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迪亞天天:理直氣壯銷假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 17:47 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

  

迪亞天天:理直氣壯銷假酒

迪亞天天折扣店銷售的仿冒他人品牌的黃酒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自有品牌:洋超市怪胎

  大型跨國零售企業頻頻出現商品質量問題的現象,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并不多見。而在我國,洋超市商品卻屢亮“紅燈”。

  2006年7月20日,上海市消保委列舉“問題超市”,沃爾瑪、家樂福、易初蓮花等跨國企業名在其中。

  前不久,本刊編輯部又相繼接到消費者對家樂福三元橋超市、沃爾瑪知春路大賣場食品衛生方面的投訴,以及對迪亞天天自有品牌黃酒仿冒“古越龍山”馳名商標的投訴。

  值得人們關注的是,投訴涉及的商品大都是洋超市自己加工和委托他人生產的所謂“自有品牌”商品。雖然“自有品牌”營銷模式備受各大超市青睞,然而正如有關專家所指出的,洋超市“自有品牌”存在商業欺詐嫌疑,與我國現行的法律有諸多不協調之處。如果有關方面不對此嚴加監管,“自有品牌”營銷很可能演變為擾亂市場正常秩序的一場鬧劇。

  迪亞天天:理直氣壯銷假酒

  迪亞天天折扣店“沙爹牛肉粒”大腸桿菌超標事件尚未降溫,本刊又接到消費者對迪亞天天折扣店銷售仿冒他人品牌黃酒的投訴。正可謂李逵遭遇李鬼,真假使人難辨。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消費者感到疑惑了,中國第一個黃酒業的馳名

商標和中國名牌“古越龍山”也憤怒了:這家外資折扣超市到底怎么了?迪亞天天折扣店出售的使用“古越龍山”酒瓶,灌裝蘇州百花漾商標的黃酒,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呢?他們為何要這樣做呢?迪亞天天折扣店在大賣折扣商品的同時,是否考慮過自己的品牌信譽,也會因為經營中的不軌行為而大打折扣呢?

  ◎ 本刊記者 郭培華

  今年2月6日,國家質檢總局抽查結果顯示:家樂福旗下的迪亞天天折扣店,因其銷售的“沙爹牛肉粒”產品大腸桿菌超標而上黑榜下貨架,并因此引起社會各界對外資折扣店所售產品質量問題的廣泛關注。迪亞天天銷售不合格產品的陰影還沒有徹底驅散,本刊前不久又接到消費者的投訴說,迪亞天天折扣店出售的自有品牌 “百花釀”牌系列黃酒,涉嫌侵權。因為該黃酒使用的是雕有“古越龍山”4個大字的專用酒瓶。

  杭州消費者投訴:“迪亞黃酒”涉嫌侵權

  前不久,浙江杭州的消費者王先生到北京出差時,偶然機會逛到其下榻酒店附近的迪亞天天折扣店,發現貨架上在賣一種含量為500毫升的“加飯酒”和三年陳釀花雕酒,而酒瓶上卻雕有“古越龍山”4個大字。再看產地:蘇州百花漾釀造有限公司出品。生產日期:2005.11.21和2005.11.17。

  這下王先生不理解了:為什么要用我們浙江紹興的酒瓶,來灌裝蘇州生產的百花漾品牌的黃酒呢?“古越龍山”是全國的知名品牌呀!再看酒瓶標簽下方還赫然印有迪亞天天的文字和圖標。

  王先生覺得這不僅僅是一種對消費者的誤導,更是對“古越龍山”這一中國馳名商標的侵權行為。于是,他先是買下了冠有迪亞天天牌子的3瓶黃酒,并索要了發票,隨后就來到本刊編輯部投訴。

  其實王先生應該是屬于比較成熟、懂得法律的消費者。他能夠在異地超市里紛繁的商品當中,發現黃酒瓶上這一細微得令普通消費者難以辨別的差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并能及時向新聞媒體進行投訴。

  迪亞天天折扣店:還在擺售此酒

  為了核實這起關于黃酒的投訴,記者對北京市朝陽區、昌平區的幾家迪亞天天折扣店進行了調查,發現王先生的投訴事實屬實。

  記者首先來到王先生投訴的、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的迪亞天天折扣店核準情況。在門外記者首先看到的是貼在門上的折扣商品信息廣告。走進店內看到一些顧客正在選購水果、蔬菜、牛奶等所需商品,另一些顧客則在收銀臺前排隊結賬。而在賣酒的貨架上的確還擺售著王先生投訴的那3種黃酒。

