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洽洽商標海外遭遇搶注 國際維權戰引起多方關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13:37 新浪財經
今年已經是中國入世的第六個年頭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對外貿易的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和海外企業之間產生的摩擦也是越來越多。不少擁有品牌價值的中國企業和它們的知名產品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市場競爭中,它們會碰到其他企業采取諸如搶注同名商標等手段,“先發制人”。最近,我國安徽合肥的“洽洽”瓜子以及國內其他幾個著名食品的品牌相繼被德國的OKAI(歐凱)公司搶注。據了解,這是一家由德籍華人開辦的百貨公司,主要銷售來自中國的食品。關于這起“惡意搶注”的事件,相關品牌的企業與德國法院之間仍在按照法律進行處理中。這起侵權性商標搶注事件,也引起中央電視臺多個欄目以及國內報紙的普遍關注,紛紛對此事進行了詳細、深入的報道。 眾所周知,安徽合肥的“洽洽”瓜子是目前國內瓜子市場的領軍品牌,也是廣大消費者所青睞的瓜子品牌之一。從它開創了袋裝瓜子的新時代,到突破傳統炒貨工藝,加以秘制配方,獨創了令人百吃不厭的“洽洽香”,“洽洽”瓜子已經是走進千家萬戶;而且它的一句朗朗上口的廣告語“百煮口口香,吃了不上火”更是深入人心,婦孺皆知。早在2002年,“洽洽”也正式被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如今,“洽洽”還旗幟鮮明地與其他瓜子品牌拉開了距離,孕育出“快樂”的品牌屬性,從此,快樂就吃“洽洽”,也就成為“洽洽”瓜子的基本屬性,與“洽洽”緊密相連,難以分離。“洽洽”的快樂文化,與其瓜子的美味一同傳遍大江南北,給更多人帶來快樂的滋味。正是因為“洽洽”這個知名品牌在國內,甚至在廣大華人心目中都具有著獨特的地位,于是也成為了海外企業所關注的對象。 在搶注事件發生之后,“洽洽”瓜子所屬企業以及其他幾家同被搶注的品牌已經聯合簽定了一份聲明,說明它們都未曾要求德國的歐凱公司代理注冊其商標。根據德國商標法的在先權利,歐凱公司侵犯了我國國內企業的商標權;按照國際慣例,代理人未經被代理方許可注冊被代理方商標屬于侵權行為;而且中國和德國都屬于巴黎公約成員國,根據巴黎公約第六條之二的第一款規定,商標注冊國或使用國主管機關認為一項商標在該國已成為馳名商標,已經成為有權享有本公約利益的人所有,而另一商標構成對此馳名商標的復制、仿造或翻譯,用于相同或類似商品上而易于造成混亂時,本同盟各國應依職權或應有關當事人的請求,拒絕或取消該另一商標的注冊并禁止使用。所以,由中國商標主管機關認定的具有原創意義且有重大商業價值的馳名商標,在德國應當受到尊重,因此,作為馳名商標的“洽洽”在德國也應該同樣受保護。 據了解,德國歐凱公司之前曾經經營過國內不少企業的食品,其中就包括“洽洽”瓜子,知道這些產品在中國和華人世界的知名度。因此,該公司搶注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企圖取得我國知名產品在海外的銷售代理權,作為與國內企業談判的籌碼。 在此之前,由于品牌遭到搶注而引發商標爭議的事情屢見不鮮,電子行業的品牌海信(Hisense),知名化妝品商標潘婷、飄柔、沙萱等不少馳名商標都曾經成為“搶注目標”。可以說,現在,中國商標已進入了被境外搶注的高峰期,馳名商標、知名商標和原產地保護產品名稱是境外搶注的熱門。據統計,已有15%的內地知名商標在境外遭搶注。另一份不完全統計的結果則是,中國有超過80個商標在印度尼西亞被搶注;有近100個商標在日本被搶注;有近200個商標在澳大利亞被搶注。而由于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相對滯后,不少企業在面對自己的商標被搶注的尷尬與無奈之后,往往是不得不再花費重金,贏得自己的商標使用權。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入世以來,我國數以千計的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超過10億美元,如何進行海外維權無疑是我國企業面臨的最大難題。 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那么,中國企業已經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世界經濟大潮中。而企業要在全球的經濟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有屬于自己的品牌。商標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它也是企業參與國內、國外市場競爭的重要商戰利器。而我國的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比較薄弱,商標意識也十分淡薄,于是,給境外商家可乘之機,使中國一些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努力樹立起來的品牌被外商搶先注冊或者假冒,占為己有,而中國企業的份額被一點點蠶食,逐漸地擠出已有地的市場。不去遵循世界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這已經使中國的許多企業吃了大虧,也給這些企業的無形資產造成了重大損失,也為它們開拓國際市場帶來了嚴重的障礙。 知識產權糾紛已經成為國外企業給中國企業設置貿易壁壘的新形式。中華商標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葆霖教授指出:對于獨創性商標的抄襲違反知識產權法的精神與原則,不僅是對中國品牌國際化的障礙,而且是對現代國際市場競爭秩序的嚴重威脅。不久前,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就曾說,與海外企業的“這場官司”打到最后,很可能把企業打得非常地困難,但是可以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不運用這個武器來保衛自己,來維護自己的權益的話,那個結局恐怕“比這個還要慘烈”。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中國的企業在知識產權的意識方面、在對商標地選擇和國外注冊等方面,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國內,象“洽洽”這樣一些知名品牌的國內企業需要有更長遠的國際眼光,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樹立自己品牌的世界形象,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國際品牌。 一直關注在涉外知識產權方面案例的法學家們也紛紛為國內企業支招。一位上海WTO事務所的法學家就指出,在中國不斷走向世界的今天,國內企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技術創新實力,而且還要學會強化自己手中的知識產權砝碼,要加強研究歐美各國的反傾銷法規、知識產權法規和相關強制性技術標準等一系列跨國公司常用的武器,才能運用好更多有效手段,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還有一些律師建議: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我國企業首先應當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商標的國外注冊工作,為自己的產品邁出國門,走向國際創造條件。如果發現商標一旦在國外被搶注,要積極采取措施,利用法律手段盡力進行救濟。根據相關的國際法律或法規條款,通過訴訟等司法程序來爭取屬于自己的商標。另外,有專家特別強調,企業不僅要學會建立好品牌,更應該懂得如何去精心維護品牌。隨著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顯現出越來越強的實力,企業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自己的品牌也將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刻不容緩。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