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批示查處靜舒氧 空氣能治百病太荒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1日 17:47 南方周末 | |||||||||
□本報記者 柴會群 關軍 一個神秘的綠色塑料瓶,正在國內許多醫院風行。 這種注冊商標為“靜舒氧”的醫療器械,在臨床上被普遍理解為“靜脈輸氧”。它宣稱通過“再架一條給氧通道”,就可治數十種疾病,甚至包括“非典型性肺炎”。
它真的有這么神奇嗎?記者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 神秘的塑料瓶 去年10月,83歲的李國梁(化名)再次住進了某醫院的高干病房。李國梁是一位享受副局級待遇的“老革命”,因身患哮喘病,晚年時他成了該醫院的常客。 跟以往不同的是,李國梁這次輸液時,醫生在輸液瓶上掛了一個塑料袋。一個手電筒大小的塑料瓶通過一根針管接在輸液器上。每輸完一袋鹽水,醫生便掛上一個新的。 這個以前從未見過的綠色塑料瓶,引起了李國梁的女兒李月琴(化名)的注意。李月琴也是醫生,職業的敏感促使她向輸液的醫生提出了疑問。該醫生告訴她,這是一種新的醫療器械,叫“靜舒氧”,就是往靜脈里充氧氣,以提高血氧飽和度;它能治各種疾病,“效果蠻好”;并強調,作為一種特需服務,“靜舒氧”是專給老干部用的,“一般病人想用還用不上”。 李月琴感到很詫異:印象中,沒有一本醫學教科書講過可以往靜脈里充氧氣。但她無法拒絕醫生的“好意”。而在他父親之前,該醫院高干病房的30多病人大都用上了“靜舒氧”,并沒有一個病人或家屬提出過疑問。 李月琴將此事告訴了她的同學陳曉蘭。后者也是醫生,多年來一直向有關部門反映假劣醫療器械及假治療的問題,因此被媒體稱為“打假醫生”。 到醫院看了“靜舒氧”后,陳曉蘭對這種醫療器械產生了警覺:根據生理學常識,氧氣吸入人體與紅細胞化學結合后,是通過動脈和人體組織進行氣體交換的。氧氣直接輸入靜脈怎么能提高血氧飽和度?高氧血在靜脈里是否會引起血管壁氧化脆性? 陳曉蘭還在兩個“靜舒氧”瓶子上發現:兩個完全一樣的東西,卻有兩個不同的注冊號,分別是“×食藥監械(準)字2004第254××××號”和“×藥(包)字2004××××號”,前者是“(械)字號”,意味著“靜舒氧”是一種醫療器械;而后者則是“(包)字號”,說明它是一種包裝材料。 陳曉蘭對此十分困惑,便致電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國家藥監局”)信訪處咨詢。該處負責人在了解情況后明確表示:氧氣在醫學上屬于藥品類,從靜脈輸入氧氣改變了用藥途徑,必須經國家藥監局批準,但該局“從沒有批過這種東西”,如果瓶子里真的充有氧氣,那就屬于違規用藥;而另一個瓶子上標注的包裝材料注冊號,僅代表它所用的材料是經過審批的,與臨床治療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空氣能治百。 在與某醫院交涉后,陳曉蘭越發感到問題嚴重。 以下是她與該院高干病房一位主任醫生的對話。問:瓶子里有沒有東西? 答:有。 問:里面是什么? 答:氧氣。 問:用的效果怎么樣? 答:缺氧病人一用就好。 問:這只是一種包材,它怎么用來治? 答:我們不管,醫院進來的東西我們就可以用。 陳曉蘭發現,在該院高干病房,用“靜舒氧”的并不僅限于缺氧病人!按蟛糠肿≡旱睦细刹慷加眠^!崩钤虑僖舱f。而在缺氧病人更為常見的呼吸病房和心血管病房里,反而見不到這種治療。 不過,該院醫教科的一位負責人卻認為,“靜舒氧”的合法性“不容置疑”。據他稱,當初到該院推銷“靜舒氧”的代理商,不僅一般證件齊全,甚至還持有當地醫保局“推廣使用”的批文,所以他才讓醫生用。 但記者日前致電當地醫保局監督所咨詢時,該所陳克涌所長表示,他并不知道“靜舒氧”的事,醫保局也不可能為其在醫院推銷專門發文件。 幾經周折,陳曉蘭又從院方拿到了“靜舒氧”的產品說明書。結果發現,這種產品的真正名稱是“醫用自動輸氣器”(下稱“靜舒氧輸氣器”),而塑料瓶上印得很醒目的“靜舒氧”3個字,只是一個注冊商標名。 