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善哲 廣州、深圳報道
曾引起“全球性”關注的大珠三角空氣污染治理問題,終于邁出了實質性一步。
7月6日,“粵港珠江三角洲空氣監控系統”在廣州通過了一個高規格專家鑒定委員會的驗收。鑒委會成員——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吳兌,不吝溢美
之詞:“該系統的開通和驗收,是粵港兩地攜手應對區域性跨境污染取得的標志性進展。”
廣東省環保監測中心站負責人張振鈿則顯得有些低調。他告訴記者,盡管在粵港雙方通力合作下監控網絡已建成,但由于香港方面尚有未盡事宜,粵方不便單獨接受專訪。
張的低調可以理解:大珠三角的空氣污染,有關方面一直是諱莫如深,因涉及到粵港跨區域而敏感。
一張“天網”
無論如何,這是一張被寄予厚望的“天網”:
早在2002年4月,廣東省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共同發布了《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的聯合聲明》,向外界展示了兩地政府將合作共同應對大氣污染的姿態。此后,雙方合作迅速展開:2003年,建立珠三角空氣監控系統被擺上議事日程。
記者還了解到,2003年至2004年,兩地政府投入資金,對珠三角的排放源進行了收集和研究。也是在此期間,廣東省在國家環保總局的支持下,制定了珠三角的環保規劃和廣東省環保規劃——珠三角的空氣污染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今年早些時候的3月19日,由香港科技大學主辦、深圳產學研基地協辦的“環境與協調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粵港兩地的官員、學者又是自然而然地將話題聚焦于當時正持續困擾兩地的灰霾天空。
回答本報記者關于“粵港兩地將如何協作,以治理大氣污染”的問題時,香港空氣及廢物管理會(香港區)副會長雷國強博士在列舉了粵港雙方環保部門的日常性業務合作之后,著重強調了珠三角空氣監測網絡的建立。
“我們很快就能了解香港和整個珠三角的空氣狀況,并且能夠在網絡上實時得到這些信息。”雷國強說,“對于區域大氣污染的防治,這相當重要。”
而現在,這套系統已經投入使用。
吳兌介紹說,該系統是我國首次建立和實施的與國際先進國家接軌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技術體系。此前,國內各個城市都監測空氣質量,但并沒有一個標準傳遞和質量比對,數據可信度也因而受到質疑。
“如今,粵港雙方不會因為技術標準的不同,而導致信息交流的障礙。”
據稱,珠三角空氣監控系統是我國第一個覆蓋面廣、監測儀器完備、監測項目齊全、管理規范的區域空氣質量監控系統。“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建立了這樣一套系統,速度之快,令港方也感到吃驚。”吳兌說。
記者被告知,珠三角每個城市原本各自都有3-9個監測站,此次聯網,在珠三角的10個城市中各取了一個監測站,再從香港總數為17個的監測站中取三個,然后再新建三個。整套系統由分布在珠三角的16個子站組成,再加上兩輛移動式子站,以香港、廣州為中心,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公里。這意味著珠三角所有城市被納入該系統。
香港科技大學海岸與大氣研究中心署理主任劉啟漢教授,講述了一個發生在2004年11月2日的空氣污染事件:這一天,香港、廣州的空氣污染指數直線飄升,但在網上查得的某個城市的污染指數,卻始終緊貼警戒線滑行。“(這種情況)基本是不可能的……市民的知情權將在今后得到保障,而政府決策機構的應對也必須依賴于真實數據。”
聯網系統的重要性,可從鑒定委員會的組成上看出端倪:唐孝炎、傅家謨都是兩院院士,國內大氣化學的頂尖學者,另外一個是聲名顯赫的鐘南山院士,精于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而任陣海院士是大氣環境方面的領軍人物。
港方參與當日鑒定會的陣容更是堪稱龐大,由香港環保署的一個副署長帶隊,包括一個署理助理署長、五個高級環境保護主任等共達10人之上。
“區域的問題,區域解決”
如此高規格重視的原因,其實并不復雜:2004年,作為中國最先開放的珠三角地區的廣東,繼續在經濟高速路上狂飆——國內生產總值比2003年增長14.2%,工業增加值增長20.0%,增速創近九年新高。
但與此同時,居民們也發現,灰霾天氣是那么頻繁地光顧著自己的城市:據吳兌所在氣象部門的觀測,廣州的灰霾天數自2000年之后就逐年攀升,2001年是68天,2002年是85天,2003年是98天,而到了2004年則是144天。
去年4月19日,廣東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光榮代表省政府對外發布《2004年廣東省環境質量狀況》,“2004年全省年霾日數超過歷史紀錄,珠三角地區普遍多于60日”。
研究大氣污染的專家們,眾口一詞地把矛頭指向工業增長帶動的火電需求,以及近年來珠三角機動車數量的高速攀升。據吳兌對珠三角排放源作的梳理,共有三個主源:一是高架點源排放,主要是發電廠,再就是佛山(含南海)的陶瓷、建材行業的排放,最后是機動車。
