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沉寂的話劇如何火起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 17:21 中國財經報
話劇,上世紀之交被引入中國,她有幸親證了中國百年歷史,也印證了幾代人俯仰沉浮的心路歷程。然而,由于多種復雜原因,話劇沉寂了。如何振興話劇,成為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藝術文化課題—— ——訪中國話劇理論和歷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田本相教授 胡兆燕 話劇,本來是西方的劇種。 百年來,中國話劇走過了曲折而艱難的歷程并取得了偉大輝煌的成就。在回顧中國話劇百年歷程之際,本報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話劇理論和歷史研究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田本相。 百年話劇成就斐然 記者:中國話劇在過去的百年歷史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田本相(以下簡稱田):中國話劇百年來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首先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的詩性智慧和文化開放精神。話劇作為一種“舶來品”,中國人把它吸納過來,經過創造性地轉化,不但使之成為中國民族的話劇,發展成為全國的第一大劇種,而且還構建了一個遍布全國的話劇體系。 另外,縱觀世界戲劇的發展,還沒有一個國家、民族的話劇如同中國一樣,在民族的經濟、社會生活中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如果把作為綜合藝術的話劇、同油畫、交響樂、芭蕾舞等加以比較,雖然都是從外國引進的,但話劇的發展規模及其在中國現代歷史上產生的廣泛影響,又是其他望塵莫及的。 中國的話劇,在長期的藝術探索中形成了從田漢、曹禺、夏衍,到姚一葦、劉錦云、杜國威等為代表的詩化現實主義傳統。這些劇作家創造出一批話劇的經典著作:如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田漢的《名優之死》和《關漢卿》、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陳白塵的《開官圖》、老舍的《茶館》、劉錦云的《狗兒爺槃》、姚一葦的《紅鼻子》、杜國威的《人間有情》等。 中國的話劇在演劇形態上形成了中國的作風和中國的氣派、并涌現出焦菊隱——北京人藝演劇學派。百年來,中國的話劇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劇作家、導演藝術家、表演藝術家、舞臺美術家。中國的話劇隊伍不但擔負著話劇創造的歷史史命,而且成為中國電影、中國戲曲的助手,更成為中國電視劇創作的主力軍。三十年歷經危機低迷徘徊記者:話劇演出的模式和體制經歷了怎樣的轉折和變化?田:新中國成立,國家給話劇以充分的物質保證,話劇團遍布全國,而目前存在的只有幾個省市的話劇劇團。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電視的巨大沖擊波迅猛撲來,使得話劇經歷了生存考驗。許多劇團難以為繼,觀眾大量流失,“不演戲不賠錢,越演越賠錢”。90年代,在市場經濟的熱潮中,一些戲劇人不得不面對票房,于是制作人興起,進行獨立制作,小劇場話劇一度興起,在極端蕭條的境況下,重新找回觀眾,探索話劇發展的道路。 記者:近年來,話劇似乎變成了“奢侈品”,越來越遠離人們的娛樂生活,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田:近三十年來,話劇的境遇越來越不讓人樂觀,話劇的危機越來越深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話劇迎來了百年來最活躍的歷史階段。而90年代則成為劇作家缺席的時代。首先是戲劇創作精神的萎縮。劇作家失去了80年代那種政治的激情和社會的責任感,失去了那種敢于面對現實的勇氣和風骨;失去了藝術創新的銳氣。另外,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時代給知識分子提供了致富的機遇。物質的和金錢的誘惑大大調動了人們的發財欲望,許多劇作家轉向較之話劇的觀眾更多、報酬更多的電視劇,或者去寫小說。似乎目前還找不到一個招魂之術,使那些具有才華的并具有思考的戲劇人才回到戲劇中來。這是一件十分令人悲哀的事情。 中西文化交融迎接開放時代 記者:既然說話劇是“西風東漸”的舶來品,那么,在當下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時代,是不是話劇能夠再度繁榮起來呢? 田:話劇在第一次西潮中,成就了像曹禺、田漢和夏衍等這樣一些杰出的戲劇家,體現了最初的中西文化的融合。 凡是融合最好的,一定是建立在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深厚的土壤上,同時又必須是對于西方的戲劇有著深切的體驗和研究,是真正理解了西方戲劇精髓的結果。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空前開放的時代,當然也是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時代。話劇,給了我們一個最佳的中西文化融合的對象。當西方的布萊希特、阿爾托都向東方汲取資源時,我們為何不從自己的優勢中去擁抱西方呢?這將是一個廣闊的融合的天地、我認為這種融合僅僅是一個開端。 相關鏈接 中國話劇的起源 西方戲劇專家認為,1907年的日本東京,一批留日中國學生演出了西方名劇《茶花女》,中國話劇從此開始。 在一百年的歷程中,中國話劇以演“外國戲”為起點而逐步發展,始終與它的本源千絲萬縷。中國話劇是從演“外國戲”開始的,這個傳統由來已久。從最初搬演《茶花女》、《玩偶之家》、改編《瓊斯皇》等西方經典劇目到后來長時間內,外國戲在引導著中國話劇。選擇外國戲,涉及到選材的問題。如何在外國戲和中國觀眾之間找到平衡點,讓外國戲走近當代的中國觀眾。外國當代戲當中更多是大家還沒看過的,中國演出的外國戲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應盡量打開渠道,重視并引進新的外國戲,及時了解世界同行的步伐,這是有益的也是需要的。經典都是從新劇目沉淀而來的,沒有天生的經典,而是需要發掘、搬演,每一個好的新戲都可能成為經典。如果只有舊的經典,就會局限眼界,束縛創造力。新世紀以來的新劇目當中,影響較大的外國戲有《紀念碑》、《屋外有花園》等。外國戲給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覺享受,同時給我們的創作開拓了一定思路。 (吳朱紅:作者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室副研究員)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