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0月31日電(記者李道 佳孟華 張澤偉) 世界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美國安達信公司的亞太區主管合伙人約翰.普拉斯迪奧在剛剛結束的天津市長國際顧問論壇上分析認為,通過一些政策調整來改造中國經濟結構后,中國入世預計將產生巨大的長遠經濟效益。但從資本市場看,在中國入世之后,全球對中國股票的需求不會象十年前那樣有較快速增長。
他分析說,目前有兩類海外證券投資者對中國證券市場存在著興趣。一類是海外華人
和亞洲國家的一些地區投資者。這些人相對那些國際機構投資者而言,更有意愿在中國股市上一搏;第二類是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和日本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他們會借助現代投資組合及風險防范手段對是否投資作出評估。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美國的養老基金、投資基金、保險基金和信托基金,它們將是對中國的最大的潛在投資者。
然而,約翰.普拉斯迪奧說,在過去的20年里國際資本市場的本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1997年開始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及墨西哥、俄羅斯和阿根廷的債務危機,使全球組合投資基金現在不得不用保守和審慎的態度來看待新興的股票市場。更不幸的是,美國納斯達克股市的大幅滑坡,全球經濟衰退的征兆不斷顯現和“911”事件對美國造成的打擊,使得風險防范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加強。事實上,西方機構投資者早已不看好那些產權保護法規體制不健全、市場透明度及信息披露制度有待改善的國家。
他說,今年在國際市場股票發生了下滑,日本股市已蕭條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至今沒有回升的跡象,1997年以來絕大部分亞洲新興市場皆面臨著同樣狀況,這表明在中國入世之后,全球對中國股票的需求不會象十年前那樣有較快速增長。西方機構投資者出于利益權衡,已進入了一個高度防范風險的階段,這種狀況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不過他認為,在今后十年里,美國人口中的一大部分即“戰后一代”將開始退休,這些老年人中將出現更多尋求退休后可靠經濟來源的投資者,目前美國公司60%的股權被專業的投資機構所操縱,這將為長期固定收入投資證券帶來更多的機會。一旦中國企業能夠獲得良好的信用評級,這一預期中不斷增長的投資需求將成為中國經濟在全球融資的一個重要來源。
據世界銀行的報告資料顯示,2000年由國外投資基金流向中國股票市場的金額總計78億美元,與外商直接投資的420億美元形成了一個對比。而同期流向美國股票市場的外國資金達到了1730億美元。約翰.普拉斯迪奧認為,這些數字表明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當中國市場能夠提供更多投資產品,而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市場運作與全球成熟資本市場接軌時,中國具備吸引數倍于目前的投資基金的潛力。
他建議,目前中國應加快對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研究,隨著入世后外貿的增長,開發基于出口應收款的資產證券等金融商品,這將為入世后支持中國企業出口、增強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