  記者看到:三年陳花雕酒和加飯酒的含量均為500毫升,酒瓶上的生產日期為:2006.3.25。貨架上掛著的產品標簽上,產地一欄內寫有:“浙江”2字。而酒瓶上的標簽卻寫著:“經銷商:上海迪亞華聯零售有限公司,北京迪亞首聯商業零售有限公司;制造商:蘇州市百花漾釀造有限公司。”

  記者詢問為何會用“古越龍山”的酒瓶灌裝迪亞天天自有品牌的黃酒時,一男營業員說:“我們不知道,您去問問迪亞總部。”記者問:“那進貨時你們不查驗嗎?”營業員:“我們沒有這個權利,進貨統一是由上海迪亞總部配送,驗貨也是由上海迪亞總部負責。” 記者又問:“這種黃酒你們賣多久了?”營業員說:“有幾年了。”

  次日,記者又調查了昌平區某迪亞天天折扣店,男營業員肯定地說,有這種酒在賣。而調查到地處相對繁華的另外兩家迪亞天天折扣店時,女營業員回答則是另外一種態度:“‘古越龍山’是人家的品牌,迪亞天天有自己的品牌,我們不可能賣人家的酒。”

  王先生投訴的第三瓶黃酒是產自紹興的500毫升方瓶的五年陳花雕酒。在芍藥居附近的迪亞天天折扣店里,記者在貨架上看到了同樣的五年陳花雕酒,記者順手拿起一瓶酒,只見酒瓶背后居然沒有任何標簽。因此消費者就不可能清楚此酒的產地、經銷商、酒精度、保質期、生產日期、產品標準號、質量等級等法定標識。記者詢問營業員:“這種酒為何沒有標識卻還在銷售?”一位男營業員接過這瓶酒看了看沒說什么,又拿起另一瓶同樣的酒來看。這時記者發現,第二瓶五年陳花雕酒的背面是貼有標簽的。而那瓶沒有標簽的酒又被營業員放回了貨架。記者再次回訪這家迪亞天天折扣店時,發現那瓶背后沒有標簽的酒依然在貨架上擺售。

  上海迪亞公司:酒瓶是廠家回收的

  為了了解“浙”瓶盛“蘇”酒的來龍去脈,記者先是撥通了北京迪亞首聯商業零售公司的總機,接線員小姐說負責人在開會。記者說明,想要了解迪亞天天折扣店公開出售使用浙江“古越龍山”酒瓶、在蘇州生產的標有“迪亞天天”品牌的系列黃酒這一情況并須答復時,聽到接線小姐這樣回答:“你必須說出是哪家店,我們才能答復你。”記者如實相告并主動留下聯系電話和姓氏,希望聽到北京迪亞首聯公司對此事的說明及態度。但是,時至發稿時的7月20日,記者依然沒有接到北京迪亞首聯商業零售有限公司的回復電話。

  記者又與上海迪亞華聯零售有限公司取得聯系,接電話的男士很坦然地告訴記者:蘇州百花漾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迪亞天天牌加飯酒和三年陳花雕酒“使用的‘古越龍山’黃酒瓶都是供應商從市面上回收的,因為成本比較低。”記者問:“這樣做沒有風險嗎?”男士說:“問過供應商說沒有問題,他們愿意擔風險是他們的問題,與經銷商無關。”見記者連連發問,對方警覺起來:“你是哪里?問這些干什么?如果有質量問題,可以在迪亞天天折扣店找營業員就地解決。如果是其他問題,我們一般不接受此類咨詢。”

  蘇州百花漾:這個問題我不知道

  記者在連通蘇州百花漾釀造有限公司的電話之前,首先通過公開的消息渠道對該企業的基本概況進行了了解:

  “產品暢銷江蘇、上海及浙北地區。公司服務標準為:全天候、全區域、全過程、全身心、全方位。”

  記者先是與114查號臺確認了這個聯系電話之后,隨后便連線蘇州市百花漾釀造有限公司,想不到卻遭受了近乎粗暴的待遇。

  接電話的是位操南方口音的男士,聽到記者詢問,你們為什么會用“古越龍山”的酒瓶生產迪亞品牌的黃酒、你們和“古越龍山”有合作關系嗎等問題時,接電話的男士反問一句:“你說什么?”記者只好重復剛才的內容。男士便用非常急躁和生硬的語氣回答:“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話音還沒落就聽對方已經“啪”地掛了線。

  記者覺得資料介紹的“公司服務標準為:全天候、全區域、全過程、全身心、全方位”的美好承諾,居然與實際接觸的情況相距十萬八千里。

  古越龍山:“我們要

維權!”

