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曝光臺 > 正文
 

汽車消費投訴增幅第二 “三包”有望上半年出臺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5日 09:41 經濟參考報

  “3·15”又如期而至,消費者投訴與如何處理等諸多話題再次成為熱點。近日,一份由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2004年全國投訴情況匯總》的統計數據表明,在2004年全年質量投訴當中,汽車類投訴個案同比上升了31.6%,位居消費品類投訴增幅第二位。中國車市在經過近三年的快速增長后,隨著私車保有量的大幅增加,汽車類消費投訴也同樣直線上升,使得轎車在逐漸變為一種大眾消費品的同時,也遭遇到用戶對所存在的各類問題的廣泛關注,中消協的統計數據,正是這些問題的集中體現。

  質量與安全是投訴焦點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統計資料顯示,質量、安全、售后服務等是當前汽車投訴最為集中的問題。

  據統計,去年占到總量70.5%的汽車投訴是質量方面問題,比2003年上升了32.9%。質量問題包括發動機有異響、大梁斷裂、油管漏油、剎車跑偏、離合器不分離、車門車窗裂縫漏水等。這些明顯的質量問題都讓消費者頭痛,而有些不那么嚴重的問題就更讓車主有苦難言了。因質量問題而投訴的汽車消費者,其擁有的車輛多數已經過了廠家保修期。由于不在保修期內,用戶維修費用大增,若是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還會給車主帶來更大的損失和困擾。

  在統計中,汽車安全問題的投訴比例上升了66.4%。不少面市的產品存在著種種設計、制造上或質量上的隱患。而汽車安全問題出現后,能夠對此實施召回政策的廠家并不多,許多中小型的汽車企業限于資金實力和技術等各方面原因,不能承擔對消費者權益和安全有所保護的社會責任。

  有關汽車售后維修服務質量問題同樣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據了解,現在不少修理廠服務水平低,維修人員素質差,往往車主在反復修理之后仍然沒有排除故障;而一些維修廠家則使用低檔零配件冒充高價零件,收費標準各地不一,價格落差很大。

  此外,消費者對涉及到有關車險、停車、洗車等方面的投訴也日益俱增。中國保險監督管理部門去年收到的全國5247起書面信訪件中,在財產險方面,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糾紛急劇增加。經銷商在車貸險中與保險代理人相互串通,使消費者掉進車貸險黑洞的事情也屢見不鮮。在日常用車環境中,消費者對一些洗車場、停車場違規抬高收費標準的行為極為不滿,并向工商部門進行了投訴。

  消費維權舉步維艱

  作為一種大宗商品,如果對汽車質量問題處理不當,會給用戶帶來財產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損失,因此許多用戶對汽車的質量問題非常敏感。近期最為引人關注的與汽車質量問題相關的就是今年1月9日發生在杭州的“雅閣事件”,汽車質量與汽車安全問題又重新被提到首要關注的位置。

  在目前國內汽車消費糾紛案件中,依然存在不少解決的難點,使得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困難重重。首先是舉證難,一旦發生車禍,消費者缺乏必要的手段來證明是因為車輛本身的問題造成車禍發生。而車輛質量檢測的現狀多數是由生產廠家進行檢測工作,這樣的做法使得消費者往往會對其公信力有所質疑;其次是鑒定難,目前國內檢測機構少,有的技術標準或設備缺乏,不能承擔事故車輛或進口產品的檢測。由于責任認定、檢測都存在困難,加上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與經營者發生爭議時很難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再次是索賠難。在消費者的購車款里,除了凈車價款外,還包括了保險費、車輛購置稅等。然而從生產廠家的角度看,保險費和車輛購置稅都由廠家代收的,保險費的金額支付給銀行,車輛購置稅則上繳國家稅收,汽車企業并沒有得利,因此不應該賠償。

  消費者傾盡積蓄購買汽車,汽車出現了質量問題卻得不到保護,這實在是一種悲哀。當汽車出現重大問題時,消費者往往求助無門。而消協也只能根據《產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進行調解,最后調解不成,消費者要想維護自身權益只能向法院起訴。但這種官司,不僅費時費錢,而且最終結果十有八九會敗訴。

