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小區共有部分被開發商獨占 業委會一再敗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11:22 法制日報
導讀 樓盤廣告上說的是地下一層做自行車庫,可是北京市太月園小區的業主們入住后發現,所謂的自行車庫居然被物業公司給出租了,業主們只能自己找地方停自行車,幾年下來丟了上千輛。 業主們認為,自行車庫理應屬于業主們共有,然而物業公司卻提出在售房合同中,自行車庫沒有作為公攤面積加以約定,自行車庫的產權屬于開發商。 權威專家認為,共有部分與專有部分不能混淆,必須歸屬于同一個主體。否則,業主與物業和開發商的糾紛就將無窮無盡。 本報記者 陳晶晶 “說實話,我不是氣憤,我是悲憤!”1月11日,收到二審判決書幾天了,王嘉吾的心情依然無法平靜下來。 王嘉吾,北京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財務總監,同時也是自己居住的太月園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作為第二種角色,她開始了與開發商和物業公司之間的博弈。一年前,為了太月園的地下自行車庫,她帶領業主把物業公司告上了法庭。 “自行車庫明擺著是我們小區的公共服務設施,怎么能讓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呢?”王嘉吾問:“住宅小區的共有部分怎么能讓開發商獨占,業主該向哪兒說理去?” 業主奪自行車庫兩次敗訴 從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走過,太月園小區很容易找到。這是一個有9棟高層住宅樓和2棟公建樓組成的大型住宅小區,住宅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不包括部分樓宇地下三層的人防工程,9棟住宅樓下還各有2層地下室,近2萬平方米。小區物業一直由太月物業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太月物業”)負責,即開發商———北京泰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指定的前期物業。 王嘉吾介紹說,當初樓盤廣告上說的是地下一層做自行車庫,可是1999年業主們陸續入住后發現,地下一層除了設備間以外,居然被物業公司隔斷裝修后經營出租了,業主只能在地面上自己找地方停自行車,幾年下來丟了上千輛。 記者在太月園小區規劃平面圖紙上找到了自行車庫的位置說明。 “我們辦理入住手續的時候,開發商和每戶業主簽訂的《房屋使用管理維修公約》中,也明確說‘小區共有部位及場所,包括道路、綠地及自行車庫等’,為什么我們現在的生活里卻沒了自行車庫?”王嘉吾說。 2005年6月,太月園業委會把太月物業告到海淀區人民法院,要求太月物業停止地下一層的經營出租,恢復成自行車庫;2005年12月,業委會一審敗訴;2006年1月,業委會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06年底,二審再敗訴。 開發商留產權三頭占好 太月物業在二審答辯時提出,售房合同中注名了設備間包括在公攤面積中,應屬業主共有;但地下一層除設備間外的面積并沒有分攤,本著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這部分面積的產權應該歸開發商,物業公司接受開發商委托管理。 “我在房地產公司做財務總監,我太清楚這些事兒了。”王嘉吾說:“按照現行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會計制度規定,附屬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成本是允許攤銷在開發成本中的。” 她認為,法院的判決意味著開發商可以三頭占好。 地下室成本攤銷在了開發總成本中,開發商不用單獨列賬也不可能單獨列賬,這樣可以少繳納企業所得稅,此為一好;既然攤銷在成本中,這筆費用更理所當然地可以轉嫁在房價中,全部讓業主花錢承擔,此為二好;開發商只要說這部分沒有分攤,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自己保留產權,還可以任意出租、轉讓、甚至抵押,而分攤什么不分攤什么,老百姓買房時又根本無力決定,此為三好。 “讓老百姓花錢,開發商不僅少繳稅,最后還落了產權,這樣的道理去哪里說?”王嘉吾問。 記者從北京市建委了解到,實際上在2005年之前,北京商品房住宅小區地下室的產權政策并不明晰,開發商也沒有地下室的權屬證明。而2005年之后,北京市開始執行“大小產權”政策,即住宅小區竣工后開發商先領取一房屋權屬證明(大產權證),售樓后再將每戶業主的剝離出去,各自辦理房屋權屬證明(小產權證),二者之間差別的部分仍然剩下留給開發商做大產權證。 記者拿到了海淀區另外一家開發商2005年售樓后留下的大產權證,這個產權證上的登記表中就寫明:開發商的產權包括600多平方米的地下室一層。但同時,在地下室一層的備注里又注上了“自行車庫”。 “這種制度設計不是讓開發商三頭占好更成了鐵板釘釘了么?這樣把公共服務設施的產權給了開發商,今后業主和物業能沒有糾紛嗎?”王嘉吾評價說。 共有部分屬開發商后患無窮 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經濟法室主任、資深專家魏耀榮,他認為,地下室顯然屬于一個住宅小區里的公共服務設施,開發商不能自行保留這些共有部分的所有權,而不向業主分攤和出售,更談不上轉讓、出租或抵押,這既不符合法律精神也有違商業道德。 魏耀榮解釋說,住宅小區是一個共有物,分成專有和共有兩個部分。二者相互依存,如果專有部分沒有共有部分作為支撐,共有部分沒有專有部分作為服務對象,二者都將失去功能和用途,甚至成為無用之物。因此,依存或設立于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之上的權利,也必須歸屬于同一個主體,否則一旦發生權利沖突,后果不堪設想。 他認為,共有部分與專有部分不能混淆。共有部分不能轉變成專有,比如地下室、配電室、供暖設施等共有物,這是由它們在住宅區里的功能和性質決定的。如果共有部分在沒有任何補救替代措施的情況下隨意轉變成專有,那么必然會擾亂業主的正常生活,甚至使業主無法生活。 “但是我們現行的法律制度和一些政策,并沒有在這個問題上講清楚,廣大業主真的很無奈也很無助。”魏耀榮說。 開發商之間相互模仿很危險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了一份讓人吃驚的商品房預售合同。這份出賣人為北京永泰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格式合同上,竟寫明“出賣人聲明該商品房附屬的配套(物業用房、設備用房等)等公共設備、設施用房及本項目區域內其他未參與共用部位與共用房屋分攤的建筑物、構筑物等不隨同該商品房一并轉讓”,且“均屬甲方所有……甲方有權將其出租、抵押、轉讓,獨立或委托第三方對其進行經營管理”。 “這等于開發商公然在合同中要留下小區共有部分的所有權。”魏耀榮分析說,“如果開發商有權把物業用房和設備用房等公共設施都出租、抵押或轉讓,那豈不是完全控制了業主的生活,業主的生活還怎么保證?” 魏耀榮認為,商品房住宅區里的共有部分就應該按專有部分的比例分攤和出售給業主。開發商可以在保留某些專有部分的情況下,也相應地按比例保留共有部分中的應有份。但是,共有部分絕不能由開發商自行保留,不能不向業主分攤,不能不隨專有部分轉讓,也不能由開發商和單個業主約定共有部分的歸屬。 “試想一下,住宅小區的公共建筑、公共設施和公共部位,都應該屬于未來業主的共有財產,怎能由開發商與購房人在一份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單獨地約定此類公共設施的歸屬呢?單個購房人又怎么能就公共設施的歸屬作出承諾和承擔責任呢?”魏耀榮反問。 本報北京1月11日訊 編輯手記 有關業主與物業和開發商之間糾紛的報道,近幾年就沒間斷過,這不禁讓人們思考,為什么他們之間總要產生糾紛?怎么就不能根治?恐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雙方事先沒有把權利義務和風險的事說清。 一方面,由于開發商處于優勢地位,在合同條款提供上,經常會隱含著一些模糊或者不利于買房人的條款。另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應該規定的沒有規定。而這些,正是亟待有關部門明確的。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