  在調查中,記者訪問了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300年老廠、沈永河酒廠廠長孟中法,孟廠長肯定地說:“‘古越龍山’是我國黃酒業第一家注冊的商標,也是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第一個中國名牌。我們從未與迪亞天天品牌有過任何經營合作,他們未經許可擅自回收、利用此瓶,罐裝的卻是蘇州生產的百花漾黃酒,當然屬于侵犯‘古越龍山’商標權的行為。”孟廠長介紹說:“帶有‘古越龍山’4個字的酒瓶,是我們自制的專用瓶,其中500毫升的黃酒,僅在紹興地區就產有3萬噸。后來發現有些鄉鎮小企業靠回收此瓶牟利,我們于去年9月便不再生產帶字的專用酒瓶,并且也基本上不再使用這種帶有‘古越龍山’字樣的酒瓶。”

  經孟廠長建議,記者打通了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公司打假辦孟主任的電話。孟主任從1993年起就在企業擔任打假工作,聽到記者反映情況,立刻提議首先確認酒瓶的真假。經由企業與其駐北京的北方公司聯系,“古越龍山”立刻派人前來對消費者王先生提供的3瓶黃酒進行比較和認定。經比較辨認后北方公司明確表示:“迪亞天天折扣店所售賣的500毫升的加飯酒、三年陳花雕酒,使用的正是“古越龍山”的專用酒瓶,此舉侵犯了“古越龍山”的商標專用權。”北方公司的裘女士感慨道,王先生所投訴的五年陳釀花雕酒使用的酒瓶外型與“古越龍山”的五年陳釀非常相似,這種擦邊球打得巧妙呀。

  孟主任告訴記者:“我們要維權的!我公司從不回收舊酒瓶二次進行利用。因為我們不清楚酒瓶流通到社會上以后,會不會有人用它灌裝農藥等有害物質,回收的舊酒瓶的消毒關不好把握,產品質量也難以保證。侵權的小企業回收一個舊酒瓶僅用8分錢,生產成本很低,利潤空間很大。可是他們這樣做,的確是侵犯了我們的合法權益。”

  消費者: 假貨不打李逵不安

  記者在調查走訪中,曾經向一些來迪亞天天購物的消費者進行咨詢。李小姐是公司職員,她對迪亞天天折扣店的產品持基本信任態度,但聽說該店售賣的自有品牌黃酒,使用的是“古越龍山”酒瓶一事時,感到不解:“這不是仿冒嗎!”李小姐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消費者不好辨認真假,因為北方不少人不大習慣飲用黃酒,所以對黃酒品牌的了解就有局限。

  消費者趙先生說,假冒的東西還能進入市場,這本身就不正常。希望政府部門應該把好出廠前和上市前的驗貨關。叢女士在海外多年,她的感觸突破了黃酒的話題且頗有些見地:“現在的消費者就是弱勢群體,但是還要樣樣強才行。科學的、文化的、化學的、醫學的、政策的、甚至商標常識等等,恨不能比專家還專家才能生活得好,才能鑒別和監督這個繁雜無比的商品世界,否則只能受到傷害和蒙騙。”

  有位從事媒體工作的消費者白先生告訴記者:“看了迪亞天天黃酒這樣的包裝,很容易讓消費者認為,他們是在和‘古越龍山’進行商業合作,或者商標共用。而實際情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真正好的品牌,難免要被不法商人仿冒和偽造,打擊、監管就尤為重要,否則知名品牌就會蒙塵含冤。”

  記者感到,外資超市折扣店經營的自有品牌商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補充了國內超市自有品牌至今尚未形成體系的不足,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便利。但是,由于這些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多為異地定產包銷,因此會使產品質量監管問題成為燈下黑的狀態,甚至失于控制。所以才出現了假冒他人馳名商標、食品衛生不合要求、品牌標識違規等現象。自有品牌的問題商品這把雙刃劍,一面刺向消費者,一面也在影響著超市本身或者超市自有品牌的聲譽。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5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