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建立權威檢測評判機構
晚報訊 有些功能飲料自稱能迅速補充體液,補充人體所需營養成分,但添加多少是適宜的?能否達到功效?如何保證能被人體吸收……這些問題都沒有權威答案,原因在于保健品沒有一個權威檢測評判機構。專家呼吁建立保健食品安全信息網,逐步推廣保健食品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和食品安全監管信用檔案。
日前,中國保健協會通過歷時近10個月,對全國范圍內(除港澳臺)300多個地區、涉及2025家企業的2951個保健食品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調查顯示:有767個、超過總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為假冒產品,且主要問題集中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學藥品、假冒保健品批準文號、擅自篡改說明書、標簽以及虛假廣告等。
近日,由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大隊主持的一項《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學藥品現狀與對策研究》課題顯示,特別是市場上的壯陽類、減肥類、降糖、降壓、降脂類等保健品,隨意添加藥物或藥物衍生物等問題相對集中。
業內人士呼吁,保健食品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亟待建設、加強,建立完善的保健食品安全信用基礎標準,還可借鑒國外,要求生產者明確保健食品中各類成分數量、質量,明確保健食品成分構效、量效關系。同時,作為監管部門,還可積極配合有關機構,建立類似《藥典》等行業相關的評判標準和標準工藝規范,并扶持建設一批保健食品質檢中心。
記者 許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