讓她吃驚的是,根據說明書,靜舒氧輸氣器里充的實際上是“潔凈空氣”。這就是說,那個綠色塑料瓶子里裝的并不是高干病房醫生對病人所宣稱的“氧氣”,而是空氣。 記者見到的一份“靜舒氧”宣傳材料上則說,這個裝空氣的瓶子可治療包括內外科、婦產科、眼科、腫瘤科、傳染科等在內的數十種疾。黄溥m應癥中,甚至還包括“非典型性肺炎”。 對于說明書中提到的“潔凈空氣”,陳曉蘭仍心存疑惑:何謂“潔凈空氣”,它的標準是什么?輸液袋上本來就有空氣過濾器,再充“潔凈空氣”有何必要?對于這些問題,上海某醫院的醫生均無法回答。 陳曉蘭意識到,這是一個新型的醫療器械騙局!而類似的騙局,她以前曾向媒體揭露過多起。 去年11月11日,陳曉蘭向上海市有關領導寫信舉報了“靜舒氧”的問題。12月初,“靜舒氧”就從上海某醫院的高干病房中悄然消失了。 但陳曉蘭后來卻發現,國內其他地方的醫院至今仍在使用“靜舒氧”。 “發明人”揭密 去年11月25日,陳曉蘭來到北京,向國家藥監局反映“靜舒氧”的問題。其間,她與吉林某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劉治(化名)不期而遇。從劉治那里,陳曉蘭了解到了“靜舒氧”的一些內幕。 據劉治稱,他本人是靜舒氧輸氣器的原發明人,曾用了7年時間研制,還對此申請了專利。他說,靜舒氧輸氣器的原料是一種有微毒的工業塑料,在高溫下制成瓶子時,會產生新的氣體。由于無法檢測這種氣體的安全性,他最終放棄了。劉治沒想到的是,他出于安全原因而放棄的這項發明,卻被別人“成功借鑒”,改頭換面成了靜舒氧輸氣器。 劉治介紹說,生產經營“靜舒氧”的公司的一位副總裁原是吉林某醫療器械公司的銷售副總,以前經營過一種叫“舒氧康”的產品,是“靜舒氧”的前身。而靜舒氧輸氣器在取得注冊證號之前,并沒有按有關規定進行必要的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 劉治還披露,他曾去現場看過靜舒氧輸氣器的生產,發現其生產車間就是個小作坊,瓶子里并沒有加壓裝置,因此容不下多少氣體,也很難充到輸液瓶里!37元錢就賣一個空瓶子,里面連個過濾裝置都沒有!眲⒅握f,這種瓶子的生產成本每個僅兩角多錢。 靜舒氧輸氣器其實包括輸氣器與進氣器件兩部分,前者的外觀大小都一模一樣,卻分別貼有“100ml、250ml,500ml”等不同字樣的標簽,表明它們分別適用于不用容量的輸液瓶或輸液袋。但在劉治看來,“這完全是騙人的”,因為瓶子的容積是一樣的,里面也沒有加壓裝置,因此根本談不上容量不同。而“進氣器件”,則是一根連接塑料瓶與輸液瓶的帶管子的針頭。 據劉治透露,靜舒氧進氣針是某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陳曉蘭在杭州一個醫療器械批發市場上看到過這種東西,但卻發現其外包裝上除了標有“進氣器件”的醒目名稱外,下面還有一行小字:“一次性輸液器”。 明明是輸氣用的器件,為什么標上“一次性輸液器”?陳曉蘭百思不得其解。劉治告訴她,進氣器件本身并沒有取得注冊證號,冒用一次性輸液器的產品注冊號違規生產進氣針,“其實就是在造假”。 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一款靜舒氧輸氣器進氣針的內部構造表明,它連接塑料瓶的一端實際上并不透氣!這就意味著,塑料瓶中無論裝的是什么氣體,都無法通過進氣針進入輸液瓶!(參見右上示意圖)為了證明這一點,劉治在國家藥監局當場作過演示。 至此,“靜舒氧”真相大白。這種療法,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而那個綠色塑料瓶,只不過是完成騙局的一個道具。 不過,陳曉蘭曾用試驗證明,給李國梁用的靜舒氧輸氣器,由于使用的是另一種型號的針頭,所以里面的氣體是能進入輸液袋中的。但這種氣體到底是什么,其對人體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目前仍沒有答案。 