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宏博士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股市違規事件不斷,在證監會不斷查處、媒體頻頻曝光的同時,廣大投資者的信心也連連受挫,加之國有股減持政策失當及“9-11”事件的消極影響,股指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從2245點多暴跌至不足1600點。目前,瘡疤似乎是越揭越多,人們開始擔心股市是否最終會崩盤;但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股市已基本爛掉了,與其修修補補,不如推
倒重建,因此即便崩盤也沒有什么,政府不必過多地干預股市,更不需要救市。中國股市果真是無可救藥了嗎?面對股市的劇烈波動,政府真的可以坐視不管嗎?所謂“推倒重建”對于廣大投資者乃至整個中國經濟又將意味著什么呢?
第一個問題:中國股市是否真的無可救藥了?
要不要這個股市,應由投資者來選擇。
全盤否定股市,實際上至少是在否定政府的管理能力。
的確,近年來中國股市上違規違法的事情層出不窮,不少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在下降,對許多投資者來說,已經投入的錢都牢牢地被套住了,新的利潤增長點卻又很難找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陷入失望乃至絕望,市場投資信心處于崩潰的邊緣。但是,即便情況再糟糕一千倍,也用不著所謂的經濟學家或專家來下這個斷語,要不要這個股市,那是投資者的選擇!市場是由政府來管理的,政府管得好,市場興旺,人們就會來投資,否則就不來或少來。現在許多投資者之所以不愿割肉揮淚而去,是對政府仍然抱有信心,這是股市止跌回暖的堅實基礎,任何人沒有權利損害這個基礎,任何有良知的學者、專家也都不會去踐踏這個基礎。
中國股市違規違法的事情確實不少,但哪個國家的股市沒有這類事情?現實中總是有那么一些人從骨子里把西方發達國家神化并頂禮膜拜,似乎那里才是一片凈土,而我們這里卻是一片骯臟的世界。既然如此,他們制定那么多的法律規則干什么?市場經濟也是法制經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市場上的確有許多空子可鉆,法律規則制定得越細致合理,執行得越有力,市場主體的行為就越容易規范,市場也就越有秩序,否則就會出現相反的情況。所以政府的管理首先在于要預先警示,出了問題后則要檢查市場法律規則是否完備,至于那些明知故犯的,任何時候、任何市場上都有,并不足怪。歷史上許多國家的股市都出現過問題,但很少有經濟學家希望他的國家股市崩盤,投資者傾家蕩產,也沒聽說過哪位經濟學家認為他們國家的股市臟得要不得了。事實上,不僅股市的上市公司和機構出現一些違法違規的事難以避免,政府官員乃至最高領導人出現問題也屢見不鮮。克林頓出了丑聞,白宮乃至他本人依舊照常辦公,沒有人會因此說政府不能要了。中國股市從建立到現在只有10多年的時間,但已聚集了近兩萬億的資金,有1000多家公司上市,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從無到有地初步建立了起來,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政府既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建立發展起一個興旺的股市,也就有能力管理好它。股市是由政府來管理的,投資者在來到股市的同時,也把信任交給了政府,說股市無可救藥了,實際上至少是在否定政府的管理能力,這是廣大投資者所不能認同的!
第二個問題:政府能否對市場波動坐視不管?
每當股市最低迷的時候,都是最普通的中小投資者在艱難地支撐著股市的運行。
漠視數千萬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是與“三個代表”的根本宗旨相悖的。
證券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宏觀經濟中最為敏感、影響也最大的一部分。一方面,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突發事件都會引起股市的波動,另一方面,股市的劇烈波動又會對整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對于股市波動,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特別關注。股市過熱持續時間久了,政府就想辦法使之降溫;跌得過低時,政府就想辦法救市。救市的方法有直接的,比如政府直接購買股票;也有間接的,比如降息。今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下滑,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雙雙下跌,為此,美聯儲幾次降息,意在堅定市場的投資信心,減少投資者的損失。然而,我們的一些經濟學家卻告誡政府不要去救市,理由是中國股市不像發達國家的股市那樣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股市即便不存在,也不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多大影響,這樣的股市,可以任其自生自滅。果真如此嗎?
我們來看幾個簡單的數字:首先是與股市利益相關的人數。中國股票市場上的開戶投資者已近5000萬,剔除家庭重復開戶的因素,也至少有3500萬,以三口之家計算,涉及的直接間接投資人口約為1.1億,加上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就業人口及其家屬,股市波動造成直接經濟損益的人數大約在1.5億多,相當于全部城市人口的50%左右,這些城市人口如果每人因股市損失而削減500—1000元的消費(這是完全可能的),市場需求至少就會減少1000億元以上,不算其連帶效應,直接的經濟增長損失大約在1—2個百分點左右。其次是資金。目前中國股市上的流通市值大體在15000億至18000億之間,略高于市場上全部現金的總量,這就意味著,如果有1/3的投資者要從股票賬戶取走其一半的現金,銀行就會立刻發生支付危機。最后是企業的興衰。不管一些人怎樣挑剔,目前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還是囊括了中國大多數優秀的企業,企業上市是為了募集更多的發展資金,尤其在快速擴張時期,資金籌集的數量有時會成為企業興衰的決定性因素,股市長期低迷,企業無法籌資,不僅發展無法持續,還會因突然“斷血”而陷于休克乃至死亡。對于以上三個方面,任何政府都不能漠視,何況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宗旨是“三個代表”,在直接關系如此眾多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如此重要的問題上,政府能坐視不管嗎?不錯,中國也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股市投資者的資本也確實少得可憐,近5000萬的投資者,不到2萬億元的流通市值,平均每個資金賬戶不足4萬元,他們的確不像機構投資者那樣財大氣粗,更無力請些專家名人做他們的利益代言人。然而,當一些機構投資者大把大把地賺夠了錢逃之夭夭的時候,正是那些最普通的中小投資者在艱難地支撐著股市的運行。
第三個問題:中國股市能否推倒重建?
如果現在我們不善待股市,1—2年后,宏觀經濟將受到強烈報復。
說中國股市要推倒重建,這話聽起來很義憤,大有些疾惡如仇的感覺,然而其確切含義到底是什么,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所謂推倒究竟是要推倒什么?是深交所、上交所的交易大廳?還是費時多年完成的《證券法》?抑或是5000萬投資者的資金賬戶和1000多家上市公司?很明顯,在一個法制社會中,包括政府在內的任何機構、任何人都不可能撼動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中國股市上確實有一些貪婪的騙局和丑行,它們是必須受到懲治的,而它們之所以能被揭出,也正因為有法律、有政府。把這些問題無限夸大,以至于要推倒整個股市,不是過于無知,就是別有用心。中國股市發展到了今天,意外的暴利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一些發夠了政策財的資金在這里找不到多少同樣的發財機會。而“推倒重建”論不僅會使這些資金得到再次洗牌的機會,也會因“重建”而再次獲得發政策財的機會。然而,股市是政府建立和管理的,想讓政府推倒其自己建立和管理的股市,最多不過是某個利益集團的幻想而已。但是,這種言論對市場投資信心的打擊卻不可小視,損失慘重不知所措的中小投資者很可能會因擔心政策驟變而帶著傷痕永遠地告別股市。
“9.11”事件后,世界經濟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中國經濟卻“一枝獨秀”,其中近三年的牛市為其積累了不小的后勁,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經驗證明,股市運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大約有1—2年的滯后期,如果從現在起我們不再看重股市,1—2年后,它會以同樣的力度給宏觀經濟以強烈的報復,希望這一預言不要言中。《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11月10日第五版)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