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正文
 

公共產品預備漲價 “百姓可承受”竟成提價標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9月26日 14:27 中國消費網

  油、水、氣等公共產品價格正處在上升周期,一些百姓已頗感壓力。“油價上漲了,可以不開或少開車,但水、電、氣是生活必需品,再漲老百姓還是要用!北本┑耐跖空f,她家有父母孩子三代人,家庭收入不太高。一家5口每個月用電約300度、水27噸,燃氣用得不多,F在每月水、電費支出約為250元。

  為鼓勵節約用水,北京市在過去14年中已9次提高水價。在最近一次(2004年8月)
的水價調整中,北京居民生活用自來水價格被上調了22%,生活污水處理費上調了50%。目前,北京市自來水價格為每噸2.8元,比1991年上漲了22.33倍。加上污水處理費用,北京居民每噸用水的實際支出為3.7元,價格居全國之首。

  2004年8月水價調整后,王女士僅水費支出一個月就多支出21.6元。“以后只能省著用了!彼f。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自從水、電、氣調價以來,北京居民的節能意識不斷增強。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自來水、電、燃氣費支出527.7元,僅比上年增長0.1%,與2004年20.1%的增幅相比回落20個百分點,是5年來水、電、燃氣支出增幅最低的一年。2005年,居民人均使用自來水27.5噸,比上年下降11.3%。

   公共產品處于漲價周期

  招商證券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從全球情況看,一國的用水家庭支出約占其總收入的2%至5%,發展中國家水價比例偏高。我國的水價還遠低于這個數字,北京市是全國水價最高的,其水價占家庭收入之比也僅1.8%。因此,從居民承受力的角度看,我國水價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從2005年末北京市水務局對人大代表建議的回復中可以看出,北京近期醞釀的漲價措施將會使上調后的北京綜合水價達到每立方米6元,其中居民用水價格將上調到每立方米4.5元。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9月10日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所有大國中最缺水的國家,水價不能充分反映水的使用價值,會在老百姓許可和承受范圍之內,通過水價改革還水價一個真實的面孔,但水價的提高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9月12日,上海的“燃氣價格形成機制和調價方案”聽證會舉行,計劃實行新的燃氣零售定價機制。

  10月,北京將就上調民用天然氣價格召開聽證會。而深圳有關天然氣定價的聽證會也會在國慶后召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已從8月1日起將天然氣零售價上調了1.3%,四川省則從7月起將工業用天然氣價格上調了10%。

  有專家認為,氣價的上升通道已經形成。由于需求急劇上升而產能有限,未來5年內我國天然氣供應將愈發吃緊,因此各地可能會逐步上調天然氣零售價。

   “百姓可承受”遭質疑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可能沒想到,他的“水價會在老百姓許可和承受范圍之內調整”的說法會引起如此強烈反響和質疑。幾乎與此同時,有報道稱中國土地調控新政正式出臺,中國土地價格將提高。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隨即表示:“地價的變動幅度是可以承受的!

  記者注意到,這種“百姓可以承受”的說法似乎成了漲價的標準。醫療費、學費、房價、水費、電費等都在漲,任何一個項目在漲價的時候,似乎都說是在老百姓可承受范圍之內。

  有報道稱,“百姓可以承受”看似一個非常人性化的標準,實際卻包含了一種帶有掠奪色彩的思維,即根據老百姓的可承受能力來決定漲價幅度,決定從老百姓手中取走財富的多寡。但問題是如果把這些都加在一起,是否早已超出了百姓的可承受范圍?

   價格該怎樣調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常欣在評論天然氣價格即將上調時認為,油氣資源屬于戰略性稀缺資源,而資源短缺已經并將繼續成為

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為抑制不合理消費,需要運用價格杠桿,調升價格水平。

  “漲價可以理解,每月多掏幾十元,也確實可以承擔!痹诒本┠趁襟w工作的李先生說,不能讓人接受的是,每次說漲價就漲價,根本不告訴人們漲價的依據,也不明示企業的成本。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認為,水、電、氣等資源類產品價格長期偏低是事實;老百姓收入低也是事實。目前國內很多人下崗失業在家,工薪階層收入增長緩慢,在這種情況下提高公共產品的價格,人們肯定感覺承受不了。

  周天勇說,水、電、氣等公共產品不提價也不行,老讓這些企業虧本運營,時間長了肯定得關門。但提價的前提須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企業成本和減少浪費。

  “如果一個家庭的成員都沒有工作,靠政府低保生活。即使水、電、氣等不漲價,他們也覺得難以承受!敝芴煊抡f,但如果有人工作,一個月能掙五六千元,提價帶來的額外生活支出也許不算什么。他認為,要想化解每次提價帶來的爭議,就需要政府鼓勵創業,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使他們有承受能力。

  《21世紀經濟報道》稱,在國際上,水價改革存在兩種對立的政策取向:一種是“全成本水價”,就是改革成本將全部由終端用戶承擔;另一種為“非全成本水價”,企業進行全成本核算,但一部分支付責任由政府承擔。

  有分析人士觀察,中國目前推行全成本水價法,而大多數發達國家采用的是非全成本水價法。

 。ň庉嫞和鯊┢G)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