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有抗奶危害健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07月17日 10:11 新華網 | |||||||||
新華網杭州7月17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張奇志) 牛奶是營養比較全面,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食品。但是,當人們喝下一杯牛奶時,有可能把殘留在牛奶中的抗生素也喝進了體內。一些牛奶問題專家警告說,在大力提倡、推廣喝牛奶的今天,含有抗生素殘留的牛奶(簡稱為“有抗奶”)作為食品污染源,正隨著喝奶群體的擴大,污染面也在擴大。
“奶牛吃藥,人吃藥奶” 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方維煥教授等人介紹說,牛奶中抗生素殘留是全世界奶牛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是因為奶牛場均用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奶牛疾病。據調查,目前我國一般奶牛場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 使用抗生素治療奶牛這些疾病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是局部用藥,即將抗生素直接注入患病奶牛的乳房或子宮;二是肌肉或靜脈注射。在這兩種方法中,將藥物直接注入乳房顯然可以造成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殘留,采用肌肉或靜脈注射這種方式,由于藥物可以通過血液循環系統進入乳房和牛奶中,也可以引起牛奶中的抗生素殘留。即使是治愈后的3-4天內,抗生素也會殘留在奶牛的體內,移行到乳腺里、牛奶中。 浙江大學獸醫專家高慶田說,這些在用藥3天內采集的牛奶中會殘留部分抗生素,它同受農藥污染、放射性污染的牛奶一樣,屬于異物污染物,是不能食用的異常乳。長期以來,中外治療奶牛乳腺炎的藥物只有青霉素、鏈霉素等抗生素。這些年來奶牛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療效也越來越差,所以治療乳腺炎時使用的劑量越來越大,殘留在奶牛及牛奶中的抗生素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濃。 高慶田說,長期飲用“有抗奶”,會使正常人被動接受、積累抗生素,造成人體生理紊亂,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當患病時再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下降,而醫生往往對治療無效的原因又不易查明,導致延誤病情,耽誤治療;遇到這種情況,醫生有時會加大抗生素使用量或使用更高效的抗生素,結果更糟。此外,有些先天對抗生素過敏的人長期喝“有抗奶”之后,會造成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含有抗生素殘留的牛奶中除了有抗生素殘留外,還可能帶有病菌、毒菌及異常細胞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 有人曾試圖以加熱來消除抗生素殘留,但實驗證明,由于一般抗生素對熱的穩定性高,牛奶加熱殺菌無法將其破壞,實際收效并不明顯。如青霉素若在62攝氏度下,經30分鐘熱處理,其含量僅減少3.2%,若在71攝氏度下,經30分鐘熱處理其含量僅減少10.1%,若在121攝氏度下,經30分鐘熱處理,其含量僅減少59.7%。這樣,混有抗生素牛奶的原料乳加工成消毒奶等乳制品后,仍有大部分抗生素殘留。 健康指標難落實 “有抗奶”仍流行 為了保障人民健康,歐美國家多年前即以法規禁止抗生素殘留超限量的牛奶上市( 對青霉素類藥物殘留的限量為千萬分之4-10左右)。在歐洲,對含有抗生素牛奶的檢查和處罰很嚴厲,發現有抗生素的奶場必須停產,甚至要收回產品銷毀。可以說,不含有抗生素殘留已成為通用的國際化的原料奶收購標準。有關統計說,美國每年因奶牛患乳腺炎造成的損失達20億美元,全世界每年的損失達100億美元。更有學者估計全世界損失高達350億美元。 我國1985年發布的GB5408-85《消毒牛乳》標準附錄A中,有對“生鮮牛乳的一般技術要求”規定,用抗生素或其他對牛乳有影響的藥物治療期間的母牛所產的牛乳和停藥后3日內的牛乳不得收購。但1986國家正式發布的《生鮮牛乳收購標準》中,上述規定被宣布作廢,并沒有明確規定“抗生素”指標。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岡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標準沒有明確規定“抗生素”指標,基于什么考慮不清楚,按我個人的分析,當時正是我國個體養牛大發展的時期,牛奶來自千家萬戶,影響原料乳質量的主要問題是摻假、摻水,相對于此,“有抗奶”尚屬次要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呼聲越來越高,去年9月,農業部發布了《無公害食品生鮮牛乳》行業標準,并要求于當年10月實施。這個標準對生鮮乳的衛生指標明確了“抗生素不得檢出”。 但是,“有抗奶”仍在我國一些城市流通。杭州市一家飲料公司試制一種酸奶,采用國產奶粉作原料就是培育不活乳酸菌。后來專家指點采用進口奶粉試試,果然成功。什么原因?在于一個含有抗生素,一個不含。而抗生素會把乳酸菌殺死。國內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雀巢”等外資企業在收購牛奶時對抗生素殘留設限,但被他們拒收的牛奶,奶農們往往將其賣給沒有設限的省市,或流向食品廠用于加工奶粉、冰淇淋等奶制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關“學生奶”的規定是,“牛奶中抗生素不得檢出”。這一規定有不夠嚴謹之處,因為用精度為十萬分之一或百萬分之一級別的儀器檢驗含有千萬分之五含量的抗生素殘留,可能是檢驗不出來的。 監管待加強健康須保障浙江省一位政協委員曾連續兩次就“有抗奶”問題向省政協遞交提案,要求省里有關部門制定有關衛生標準。承辦此提案的浙江省衛生廳這樣答復,衛生部沒有制訂標準,我們也沒辦法。 這位政協委員說,他很不滿意這樣的答復,國家沒有制訂標準,地方為什么不可以先行一步?為什么不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先采取一些措施?省衛生廳監督處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官員說,從來沒有人向我們反映過“有抗奶”的問題,也沒有做過專項調查,“有抗奶”能不能喝學術上也沒有具體結論。省農業廳一位甚至官員說,“有抗奶”沒什么大不了的,中國人不必太較真! 牛奶的人均占有量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生活質量和人民身體健康水平。近年來,我國開始大力提倡推廣喝牛奶。由于飲食習慣的原因,我國的人年均占有牛奶量還很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在大力發展牛奶產量的同時,必須認識到,“有抗奶”作為食品污染源,隨著喝奶群體的擴大而擴大,人體污染的治理比環境污染的治理更難。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多數的奶農實行分散飼養,難以統一管理。許多奶農受利益驅動,往往在奶牛生病服藥期間依舊給牛奶公司送奶。只有通過集中專業圈養方式,才能達到真正“無抗”,而且對奶質的檢驗成本才能承受。最近,國內光明、三元、伊利等大型牛奶企業紛紛打出“無抗奶”的旗號。 一些有識之士呼吁,應當通過宣傳,讓消費者了解“有抗奶”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要制訂嚴格具體的操作規程,絕不能讓“有抗奶”繼續在市場銷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