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產品、觀賞植物、生豬交易價格成全國標桿
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逾七千
廣州“十五”成就之農業
本報訊 廣州以不足全省6%的耕地和5%的從業人員,創造了占全省10%的農業產值;蔬菜、花卉、牛奶等產值在全省21個地市中排名第一;在“十五”期間,廣州市農民收入每年平均以6.5%增長,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080元,在全國大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比2000年的6086元增36.8%。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農業局獲悉,在“十五”期間,廣州以中心鎮建設帶動農村的發展,加速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和產業化進程,從而走出一條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廣州特色之路。
以占全省6%耕地面積創造10%產值
昨日,廣州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稱,廣州農業增加值雖然占全市GDP比重僅為2.5%,但它以占全省6%的耕地面積,創造了占全省10%的農業總產值。而且,廣州農業對二、三產業的拉動作用不可低估,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產值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6%,農產品銷售額約占全市商業銷售總額15%。廣州的蔬菜、水產品、觀賞植物、生豬的交易價格已經成為全國性的指示價格,四大中心批發市場已成為華南地區農產品的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奠定了廣州華南地區農產品流通樞紐中心地位。
去年農民轉移就業6.74萬
在“十五”期間,廣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年均增長6.5%,2005年達到7080元,在全國大城市中繼續保持前列,比2000年的6086元增36.8%。同時,農民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工資性收入年均增長10%,去年達到4217元,占農民收入比重由“九五”期末的39.5%增長到60%。
在“十五”期間,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城市化建設,堅持以中心鎮建設為突破口,實施城鄉統籌的發展機制。全市16個中心鎮和一批中心村的規劃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在2004年完成5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基礎上,2005年實現轉移就業6.74萬人。
農林牧漁服務業居全省第一
據廣州市農業局有關專家介紹,廣州農業區域布局基本完成了第一圈層畜牧產業轉移和二、三圈層優勢產業基地布局。
據了解,廣州市花卉種植面積由“九五”期末的4.6萬畝,增加至13.4萬畝,年均增長30.6%,石樓一帶已形成全國最大的陰生花卉基地,觀葉植物占全國市場60%;盆花中的紅掌、蝴蝶蘭、一品紅等及嶺南盆景已成為全國性的生產基地,廣州現已成為全國花卉四大主產區之一。
據悉,在“十五”期間,廣州已形成水產業養殖三大板塊和“兩大特色基地”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達16.3億元,列全省第一,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李慧燕 穗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