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王子到中國趕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9日 11:23 《財經時報》 | ||||||||
理查德·克萊德曼第三次登上北京舞臺,有人說他是到中國趕場,而他卻說“這里的觀眾需要我,我在中國可以發現許多新的音樂靈感,用來創新和挑戰。而且我在法國的事業進行的也不錯。” □ 本報見習記者 石曉芳
13年前,克萊德曼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優雅的音樂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很多人直到今天還記憶猶新。 “第一次請克萊德曼時,法方擬定了一份包羅萬象的主合同,包括國際和城際的交通運輸、住宿、日程、餐飲、技術細節等等,尤其對所使用的鋼琴有很嚴格的細節要求。這摞合同書讓我們震驚不已。因為我們都是服務于中國與外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作演出考慮的只是文化和國際影響,那時我們連票房都還沒聽說過,更想不到賓館、飯菜都能被寫進合同里。” 國際文化藝術總公司的總經理江陵一直是克萊德曼的中國代理,她告訴《財經時報》記者,直到鋼琴王子克萊德曼的到來,中國人才第一次見到了真正的演出合同。 “他來中國已經演出了13年,每次演出完我們去機場送他,和他說Bye-Bye時,我們就在想,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來中國演出了,這個項目結束了。可結果卻不是這樣。” “我們從事文化交流活動以來,這么長時間的交流是很少見的。因為總是邀請他來,如果沒有人看的話就沒有市場價值了。比如大衛·科波菲爾的魔術,來中國第二次演出的時候市場就不行。一些港臺很當紅的歌星,一年有兩次演出也很少有好的效果。但是,理查德·克萊德曼卻創造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并不是他來演什么我們就接什么,而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意。”江陵再次強調。 從那時起,演出公司開始有意識地研究這個案例,在此后的每次訪華巡演,都有一些新的創意理念加入,甚至有些很大膽的嘗試:比如改編了十幾首流傳廣泛、深受人們喜愛的經典作品,像“一條大河”、“紅太陽”、“愛如潮水”、“花心”等;在演奏形式上,曾嘗試過與大型室內樂隊,百名兒童小提琴合作,與中國器樂二胡、琵琶以及舞蹈協作;從幾千人劇場到幾萬人的露天體育場進行演出,還開創了現代鋼琴演奏會與大自然壯麗景觀于一體的“黃果樹瀑布景觀音樂會”的先河;利用多媒體、電腦編程及大屏幕進行意境渲染,給觀眾以充分的遐想空間。 13年過去了,克萊德曼依然有他的演出市場。歷經十幾年磨礪而形成的克萊德曼現象,已廣泛滲透并影響到中國演出、演藝經紀、唱片市場等方方面面。理查德·克萊德曼也從一名法國浪漫情調鋼琴王子成為大眾認同的“東方情調”中法文化傳播大使,甚至有媒體直接把他稱為“中國的克萊德曼”。 但在有些人眼中,理查德·克萊德曼已是一個過時的藝人,他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時代感,他的黃金期似乎早就過去了。但對于一定年齡段的人來講,聽他的音樂已經是一種情結。 克萊德曼卻說:“這里的觀眾需要我,我在中國可以發現許多新的音樂靈感,用來創新和挑戰。而且我在法國的事業進行的也不錯。” 在青年聯合會工作的曾小姐告訴記者,“聽克萊德曼的時候,自己正在上初中,那時候一直覺得鋼琴是很高雅的音樂,可是聽克萊德曼卻那么讓人容易接受,并能產生共鳴,讓我們這種俗人也愛上了音樂。讓本來不懂欣賞鋼琴曲的人覺得好聽,就是他的貢獻。” 1992年的北京首體,克萊德曼的演奏會成為當年最熱門的文化事件。“藍色的克萊德曼”意味著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浪漫啟蒙,在這之后的13年中,克萊德曼在中國各地的巡回大型獨奏音樂會超過90場,這是任何一位中國和國際鋼琴家所難以達到的一個紀錄。克萊德曼的演出成功,給中國嚴肅音樂市場注入了一針興奮劑。對中國的唱片業、鋼琴產業以及高雅藝術大眾化在某種程度上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這次與中國的古典音樂“東方天使樂團”的合作,將西方音樂與中國的古典音樂結合,無疑又是一種新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