  售后服務良莠不齊

  盡管我國汽車行業在售后服務方面已經開始改進,但整個市場良莠不齊,缺乏完善的渠道網絡,專業人員匱乏,尚未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服務體系。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汽車業,在產品同質化越來越明顯的今天,我國汽車廠商要面臨的,不僅僅是國外汽車產品帶來的沖擊,更重要的是汽車服務市場的競爭。與國外相比,我國汽車工業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務這一塊。目前,國內售后服務熱的溫度和廣度并不夠,某些宣稱售后服務到位的廠家說得溫馨可人,做起來卻寒風襲人;一些廠商則把這種售后服務作為營銷的一種手段,促銷時發表“無所不包”的宣言時,忽視甚至沒有想到要向普通消費者兌現自己的諾言。種種現象都顯現出一點:理念的落后。

  對于消費者而言,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需要走出認識上的誤區,現在不少消費者總是將眼光盯在購車成本上,而忽略了使用成本。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若將購車、用車、維修作為一個單位,費用分配將會是10%用于買車、30%用于使用、修車要占去60%。應該說,購買汽車行為是一時的,而使用汽車卻是終身的。所以,消費者在選車時,除了要看價格、品質、品牌,更應注重該汽車企業的維修網點多少、服務質量、配件價格等因素。消費者應該清楚一點:你有權選擇維修站,而它無權選擇你。

  態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解析汽車消費中出現的爭議,可以發現由于消費者、商家、廠家對于售后服務達不到三方的期望值,因誤解產生投訴已不是少數。來自各方“3·15”維權新聲音顯示,態度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消協聲音:“3·15”需要更多溝通。據消協人士介紹,許多投訴的產生,最根本原因在于消費者與商家、廠家缺乏溝通,這種投訴的真正受害者往往是品牌本身!“3·15”的本意是捍衛消費者的權益,但是,如果消費者沒有從溝通的角度來使用這個維權武器,一旦濫用,本可避免的“維權事件”將層出不窮!消協負責人指出,“3·15”同時還維護商家和廠家的正當權利。

  商家聲音:協調≠不作為。消費者對商家的投訴有些是因為誤解產生的,產品出現問題后,因為售后服務中維修、保修由廠家負責,消費者找到商家時,商家正常的解決程序往往被消費者誤解為“踢皮球”,事實上,商家在與廠家積極協調的基礎上對于廠家無法解決的情況,商家都會當仁不讓為消費者解決,然后再與廠家進行調解。對于消費者的誤解,不是制造者的經銷商顯得十分無奈。

  廠家聲音:終結誤解=終結投訴。廠家認為,如果雙方溝通到位,許多投訴將可避免。他們呼吁,消費者在購買轎車產品時,一定要重視售后服務中的各項內容,同時了解廠家處理問題產品的程序和周期,如果雙方以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產品出現的問題,一起合力解決的話,頻繁的投訴將有可能大大減少。

  “三包”有望上半年出臺

  汽車作為大件特殊商品,長期以來一直被排斥在商品“三包”規定之外。我們經常看到,當消費者提出退、換車要求時,廠家和經銷商卻明確告訴消費者,只保“修”,而不包“換”,更不包“退”。任憑車主在修理廠、廠家、商家之間跑斷了腿,說盡了好話,也無濟于事。難怪有消費者感嘆:買車不易,換車、退車更難。而汽車“三包”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讓人望眼欲穿。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從“特殊商品”轉變為普通消費品。特別是近幾年,汽車已迅速駛入普通百姓家庭,這就要求我們的消費政策盡快適應日益發展的市場要求,汽車“三包”的實施確實迫在眉睫。不僅具有強烈的規則意義,更是一種民心所向。去年12月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草案)》(汽車“三包”草案),正式向社會公示征求意見,據可靠消息,汽車“三包”政策今年上半年有望出臺。

  汽車“三包”政策的實施,無疑會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實惠,使得消費者便于維護自身權利,同時也有利于解決汽車投訴糾紛和維修等難題。但一紙“三包”條文真能成為消費者的上方寶劍嗎?恐怕這里還需要多方的艱苦工作和長時間的努力。(來源:經濟參考報)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