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空調價格明降暗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 10:38 人民網-市場報
很多品牌拿出去年的舊款降價銷售,實際上新品卻在悄悄提價,這樣算下來總體價格還是上漲了。 本報記者 楊曼 實習生 王玲玲 韓越 進入4月,空調漸漸成為家電賣場促銷的主角。經歷了去年夏天的“空調價格博弈戰”后,今年的空調市場剛剛開局就已經充滿了火藥味。廠家商家展開口水大戰,消費者霧里看花。 商家: 空調促銷如火如荼 4月3日,記者來到大中電器北京團結湖店,這里的春季空調促銷已經開始,“答謝顧客”、“降價”的海報掛在了各大品牌的顯眼位置。 記者看到,降價、送禮、返點仍然是空調促銷的主要手段。三星空調推出了“和三星一起倒數500天”的促銷活動,活動時間持續到4月8日,促銷期間1匹的空調售價為2388元,下調200余元,并贈送樂扣3件套禮盒。海爾則開展了限量促售返點活動,1匹的KFRDZ6、KFRDZ7型號空調特價分別為1699元和1820元,并享受“每百元返一元”的返點活動。美的空調也由原來2000余元下調至1899元的促銷價。奧克斯1匹空調的降價幅度更大,原價2299元的23EA(5款)的空調促銷價僅1699元。此外格蘭仕、LG等品牌的空調也有不同程度的降價活動。 隨后,記者又來到蘇寧電器,這里的空調銷售也在大打降價牌。記者了解到,就在3月底,蘇寧電器開展了一場號稱“史無前例”的空調降價行動,包括松下、LG、三星、三洋、大金、三菱重工等外資空調品牌與蘇寧電器聯手,以“降價”啟動空調旺季市場。隨后,11家國內主流空調廠家又與蘇寧電器簽訂1.8億元包銷訂單,聲稱將拉低市場均價15%至20%。 與此同時,國美電器在上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2007空調聯盟‘升降’行動”大會。國美宣布今年投入“150億元空調采購大單”,“最大程度地”囤積了目前市場上主流品牌的產品,將有效地抑制空調價格的上漲。為啟動前期的空調市場,國美表示將一次性投入30%的特別讓利機型,短期內空調價格較上年同期將有5%至10%的降幅。 顧客: 感覺價格比去年高 記者發現,雖然賣場中“降價”、“讓利”的宣傳單掛得熱熱鬧鬧,可事實上,空調的價格還是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而且價格普遍比去年高。 在北京安貞橋國美電器,記者看到了正在選購空調的鄧先生,他告訴記者,他已經把附近的幾個賣場都走遍了,但是感覺“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鄧先生家去年買了一臺空調,今年打算再買一臺,可是轉來轉去,發現“空調價格根本沒有商家宣傳的那么便宜,而且比去年貴多了” 。 鄧先生說,他去年花1400多元買了一臺1匹的空調掛機,而且當時還不是最便宜的,“最低1300元就能買1匹的”, 可是1400元這個價格在今年卻買不到空調了。“最便宜的都要1600多元,你說是降價了,還是漲價了?”鄧先生看著各式各樣的促銷信息有些疑惑。 鄧先生的疑問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共鳴。在采訪中,很多消費者都表示,今年的空調價格的確比去年高,尤其是2007年的新款空調,根本找不到低于2000元價位的。“幾大品牌空調的普遍售價都在2000元以上,2500元左右是大眾價位,3000元以上的空調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今年剛剛搬入新居的周小姐買了3臺空調,她這樣總結今年空調的價格。 在采訪中,一些消費者告訴記者,新款空調價格高,舊款價格低,而市場銷售的主流是新款空調,所以今年空調的整體售價偏高。記者也發現,以“提升品質生活”、“調節和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為宣傳點的新款空調成為各大賣場的“當家花旦”。新款空調的高科技與多功能被廣為宣傳,通風換氣、調溫調濕、殺菌除塵、靜音成為今年不同品牌空調之間比拼的重點。而這些新款空調都沒有“特價”,部分新款機型的“推廣價”也在2000元以上。 廠家: 空調市場均價定會漲 面對賣場的促銷信息和消費者的疑問,空調廠家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漲價。 記者在大中電器團結湖店看到了某空調廠家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今年空調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至少要高出10%。談起價格上漲的原因,他分析了兩點,一是空調銷售淡季基本已經過去,旺季即將到來,價格自然上浮;另外今年各大生產商舍棄了中低端產品,走高端路線,成本比往年偏高,價格也隨之上漲。 記者表示看到很多降價的廣告,這位工作人員說,很多品牌拿出去年的舊款降價銷售,實際上新品卻在悄悄提價,這樣算下來總體價格還是上漲了。“而且降價的機器畢竟是少數,不能改變整個市場的價格格局”。 這位工作人員最后表示,今年由于氣候原因,他們將在4月20日左右開始調價,并在一定時期內持續上升。“五一”期間會有促銷活動,但價格絕對不會比現在低。 據了解,美的、海爾、松下、LG等廠家都表示,今年空調的整體價格肯定是會繼續上升。即便漲幅不大、部分時段會出現震蕩,但總體仍將是微升走勢。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的空調市場平均單價已經比去年的平均水平上漲了七八百元,由2800元飆升到了3500至3600元。 與2006年各生產廠家“鬧”著提價所不同的是,今年廠家們不僅整體向高端機型轉移,各廠家所發布的高端產品都已經開始具備差異化特點,擁有了各具特色的技術。尤其是主流空調廠家開始紛紛發布高端新品,比如海爾強調鮮風、美的強調清潤、志高強調除塵除異味等。 專家: 警惕降價幌子下的“暗漲” 2006年是空調業界公認的“災年”:市場總量下滑,產品飽和度進一步加大,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空調企業的日子整體都不好過。不僅如此,去年空調廠家和商家的“價格論戰”也成為當年紅極一時的熱門新聞。廠家喊漲、商家喊降,空調市場在兩大陣營的博弈中跌跌撞撞地走完了2006冷凍季。 從今年的情況看,這種口水戰似乎又要卷土重來,究竟是廠家主導,還是渠道為王,各界也議論紛紛。對于廠家和商家之間的“論戰”,北京大學經濟學家徐建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空調價格的話語權并不會因哪家企業喊出的聲音早、嗓門大就歸了哪一家,價格的決定權從來就毫不動搖地掌握在市場手里,由供求關系說了算。而空調產品靠天吃飯的特殊性,則又使得市場將一部分定價權交到了“很難把握的”天氣手中,空調價格的走勢往往會與氣溫呈同向運動。 專家告訴記者,企業實現產品漲價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明漲”,即直接通過上調已有產品的價格;還有一種是調整產品供應結構,投放更多的高價新品,減少或嚴格控制低價機的入市比例,稱之為“暗漲”。從市場表現來看,企業更多會通過“暗漲”的方式實現價格上調。這一點需要消費者留心。 在空調價格的博弈戰中,空調行業的整合將同時進行。專家預計,隨著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眾多中小品牌將被淘汰,市場資源進一步向強勢品牌集中。未來的空調市場,具有相應銷售規模的品牌將進一步減少到25個左右,最后可能會只剩下10個左右的大品牌生產商。同時,中高端產品將是競爭的主戰場,空調國內優勢空調廠商的競爭將向高端戰略轉移。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