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鈕懌
6月24日本報在頭版“共鳴·共識”欄目刊登了《廉價經典藥重返市場道路艱難》一文。報道刊出后,山東、福建、黑龍江以及本市讀者紛紛打來電話,就這一問題談了自己的經歷和看法。日前,在提出該提案的民革上海市委的牽頭下,來自醫院、藥企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各方人士就“推進廉價經典藥重回市場”舉行了座談會。
共識:應當為“廉價藥”重新定價
“廉價經典藥”淡出市場,沒有利潤空間是主要原因,能不能打破現有的定價框框,為“廉價經典藥”重新定價,給這類藥足夠的生存空間?來自上藥集團的劉提出自己的看法,引起在場人士的一致認同。
市政協委員、曙光醫院副院長蔣健指出,“廉價經典藥”的消失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利潤問題,“零利潤”讓生產企業、經銷企業、使用單位都無積極性。因此,適當提價,使“廉價經典藥”也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才是促使“廉價經典藥”重回市場的根本辦法。
全國政協委員、醫學專家劉豫陽提出,在現有的定價體制下,新藥新價格,老藥老價格,相當多的老藥在原料藥漲價等背景下出現了“零利潤”甚至負利潤,結果有些廠家干脆給老藥“改頭換面”:換包裝、改一些無足輕重的成分,然后再把它作為新藥上報,以達到漲價的目的。這種狀況只能導致“廉價經典藥”徹底消失,老百姓用不上“便宜藥”。因此,有關方面不如為這些“廉價經典藥”開綠燈,為它們重新定價。
關鍵:為“廉價藥”正名
“從10元漲到100元,這還是不是廉價經典藥?”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李益明提出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在他看來,為“廉價經典藥”重新定價不能按比例“一刀切”,而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比如“瘤可寧”國產的每瓶10元錢,而進口的每瓶要1000元,現在國產的基本斷檔,像這種藥就算讓它漲到一瓶100元,也是“廉價藥”。
李益明的觀點引起在座人士的熱烈討論。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現在新藥、進口藥藥價高昂,與療效類似的“廉價經典藥”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廉價經典藥”完全可以重新定價;但是,要想現實操作,關鍵要先為“廉價經典藥”正名,界定概念、劃定范圍、開出目錄。各方人士一致主張,要請有關部門牽頭,邀請臨床專家、藥企流通人員一起盡快為價格低廉、療效顯著、有一定市場需求的“廉價經典藥”制訂目錄,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價廉物美的藥“活”起來。
破題:構筑信息平臺
能不能創建一條暢通的信息渠道,動態地反映上海藥品供需情況?來自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流通管理處的王燕處長告訴大家,上海市經委、衛生局、物價局、醫保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半年前開始著手調研上海臨床必需藥的一些情況,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及時獲得準確的藥品供需信息,也是阻止“廉價經典藥”斷檔的重要手段。
王燕提出,相當一部分“廉價經典藥”并沒有徹底停產,如果上海市場確實有需要,完全可以組織到貨源。以前,上海的大型藥企大多和醫院方面有聯系,能夠及時了解到臨床醫生的用藥需求,如果能恢復并拓展這種渠道,職能部門就能及時掌握到藥品的供需情況,這對于制訂“廉價經典藥”目錄、推動“廉價經典藥”重回市場也是破題的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