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瑩輝照明遭全國各地代理商追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1:33 信息時報
產品頻現質量問題且逃避責任 瑩輝原廣州代理商投訴其產品頻現質量問題且逃避責任,瑩輝總部發表三點聲明回應 時報記者 劉莉 曼琳 近日,自稱瑩輝集團廣州總代理——廣州瑩輝公司的白先生向本報投訴稱,在一次商業團購中,因“瑩輝”的產品質量存在問題給其帶來巨大損失,但“瑩輝”方面一直不予解決。白先生說,瑩輝集團還因為同樣的原因,受到來自全國各地代理商的“追討”。 經過與瑩輝方面數次溝通,本報記者于日前來到瑩輝東莞生產基地,并采訪了專程從上海總部飛到東莞接受采訪的上海瑩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特別助理徐志松。 知情人員集體“蒸發”? 白先生稱,自己于2005年接下廣州保利香檳花園“工程團購”業務,但在安裝的過程中卻被發現瑩輝7個型號中的某個型號的共400余只燈具出現了質量問題,直接造成了2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瑩輝總部得悉后,雖然曾數次派人協調解決此事,多次到現場拍照、取證,但在前后耗時近兩年后,卻漸漸的就沒了下文,而先后參與此事的十余位瑩輝工作人員也集體“蒸發”,按照白先生的說法,他們有的被“解雇”,有的被“調崗”了。 “廣州瑩輝是個空殼,這個公司根本不存在,它根本不具備做我們代理商的資格”,這是徐志松聽完投訴后的第一反應。“既然廣州瑩輝是個空殼(后經記者核實,在與瑩輝集團結束代理關系后,廣州瑩輝被注消),瑩輝集團為什么還要跟它簽約,難道瑩輝對自己的代理商,不作任何資質考核?”記者提出了疑問。對此,徐志松最終承認了廣州瑩輝曾經是他們的代理商,但他表示糾紛的焦點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合約問題”。 三點聲明前后“矛盾” 作為對此事的回應,徐志松作了三點聲明,第一,廣州瑩輝曾經是他們的代理商,但隨著合約期滿(一年),代理關系自動解除。第二,“問題燈具”不是瑩輝生產的,那批貨很可能是廣州瑩輝找其他廠家“代工”的產物。第三,因為瑩輝集團沒有與其續約,廣州瑩輝認為收不回“投入成本”,才找麻煩的。該事件,瑩輝集團沒有任何責任,并保留追究原廣州瑩輝法律責任的權利。 這三點聲明,可謂擲地有聲。事實上,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作為燈具企業第一上市公司(HK 1163),瑩輝照明有可能為了區區的二十多萬元而‘大費周張’”嗎? 但徐志松下面的話卻令人“困惑”。他說,“白××的胃口也太大了,一上來就問我們要二百多萬,后來又要四十多萬,如果他提出的金額再少一點,或許我們還可以談。”徐志松講這一番話時,瑩輝公司的律師、廣東格雷兄弟律師事務所的梁永強也在場。 “我們從不主張團購” 徐志松還表示,對保利香檳花園這一“質量糾紛”毫不知情,這是代理商單方行為,和瑩輝沒關系。“我們不主張做團購,不管是對公司自己還是對代理商,因為以前的團購工程總會出現很多糾紛和麻煩”。 “他們說謊,三正半山的工程團購就是他們自己做的,在出現了質量問題后,也是他們出面解決的。”白先生表示,瑩輝方面“染指”后出現問題的“工程團購”,在全國范圍內還有很多個。 “問題燈具不是瑩輝生產”這一說法,也引起了白先生的強烈不滿。他說,瑩輝此前的調查人員,從來沒對“燈具是瑩輝的”提出過異議,而且貨是瑩輝工廠的車直接送到保利的,這些都有相關人員和書面材料可以作證。“我不想再和他們做生意了,我只想追回我合法應得的損失。否則,我會考慮訴諸法律手段。” 結稿前,記者接到白先生來電,稱瑩輝方面表示愿意妥善解決此事,但前提是白先生必須收回對媒體的投訴。此外,在本報記者采訪過程中,徐志松曾安排參觀瑩輝東莞公司,并指著一套名貴古典燈具向記者暗示可以以“遠遠低于成本的價格”賣給記者,見記者不明所以,遂直接挑明“1元錢賣給記者”,被記者當場拒絕。當時,瑩輝律師梁永強亦在場。 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進展。 記者觀察 瑩輝難逃“監管缺位”之責 由于當事人雙方對這場“糾紛”的表述有較大“出入”,我們暫且先不論“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但在這場代理關系中所浮出的“管理”問題,足以發人深省。 在采訪中,徐先生多次提到,這是代理商自身行為,與“瑩輝”無關,他們不按合約辦事,我們也沒辦法等等。難道不知情,就沒有責任嗎?這讓人聯想到《上海青年報》兩年前的一篇報道,說收了團購款后的瑩輝某代理商神秘“蒸發”,26位“網上團購”的網友迫不得已找到上海瑩輝照明科技公司,卻被告之“這個經銷商之前已與他們結束了合作關系,且從來沒有組織過團購。” 雖然這件事最終得到解決,卻直接暴露了瑩輝的監管“漏洞”,而這種管理的缺位還一直在上演(瑩輝集團目前擁有152家經銷商)。根據瑩輝照明公開資料顯示,公司06年上半年中國業務仍錄得逾200萬港元虧損,其中是否也應該從自身管理找找癥結呢?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