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牌子”食品穿“馬甲”招搖上市
購買年貨不要貪小便宜,注意看中文標簽
本報訊 (記者 蘇稻香 通訊員 吳恂) 臨近春節,商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特別是各種花花綠綠打著洋牌子的食品更是深受市民青睞。廣東檢驗檢疫局日前提
醒廣大市民,市場上的各種所謂進口食品并非全部可靠,消費者在購買年貨時應該多個心眼。
非法入境
常查出沙門氏菌農藥殘余
據了解,食品在進口時都必須經過檢驗檢疫機關的嚴格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口,不合格的將視情況銷毀、退貨、重新加工或改用其他用途處理。因此,正規的進口食品通常是具有質量保障的。
但是,由于暴利的驅使,市面上難免會出現一些通過非法渠道入境的食品,這些食品未經檢驗檢疫,安全質量無法保證。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境食品中經常檢出沙門氏菌、農殘、獸殘、藥殘及重金屬超標等情況也并不少見。
食品過期
“早產貨”竟稱2007年出品
按規定,預包裝食品(貨架銷售包裝食品)必須清楚標明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存期。但是在食品銷售高峰期間,不法商人將過期的食品“改頭換面”重新推出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有些甚至干脆在生產日期上“動手術”。日前,汕頭檢驗檢疫局就曾經退運一批生產日期為2007年11月的“早產”飲料。
假冒進口
未經檢測連國產貨都不如
國內生產的劣質食品貼上“洋標簽”進入市場以假亂真,所謂的進口食品“身份”極度混亂,這并不是這一兩年才有的事情。這類“進口食品”不但未經檢驗檢疫部門檢測,而且絕大部分屬于非法企業生產的產品,穿上“馬甲”(指經掩飾)招搖上市,食品質量自然令人堪憂,市民在選購時候要仔細辨認,對貨品劣質、包裝粗糙的食品更要慎之又慎。
鏈接
購買進口食品注意“三原則”
市場上進口食品魚龍混雜,消費者該如何煉就“火眼金睛”呢?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黃偉明表示,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的時候,應該有“三原則”。
一是勿貪小便宜,為避免因小失大,消費者應當盡可能在正規的大商場選購進口食品。地攤、小店的進口食品難以“驗明正身”。
二是注意查看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根據我國有關規定,進口食品必須貼有合格的中文標簽。因此,凡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均為不合格產品。同時,消費者在選購時應特別注意食品是否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存期,是否標注食品配料和進口食品國內代理商及國內地址等詳細信息。
三是要按需選購食品,拒絕虛假廣告的誘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