國家藥監局領導批示查處 對于“靜舒氧”,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司注冊處的常永亨處長也不陌生。他告訴前來咨詢的陳曉蘭,早在幾年前就有人舉報過“靜舒氧”的問題,“我們發現后就給它糾正了”。 2002年的“試字號注冊證”顯示,醫用自動輸氣器的產品名稱原是“醫用自動輸氧器”,但內容卻是“充以潔凈氣體”。由于兩者無法吻合,當地省藥監局2004年給該產品批“準字號注冊證”時,其產品名稱由“醫用自動輸氧器”變為了“醫用自動輸氣器”,注冊表內容也改成了“充以潔凈空氣”,而不是其在推銷時所宣稱的“99%的純氧”。 然而,“糾正”似乎也僅限于此,并沒有影響到舒氧輸氣器的生產和銷售,一瓶“潔凈空氣”在醫院里仍賣37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在2004年,靜舒氧輸氣器又從省藥監局取得了一個新的(包)字注冊號,但原有的(械)字號注冊證并沒有被注銷。于是就出現了一個產品有兩個注冊號的怪事。 對于這個(包)字注冊號,常永亨說他們“無法再進行糾正”,因為藥品包裝材料的審核不屬于醫療器械管理范疇。 陳曉蘭的舉報引起了國家藥監局的高度重視。去年12月2日,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魯惠生就“靜舒氧”問題作了批示,要求有關省藥監局進行調查處理。該局信訪處有關人士明確表示,這份批示函隨即發到了該省藥監局。 舉報受到重視并有了明確反應,令陳曉蘭深感欣慰。不過,她至今尚未見到查處的結果。 就在陳曉蘭等待查處“靜舒氧”的期間,這種產品的注冊號又發生了變化。 記者發現,靜舒氧輸氣器的注冊證于今年3月作了變更,原來“充以潔凈空氣”的說法,變成了“充以無菌、無毒、無污染潔凈氣體”,而產品性能結構及組成卻沒有任何改變。 對于這種變化,陳曉蘭哭笑不得,因為如此一來,再也看不出瓶子里裝的到底是“空氣”還是“氧氣”!皻怏w可以有多種解釋,向醫院推銷時,可以講是氧氣;被熟悉注冊規則的人士問及時,又可以講是空氣。” 呼喚醫療器械立法 構成靜舒氧輸氣器的塑料瓶及與之配套的進氣針,均是一次性的。李國梁提供的發票顯示,其住院期間一共用了53瓶靜舒氧輸氣器,費用共計2100多元,全部以治療費名目開出,而其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總共也不過2600多元,靜舒氧輸氣器就占了80%。 陳曉蘭曾了解過,使用靜舒氧輸氣器的醫院有如下共同點:多是三甲醫院,由醫生以充氧為名推薦,給離休干部專用,以治療費名目通過醫保資金結算。而在這個過程中,相關的醫務人員通常都會從代理商那里拿到數額不等的回扣。 記者從一位代理商那里了解到,靜舒氧輸氣器一級批發價僅為6元,進醫院的價格則在26元到30元之間,對使用者則由醫院統一收37元。巨大的利潤空間,促使代理商想方設法“搞定”醫院有關主管人員和醫生。而某些醫院主管人員和部分醫生受利益驅動,也樂得全力配合,向病人“強力推薦”這種產品。 陳曉蘭又發現,在“靜舒氧”幌子下還派生出了其他產品。除了“醫用自動輸氣器”,還有一種名為“靜舒氧輸液儀”的機器,與之相配套的,則是另一種“進氣器件”。 記者調查后發現,“靜舒氧”系列產品目前已在全國“遍地開花”。據“靜舒氧”在廣州的一位代理商介紹,他一年的銷量達七八十萬個,“從沒出現問題”。去年7月,四川某市甚至由醫學會專門發文,組織各醫院院長、醫生使用“靜舒氧”。而今年6月,云南某市在面向貧困地區百姓進行的“送溫暖”活動中,送的竟然是15臺“靜舒氧輸液儀”。 據陳曉蘭介紹,靜舒氧輸液儀的操作模式,與她以前舉報過的光量子治療儀、激光血管內治療儀等非常相似:機器免費贈給或者低價賣給醫院,然后靠一次性的配件牟利,主要賺取的是醫保資金。 然而,對于這種現象,法律似乎一直無能為力。陳曉蘭打假8年,盡管其間揭開了不少造假騙局,卻未見有一個人因此受到刑事處罰。 “2000年制定的醫療器械管理條例,已無法遏制該領域內大量存在的弄虛作假現象。”陳曉蘭說,“醫療器械立法迫在眉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