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 翎
法國暴亂稍事平息,然而風暴漩渦揭露的問題卻不是一下子解決得了,或者說,根本是沒辦法解決的。什么新移民問題、種族歧視、房屋、社區支援等問題,或者最后指向國家施政問題,歸根結底揭示了,先進國家如法國,即便外表多么風光浪漫、文化如何收成累累,內部社會卻是千瘡百孔。
無意來解說前因后果,始終事件的發生不是出于偶然,因有點燃的導火線,也因事前早就堆積了足夠的炸藥。此刻我倒是想把鏡頭倒轉,來看看在臺下看戲看得目瞪口呆的全球觀眾——他們錯愕的表情與反應,如出一轍:這是法國么?這是巴黎么?
暴徒、燒車、宵禁、失序等詞語,向來偏好跟第三世界的政治社會場景劃上等號,很難令人聯想到近代先進國家,如法國。雖然法國也曾有可歌可泣的法國大革命,以及20世紀60年代的“六八運動”,可是那些始終是理想與理念的頌揚、舊秩序的推毀與新秩序的建立、美好事物的追尋、自由平等博愛的源頭與伸延,而不是當下的種種。當下的種種,在東西方傳媒的反復敘述中,是一種從來不曾或不應出現于西方先進國度的失序情況。
就好比幾個月前,美國新奧爾良風災過后的亂劇,也同樣令這些觀眾驚惶失措。因為在現世代群眾的認知系統里,美國,是所有秩序的終極標桿。發生天然災患不足為奇,奇就奇在與災患同來的混亂、貧窮、失控,這些故事與圖片的背景,可以放在某個非洲小國或者中亞窮國(是的,一般人想象里的第三世界情境),照說是不該如此“錯置”的。
于是,當第三世界情境被“移接”于第一世界連番上演時,觀眾的驚愕反應,實出于他們的西方想象被顛覆而產生的不適應情緒。既然有西方對東方肆意想象、矮化丑化、宰割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當然也有東方對西方肆意想象、高化美化、仰慕的“崇洋主義”。就算是反西方的論述強調的向來多是西方的資本主義、強勢殖民摧毀本土文化(以此警醒弱小的東方他者必須提防西方的強大興盛),而鮮有深挖西方的政經瘡孔,對西方的社會問題也缺乏認知與了解。
這下好了,若然世界必得以東西方為二元分界,則弱者東方與強者西方,都暫時在此一回合各自扳回一城。東方被想象出來的積弱與混亂(西方殖民者為殖民統治合理化而常拿出來的說詞:東方他者不懂得管治自己,就讓我們管治他們吧),與西方被想象出來的強盛與秩序,事到如今,都有站不住的理由。
所有被想象的情境,不管有多理所當然,都可以“錯置”、“換邊”,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因此,新時代的核心問題,其實不是東西方文明誰強誰弱,誰是地球霸主的問題,而實實在在是認知的問題。對自我的認知,及對別人的認知。先撇除成見,徹底內視內省,才能繼續想象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