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評論 > 正文
 

狀元村仍是貧困村的隱憂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4日 13:16 中國青年報

  舒圣祥

  偏居黔西一隅的農場村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從國家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已成功“生產”出近500名大中專學生,其中不乏碩士。很多年過去了,雖然從村子里走出了那么多大學生,但農場村貧瘠的命運并沒有被改變,年人均收入僅有幾百元。有人把村里的貧瘠歸咎于“狀元”們的反哺空白,并認為“這是一種悲哀”!(《貴州都市報》4月12日)

  我很欣慰能讀到像農場村這樣一直保持著重教重學好傳統的中國鄉村故事,正如村民們自己所說,“貧窮!貧窮!改變現狀的最好出路就是讀書。”窮則思變,讓村民們選擇了讀書,然而,“狀元”輩出卻并未能改變貧困。愿望與現實的巨大落差,無疑讓“思變”后的讀書選擇充滿了“變數”。我不知道,“讀書無用論”是否已經在這個保持著重教重學好傳統的貧窮鄉村大面積泛起?不久的將來,同樣是出于對富裕生活的渴望,人們“思變”的選擇會不會變成“輕教輕學”?

  從整體角度看,“

狀元村仍是貧困村”是一個讀書效應輻射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反哺空白”——讀書改變的只是那些娃娃和他們的家人的命運。這固然可以被稱為“一種悲哀”,但不是吝嗇和自私意義上的悲哀,而是由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費孝通語)決定的。與西洋社會“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的“團體格局”不同,我們的“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以己為中心,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

  因此,“狀元”們自己獲得的讀書效應多寡,直接決定著輻射出去的讀書效應的遠近和薄厚。換言之,“讀書改變自己命運”是“讀書改變家人命運”、“讀書改變村莊命運”乃至“讀書改變國家命運”的前提。這和古人“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平天下”的道理是一樣的。

  于是,“狀元村仍是貧困村”問題的核心,最后仍然要歸結到“讀書改變自己命運”這一命題上來。我們知道,教育的高收費和教育的不公平累積成了教育的高投入和高風險,而就業難和工資低又累積成了教育的低產出和低效率——此時,“讀書改變自己命運”都非常成問題,“狀元村仍是貧困村”就實在不值得奇怪了。當今形勢下,躍過龍門的“狀元”們早已不再衣食無憂,而是必須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考驗,還要和所有社會人一道去為生活而奔波,為生存而苦惱。“狀元”已成“浪得虛名”,“狀元村”的命運自然難被“知識”改變。

  大學生不能按時歸還

助學貸款時,我們批判他們失信、無德;大學生無力改變家鄉命運時,我們又斥責他們自私、忘恩。這是不公正的,是一種不分青紅皂白的集體暴力。歸根結底,“狀元村仍是貧困村”隱喻的仍是教育負擔的沉重,是知識價值的悲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