公開資料顯示,2004年廣東省發電量為2022.53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6%,而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已達114.8萬噸,比上年增加6.7%,但完成脫硫的裝機容量僅比上年增加5%。
一個說法是,因企業用電緊張,很多高排放的小火電死灰復燃,把環境的容納能力逼到了極限。
至于機動車,據統計,至2004年上半年,廣東一省的機動車數量就已達到了1300萬輛,可怕的是,每年還以20%的速度激增,而正是這些機動車所排放的尾氣,占了二氧化氮排放總量的70%—80%。
灰霾帶來的危害,不止是都市景觀能見度降低那么簡單。
作為研究呼吸疾病的專家,“抗非典英雄”鐘南山出席此次珠三角空氣監控系統的鑒定會,本身耐人尋味。據旁聽會議人士透露,鐘南山以近年來廣州肺癌發生率上升,而其他癌癥發病率下降為例,認為此現象正是與空氣污染有關。
若是單個城市的污染和發病率,事情的因果鏈條或者會一目了然,但當十幾個城市堆擠在一個逼仄的三角洲上時,情況就開始變得復雜起來。
中山大學環境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范紹佳解釋說,珠三角的千米高空常年存在著一個逆溫層,導致上下流通不暢,尤其是珠三角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地形,使得“所有污染物全部被蓋在里面,攪來攪去”。
根據他的研究,在珠三角上空確實存在一條污染物的傳輸帶。
2004年12月,美國《時代》雜志用封面故事的規格報道了香港的空氣污染,題為《Bad Days》,并輔以大霧鎖香江的配圖。香港及珠三角的大氣質量問題,隨后成為一個“國際性”熱議話題。
盡管粵港兩地的專家對相互影響到何等程度觀點各異,但是對于大珠三角地區的空氣污染屬于跨境污染、交叉污染這一事實已經達成共識,更為關鍵的問題是,治理比埋怨更加重要。
雷國強于是用略顯生硬的普通話反復向記者強調,“區域的問題,必須要通過區域合作來解決。”
“不能再浪費時間”
珠三角空氣監控系統正是在“區域合作”邏輯下的產物。
“跨境、跨區域對空氣質量進行監控,并能實時調用數據的,據我所知,這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吳兌告訴記者。
即便是按國際標準來衡量,據說這套系統亦有眾多可稱道之處:就監測指標來看,按國家標準是3個,按國際通行標準是5個,而這套系統達到了6個,“把影響能見度的因素都考慮進去了”。
據了解,目前粵港雙方正就信息發布問題進行協商,雙方的最終目標是把監測得到的數據實時向公眾公布,以滿足公眾知情權。去年,面對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在香港曾有機構含蓄批評政府缺乏實際行動,而珠三角空氣監控系統的使用,對此是一個有力的回應。
“這套系統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我們的決策部門在治理污染之前,首先要對污染的現狀有準確的把握。”吳表示。而此套系統由于在粵港雙方之間構建了一個空氣質量的數據管理和信息共享的平臺,對雙方日后的治理工作,必將帶來極大的助益。
事實上,這還只是粵港相關合作之一端。
2002年4月29日,廣東省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發表《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的聯合聲明》。《聲明》稱,在1998年9月舉行的第二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粵港政府就加強環境保護的跨界合作取得共識,并同意展開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的聯合研究,以防止區內的空氣質素繼續惡化。
《聲明》所設定的目標,即便是今天看來仍舊是雄心勃勃。其中預計到2010年,該區域內的經濟、人口、用電量及行車里數分別增加150%、20%、130%及190%。即使在此基礎上,以1997年為參照標準,分別削減40%、20%、55%和55%,雙方達成共識“爭取在2010年達到上述目標”。
而香港方面將目光投遞到更高的層面。今年5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和國家環保總局在北京簽訂《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展空氣污染防治合作的安排》,雙方表示將對空氣污染的防治“交流經驗和專業知識”。
吳兌說,去年以來廣東省環保局,尤其是廣州市政府正從各個方面加強空氣污染的治理,這并非僅限于輿論的宣傳,而是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
當記者將某些學者對2010年能否實現粵港兩地政府目標的質疑求諸劉啟漢時,他堅定地點頭,說:“當然可以,但前提是不能再浪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