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同仁堂牛黃清心丸最高差價12元 平價藥房優勢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5:33 京華時報
牛黃清心丸是一種傳統的名貴中成藥,中老年患者使用者較多。本期記者選擇了同仁堂出品的牛黃清心丸(采用人工牛黃,3克×6丸規格)進行了比較。該藥也屬于社區312種零差率藥物之列,記者選擇12家藥店、6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和4家醫院進行了調查,對其價格和銷售情況進行了綜合對比。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四大連鎖藥店的價格比三甲醫院還要貴,更比平價藥店貴了將近一倍。 平價藥房壓倒性優勢 牛黃清心丸是常用中成藥,在調查的所有藥店和醫院都有銷售。在本期走訪的22家醫療機構中,最高售價31.80元,最低售價19元,差價為12.8元,最高價是最低價的1.67倍。 本期摘得“低價王”桂冠的是兩家老牌平價藥店:百姓陽光和天天好大藥房,售價都是19元。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價格已經是成本價。在天天好大藥房,看到記者拿起該藥又放下了,店員非常惋惜地對記者說:“這么便宜你還不買,全北京其他地方都比我們家貴呀。” 低價前三甲全部是平價藥房。排在第二的是凱爾康大藥房,售價19.5元;并列第三的有三家,分別是好得快、京隆堂和京隆藥品大賣場,售價都為19.9元。以上6家藥店價格非常接近,各家店員也表示,再無優惠空間。 在平價藥店中原本實力雄厚的老百姓大藥房本期再度惜敗,以21.6元的價格屈居第四位,比最低價貴了2.6元。排名第5的是京衛大藥房,售價22元,這也是平價藥店中最高的價格。 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售價都為22.99元,這也是政府招標的最低限價。排名第7的是2級醫院垂楊柳醫院,售價27.8元,第8是三甲醫院煤炭總醫院、協和與中日友好,都賣28.75元。排在末位的則是老的四大家族———嘉事堂、全新、同仁堂和金象,都賣31.8元。 四大藥店貴過三甲 在隨機走訪的四家醫院中,記者發現,醫院等級越高,價格則相應越高。例如,此藥在2級的垂楊柳醫院售價27.8元,而在3家三甲的協和醫院和煤炭總醫院、中日友好的售價都為28.75元。 然而,三甲醫院這個“本來就不便宜的”價格與四大非平價老牌藥店相比,竟然還要便宜3.05元。記者在四大非平價藥店———金象、嘉事堂、全新和同仁堂看到,同仁堂牛黃清心丸的售價都是31.8元,除了金象可以憑會員卡打9折以外,其他三家都沒有優惠,而且各家都表示這是統一的市場零售價格。 記者發現,在三甲醫院,此藥的價格除了比四大非平價藥店優惠不少以外,還可以得到醫生更加專業和詳細的用藥指導。在煤炭總醫院,醫生反復診斷后才為記者開藥,而在全新大藥房,工作人員并未詢問病情。 除了購藥的些許便利性,相信四大藥店無論從價格還是藥學服務的專業性上,都無法與協和醫院、中日友好等三甲醫院抗衡,而為何價格反而還要比人家高出一截? 差價凸顯利潤驚人 通過表格不難看出,本期所選擇的8家平價藥店的價格全部低于醫院,而且再度打敗了實行“零差率”低價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對比三家三甲醫院28.75元的價格,比本期8家平價藥店的平均價20.1元貴了8.65元。 業內人士表示,三甲醫院由于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與廠家關系密切,進貨成本比平價藥店低,而且三甲醫院患者流量大,患者覺得值得信賴,藥品的銷售量一般高于平價藥店。以煤炭總醫院28.75元與最便宜的百姓陽光大藥房19元的價格對比,價格差距9.75元,即使假定平價藥店在這個藥上不賺錢,也可以看到三甲醫院的利潤空間,更何況平價藥店至少要賺幾角錢。 醫院人士辯解,雖然自己的價格比平價藥店貴一點,但三甲醫院對購買流程的管理相比藥店來說要嚴格很多,而且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坐診,給予用藥建議,在用藥效果和藥學服務上絕對是“物有所值”。 蜜丸藥先看保質期 記者發現,同仁堂的牛黃清心丸在大部分藥店都是兩種不同的規格,分別為6丸和10丸,包裝上都注明所用為“人工牛黃”。10丸裝價格在非平價藥店一般為110元,在平價藥店一般為70至80元,是6丸裝價格的3倍左右。 記者詢問了多家藥店的售藥人員這兩種規格的區別,幾乎每個銷售人員都強調說:“10丸裝的是金箔包裝的,6丸裝的是簡裝的。”嘉事堂的銷售人員表示,10丸裝的藥效要比6丸裝的好一點,雖然一樣是人工牛黃,但“添加了一些天然成分”。金象工作人員則說,目前市場上極少有采用天然牛黃的清心丸了,10丸的比6丸的只是多用了8味藥。 在京隆堂,記者還看到了標價為200元,優惠價為153元的同仁堂牛黃清心丸。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天然牛黃的。煤炭總醫院中醫科朱醫生說,目前市場上早已沒有采用天然牛黃的清心丸了,因為成本太高。 記者還發現,該藥的保質期為5年,而在部分藥店批號已經不新鮮,記者看到的最早日期為2003年5月,離保質期限只剩一年。專家表示,對于蜜丸類藥品,最好選擇新鮮的。在該藥的東家———同仁堂藥店紅廟店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同仁堂店里賣的生產日期應該是最新鮮的。” 本報記者 楊珺 實習生 劉長亮 易瑛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