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曝光臺 > 2006年3·15:消費與環境 > 正文
 

讓利打折實為抬高原價 商家打折促銷黑洞需瘦身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5日 07:42 信息時報

  時報記者 林建敏

  讓利打折,實為抬高原價;積分返券,實為誘導連環消費……近年來,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手段中暗藏精心設計的圈套,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似乎讓這些“美麗謊言”顯得蒼白無力,而巡視這些“黑洞”更能看透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

  商場陷阱

  黑鏡頭1 購物返券 循環消費

  家住東山區的李先生,在上個月情人節陪女友逛街時,被某百貨商場“買100送60”的促銷活動刺激了購買欲,掏400多元買了一套衣服,返回240元的購物券,因當時商場人多沒有把返回的券消費掉,可前幾天李先生一看購物券的時間,已是購物券使用的最后一天。為此,李先生跑遍商場四五層樓。可是,一些名牌商品或價格相對低廉的日用品根本不參加活動。

  記者點評:“滿多少送多少”是商家最老套的一種促銷手段,但每每總能吸引如潮般的人流。購物返券商家讓利顧客本是無可厚非之事,但商家的精明之處就在于用差1元或幾元的辦法把消費者“截”在贈送的門外,要想獲贈券必須湊足整數。

  消費支招:預防掉進商家這種返券陷阱,首先不要被商家的促銷所刺激,應先要到場內逛一圈,看看有沒有你喜歡或需要的品牌參加促銷活動,如果沒有可暫不考慮購買。

  黑鏡頭2 抬高原價 折扣充水

  趙小姐在某商場以三折的價格330元買了一雙女士皮鞋,可隔天卻發現同款式的女鞋,另一商場原價也是330元。趙小姐說,自己以為是低價買了稱心的商品,誰知商家虛報原價,是在價格上玩把戲。

  記者點評:“全場三折起”等等打折信息在商場時常可見,稍微思考便可發現這是商家故意抬高原價。廣州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降價或打折商品虛構原價、不明碼標價等,這些均涉嫌價格欺詐,應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處罰。

  消費支招:貨比三家永遠是一個有效的武器。如果你是個喜歡逛街的人,可以留意你喜愛的品牌在專賣店一般打折幅度是多大,預防商家虛構原價假打折。一旦發現商家有價格欺詐,應立即向有關部門舉報和投訴。

  黑鏡頭3 模糊促銷 虛設大獎

  市民賀女士在某購物城珠寶屋購買手飾,營業人員稱“購滿2000元可參與抽獎,頭獎是15000元的名表”,于是她血拼買2000多元,但運氣不好沒有抽中。好奇心極強的她連續觀察幾天都沒看到誰中了頭獎,而且活動還沒結束商家就把抽獎箱撤走了,賀女士大呼上當。

  記者點評:購物滿多少元就送精美禮品,這種促銷手段也是商家慣用的招數。商家的意圖很明顯,無非是刺激消費者掏更多的錢購物。實際上,所贈禮品也許根本不值這個價,或是禮品的成本早已打入到所購物品中。

  消費支招:商家開展抽獎式有獎銷售活動應當明示中獎概率、獎金金額或獎品名稱、數量、兌獎時間等事項;并且抽獎要有公證員在場,如果沒有這些,可以斷定有很大的“水分”,這時你可要小心這當。

  黑鏡頭4 消費儲值 請先血拼

  王小姐看到某商家推出會員卡、VIP卡等各種花樣的卡,銷售人員告訴她在該商場內每買一件商品均可計算不同的積分,然后每月、每季或每年結算一次,購滿限定額度的積分可獲得價值不等的各種禮品或參加抽獎。然而,王小姐購物滿一年后才發現所獲禮品只是一支牙膏或一本臺歷,令平日為了積攢更多積分而瘋狂shopping的她大失所望。

  記者點評:所謂“消費儲值”,即消費者購買一些公司的“消費儲值”卡,成為持卡消費者。但消費者為獲得會員資格往往要先消費幾千元甚至更多,而獲得打折的幅度卻較低,一般為9~9.5折。

  消費支招:如果你不是某商場的忠實Fans,那么就不必為了張金卡而大傷荷包,因為這些卡如果一年不消費或消費不夠規定的金額就會自動報廢。

  超市貓膩

  黑鏡頭1 捆綁食品暗藏玄機

  何女士稱,上周末她看到一超市促銷,“買一箱木瓜奶送一箱酸奶”,于是就爽快地買了兩箱。沒過兩天卻吃驚地發現酸奶的味道有點怪,細心查看發現贈送的酸奶剛過保質期。當她向商場銷售人員詢問時,被告知“贈送商品不予退還。”

  記者點評:由于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商場不可能在保質期內將所有的進貨全部銷售完畢。為了避免食品爛在商場里,往往要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將即將過期的食品消化掉,把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消費支招:對于這些“捆綁食品”,你只要仔細看看上面的保質期然后再決定是否購買就可以了。

  黑鏡頭2 贈品不享受“三包”

  家住昌崗路的姜女士在女兒結婚時買了很多電器,并獲得了電滋爐等贈品。但電磁爐剛用了一個月就壞了,回去找商家換。但商家稱,因為是贈品所以不能退,她只好自己掏錢進行修理。

  記者點評:“買一贈一”實質是一種“附義務的贈與”行為,商場有責任對贈送的商品進行“三包”,如果對消費者造成損失,還應進行賠償。同樣,對打折、減價等特價商品,商場如果不告知消費者產品的具體瑕疵,仍應當承擔“三包”責任。

  消費支招:“包退、包換、包修”的“三包”服務是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但對于贈品和特價商品,許多商家或明文規定不予“三包”,或含糊其詞不予明說。廣州市消委會提醒,如果贈品和特價商品等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仍然可以向商家討個公道。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6,8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