起來的人才同等重要;還有一點,要將人才與待遇掛鉤。(本報記者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