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品監管局:我國七成藥品不良反映未報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6日 11:52 競報 | ||||||||
競報: 張迪 近日,國外媒體屢屢報道藥品不良反應,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我國七成藥品不良反映未報告 本報記者報道 扶他林和芬必得涉及非甾體抗炎藥物引發心血管疾病;蓮必治注射液
我國藥品不良反應近況如何?記者近日采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平均每百萬人口的年報告數不到60份;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測算,真正有警戒信號意義的新的和嚴重的不良反應,平均每百萬人口中,一年收到的藥物不良反應報告應不低于200到400份。以此估算,我國至少有70%以上的藥品不良反應沒有報上來。 據悉,我國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是從1998年以后才全面開展的。到目前為止,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共累計接到各地的15萬多份報告,去年是7萬多份。而在美國,盡管它的人口不足中國的四分之一,但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總數一年卻是30多萬份。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接到的這些報告中,約有98%是已知的藥品不良反應,新的、嚴重的不良反應報告率偏低。該中心專家介紹,這遠沒有達到通過監測體系發現信號,從而開展“藥品風險管理”的要求。此外,來自藥廠的不良反應報告數也只占總報告數的2%,而在發達國家,生產企業的報告應占到總報告量的80%到90%。也就是說,洋藥廠更誠實。 為何我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病例數太少?究其原因,專家分析,除了起步晚,基礎薄弱外,還有醫務人員和生產企業對藥物不良反應缺乏認識,或是擔心病人會追究,不愿意主動報告。在國外則通過立法,對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規定必須及時上報。我國也可以制定相關的法規,對報告藥品不良反應的人員給予適當的鼓勵。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人士同時表示,藥品在具有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必然存在不良反應。因此,被通報了不良反應的藥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藥品,也不應與“毒藥”、“假藥”、“劣藥”、“不能使用”相提并論。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定期公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旨在提醒藥品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及廣大公眾注意藥品存在的安全性隱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