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醫院狂套居民醫保 法律法規漏洞亟待填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2日 14:14 新華網 | |||||||||
3月19日,范先生到沈陽市皇姑區一家醫保定點醫院辦理出院手續,當他在收據上簽字時忽然發現,他原本住了4天的院,收據上卻寫著15天,再看其它費用,一切都是按15天計算的。當他向醫院相關人員詢問這是為什么時,得到的卻是一句“反正也不是你自己拿錢”的回答,此時他才明白,這家醫院在“套”醫保資金。于是記者拿著范先生的出院手續,采訪了相關主管部門,也采訪了幾處醫保定點醫院及醫生,揭開某些醫院騙醫保的伎倆。
參保單位和個人將醫保費用交給醫保中心,病人到門診看病拿醫保卡,住院則需要用醫保手冊,住院花費達到一定標準的起付金額后,個人承擔一部分費用,醫保中心承擔統籌費用。這樣看上去,一切都挺合理的,但是,就在這層合理的外衣之下,某些醫院和患者卻暗動手腳,將醫保資金套走了。 醫生揭秘 騙醫保有幾大方法 隨后,記者來到了沈陽市內幾家較大的醫保定點醫院,調查這里關于醫保的一些情況。一位在沈陽市某二級醫院工作的主任醫師說,類似的違規操作,在醫院里已是公開的秘密。 據其介紹,醫保違規主要有四大類。一類是以藥串藥或以物串藥。醫保票據打出的是符合醫保報銷規定的藥品,實際上,病人拿到手的是非醫保藥品,甚至可以開出如化妝品、保健品等其他用品,但這已是最早的做法,現在大多醫院已不這樣做了。 第二類是冒名頂替。看病時,醫生不看醫保證,按病人要求填寫參保者的姓名,但這樣做也有風險,萬一此人死亡,那真正的參保者將不再有醫保了,且醫生的死亡證明也無法寫上此人真名。 第三類是多開貴重藥品、使用高檔醫療儀器檢查。一般病人住院后,只要說有醫保,在幾種同樣對癥、同樣能達到療效的藥品中,醫生肯定開貴的。如按相關規定,半身不遂、糖尿病等病人住院,每月費用不能超過1萬元。許多醫院收治這類病人,不管病情輕重,住院費用每月肯定花夠1萬元。 第四類是倒賣醫保發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將醫保發票倒賣給非定點醫院,或給沒被列入醫保范圍的治療項目、科室使用。 還有就是“掛床”。掛床就是患者本來已出院,或雖出院但沒辦出院手續,醫院卻照收費用,但這點容易讓醫保監督部門發現,范先生的遭遇是“醫院最早用的、也是最笨的一招”,萬一患者投訴,醫院立馬受罰。 其它還有“分解住院”方法等,通俗點兒說就是重復住院,本市某醫院就曾發生過住院期間病人由一個科室轉入另一個科室,醫院直接重復收費的現象。 記者暗訪 沒病也讓人住院 “醫保看病呀,那得住院觀察,去辦住院手續吧。”記者領著一位朋友來到大東區一家醫院看病,沒想到,病還沒有看,醫生先就扔下這樣一句話。 記者說,他這些天就是喉嚨有點痛,可能是感冒剛好的原因,能不能先查一下然后再考慮是否需要住院,醫生看了看那位朋友說:“你不是有醫保嗎?先住院再好好檢查檢查,這樣檢查能全面點兒。再說你自個兒也花不了多少錢,這么大歲數了(實際上才49歲),也該住院好好查查了。”醫生說。 記者心里明白,這位朋友剛剛在一家大醫院做過全面檢查,只是來試試而已,根本不用他們來查什么。離開這家醫院后,記者和朋友又來到和平區一家醫保定點醫院,醫生聽說朋友喉嚨痛,先是給開了一整套的檢查單子,說是查完看結果再說,但在剛接過檢查單時,記者特意透露了一句:“他有醫保”,沒想到醫生馬上把檢查單收了回來,說:“那先住院吧,然后再考慮查什么。” 監督部門 “1只貓面對100只老鼠”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錢”,參保者在因大病發生出現高額醫療花費時,醫保基金將保證其“有病可醫”,有些醫院和個人打醫保基金的歪主意,就是在吸百姓的血。為此,記者采訪了作為醫保監督部門的沈陽市醫保中心。 “1只貓面對的是100只老鼠。”沈陽市醫保中心辦公室主任李明向記者吐露出監管難題。他看了記者手中的住院收據后表示,這家醫院是在騙取醫保。但這種方法,對患者個人沒有多大影響,所以患者大多不計較。他介紹說,沈陽市有醫保定點藥房200余家、醫院150余家。但他們中心的稽查部門現在只有7個人,很難面對這么多家藥房和醫院。而且除醫院外,藥房允許消費者使用醫保卡購買非醫保用品,是違規行為,去年下半年,有50余家藥房違規,部分藥房被終止了醫保定點藥房的協議。 據了解,目前醫保部門的編制,多是在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之初確定的,隨著參保覆蓋面的擴大和參保人數的不斷增加,醫保部門的工作量在不斷加大,而人員卻沒有增加,因此人手不足是醫保部門面對的普遍難題。 此外在監管過程中,醫保部門普遍遇到了一個手段難題。李明告訴記者,按照有關規定,稽查人員只能查醫療機構的住院人次、住院天數、病種費用、病歷,以及醫院的費用明細,但依據病歷和費用明細去查有沒有不合理收費,是基本查不出來的,因為醫院的病歷是可以修改的,一般修改后的病歷與費用明細是相吻合的。一般來說,查藥品的進貨與銷售情況,才能比較清楚地掌握醫療機構是否有虛開發票的現象,但是查賬是不允許的。這種稽查手段的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稽查的效果。 主管部門 法律法規漏洞亟待填補 據了解,世界上一些實行醫保制度的國家,對醫生都有一整套嚴格的監督體制。比如在英國,對全科醫生有著嚴格的監管體制,為了飯碗,醫生不敢做小動作。而在我國,監督方面有著些許無奈。除了人員方面的不足之外,法律法規的缺失也給監管帶來了難度。 沈陽市勞動和保障局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查出問題的醫療機構,只能是取消其定點資格,因為目前的法律法規沒有賦予醫保部門相應的處罰權,因此,在處罰方面沒有力度,換個角度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保險方面的違規行為,只要不構成犯罪,就幾乎沒有風險。從根本上說,有關部門應盡快填補這方面的法律空白,以便確保醫保基金的合理使用,而在控制醫療費用支出不合理上漲方面,醫保部門也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 在沈陽市醫保中心,記者得知,稽查人員每年都能查到多起違規騙醫保事件,但媒體從來沒有披露過。記者在采訪此事時,也曾與幾個部門聯系,想知道查出來的問題及處理結果,但對方都表示不方便透露。 關于此事,沈陽市人大代表孫丹鳳說,任何行業或部門,如果沒有監督,就會存在更多的問題,尤其需要媒體的監督。政協委員任偉也認為,醫保對于市民來講,就是“命根子”。目前,除了作為主管部門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還沒有一個機構和部門對醫保中心的業務進行直接監督。就醫保中心的職能而言,醫保定點機構的選擇、日常考核與監管,還有醫保定點機構的報銷,都是醫保中心說了算。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運作模式,也使得監督相對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