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記者 段世文) 針對各地接二連三出現的濫用含毒品成分止咳糖漿所引發的問題,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張開鎬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雖然出于治療目的并嚴格按照規定劑量和療程服用基本不會導致成癮,但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司機、年老體弱者這樣的特定人群仍應避免使用含可待因、麻黃堿、罌粟殼、樟腦酊等成分的止咳產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身心傷害。而據廣藥集團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大華介紹,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百余種止咳藥品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產品含有上述一種或多種成分。
小心止咳過后染毒癮
近年來,北京、深圳、濟南等地相繼出現中學生群體非治療目的大量購買、服用某些含可待因成分止咳露的現象,一些娛樂場所甚至將此類止咳產品當作“搖頭丸”的替代品私下兜售。張開鎬介紹,媒體報道的一些止咳產品中含有的可待因(又名甲基嗎啡)、麻黃堿(又名麻黃素)、樟腦酊成分屬于精神藥品(毒品),大量使用可刺激大腦產生興奮感,出現病態性嗜好,停用后則往往會出現精神萎靡、行為反常等依賴性反應,一些中藥止咳糖漿中的罌粟殼、麻黃成分也可起到類似作用。
“涉毒”成分必不可少嗎?
事實上,以含可待因成分為代表的“涉毒”止咳藥濫用問題自1997年便開始出現,此類藥物在1998年被列入處方藥管理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這一原因,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00年曾表示研究改變這類藥品的配方的可能性,以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生產含可待因成分止咳糖漿的藥企負責人表示,可待因等“涉毒”成分是發揮止咳作用的主要成分,也是公認的止咳效果最好的,目前尚無可替代產品。
對于這種說法,魏大華認為并不成立,他指出可待因之類的止咳藥的作用原理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產生鎮咳效應,準確地說是鎮咳藥而不是止咳藥,往往是治標不治本,藥效一過咳嗽重來甚至加重,造成反復服藥反復發作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