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幸福的配方(上)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 18:05 新浪財經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皮利塔•克拉克(Pilita Clark) 2006年8月17日 星期四 你覺得下面兩個人誰更幸福呢:一個是鮑勃(Bob),他是白種人,是個35歲的單身知識分子,喜好運動、英俊,住在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拿著10萬美元的薪水,他在業余時間讀書,或者去博物館;另外一個是瑪麗(Mary),65歲,她喜好交際,是個超重的普通黑人,要依靠透析。瑪麗把她大部分的空余時間花在教堂活動中,與她的丈夫生活在紐約州多雪地帶,全家收入為4萬美元。 婚姻和牢固的社會關系更為重要 在我開始閱讀一些所謂的“幸福研究”方面的新書之前,我可能已經打賭鮑勃更幸福。但是,根據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心理學家喬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的研究,我可能錯了。海德特將鮑勃和瑪麗的案例寫進了他的著作《幸福假設》(The Happiness Hypothesis)。海德特表示,在他的有關幸福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就是在環境和人口結構層面的優勢——諸如鮑勃的健康、財富、年輕和陽光——并非我們想象得那么重要。婚姻和牢固的人際關系更為重要。因此,瑪麗有可能比鮑勃更幸福。 -------------------------------------------------------------------------------- -------------------------------------------------------------------------------- 如今,到處都在談論有關幸福的研究或“幸福的新科學”。英國廣播公司(BBC)播放了一部有關這一話題的系列片,由6個部分組成。保守黨(The Conservative)領袖戴維•卡梅隆(David Cameron)希望將注意力“不僅集中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上,還要集中在總體福利(GWB,即general well-being)上”。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目前最受歡迎的課程以幸福為主題,即“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和威靈頓學院(Wellington College)寄宿學校也提供類似的教育。 幸福研究進入主流 一批新書最近引起的騷動,是一種幸福現象的“癥狀”。但這些作者也引發了爭論,因為他們把先前經濟學家、心理學家和遺傳學家對幸福的晦澀理論研究,帶入了主流。 那么,學者又能為“幸福”這一既熟悉又難以捉摸的主題帶來什么有用貢獻呢?從柏拉圖(Plato)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開始,對于那些普遍認為滿足感取決于一種合乎道德、并最終令人滿意的“美好人生”的哲學家而言,幸福是他們的共通之處。而且我們理解——即使我們并不總是同意——歷史上那些宗教大人物的說法,即幸福是對好好生活的人生的回報。但是,真的有這樣一種客觀的幸福狀態,能接受科學地衡量和觀察嗎?根據當今研究幸福的人士,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學家們表示,只要在一段時間內詢問人們的感覺如何,就能得到對他們滿足感的準確評估。他們表示,通過使用電子掃描(幸福的人的大腦左前額部分更為活躍;不幸福的人則是在右邊較為活躍)來衡量大腦的活動,那些報告的幸福水平可能得到進一步驗證。于是,幸福學派的經濟學家表示,這些發現將有助于我們通過更加關注卡梅隆所說的“總體福利”,來制定公共政策。 但是,研究幸福的行動,正使一些人非常不快。《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一篇批評文章表示,威靈頓學院的課程是“為平庸之才所開的處方”;《每日郵報》(Daily Mail)稱之為“矯揉造作”;《泰晤時報》(The Times)稱之為一個“理想的培養優秀動物的公式”。 “幸福是行善的非直接結果” 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社會學教授弗蘭克•富里迪(Frank Furedi)表示,新的“幸福十字軍”將滿足哈克斯利(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的Controller。對富里迪而言,幸福的秘密是一個矛盾:你只能在尋求其它東西的時候獲得它,也就是古希臘人所提倡的道德人生。“幸福,”他寫道,“是為了追求公民道德和試圖行善,而與其他人接觸的非直接結果。” 那么,到底誰是對的?那些認為我們無法在古人有關幸福的理念上有太多改進的人?還是那些主張我們現在對什么使自己幸福,擁有更深奧的理解(就像當今外科醫生對大腦的了解比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更多)的人? 在5本有關幸福的新書中,可以找到頗有說服力的根據,說明科學家比古代圣人更為正確,包括一本提出相反主張的書。 《幸福的秘密》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文化史教授理查德•索奇(Richard Schoch)堅持認為,古人是最明智的。我期待著讀索奇的那本《幸福的秘密》(The Secrets of Happiness)。《哲學家雜志》(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的編輯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在那本書封面的介紹中這樣寫道,這本書“從背后狠狠踢了‘幸福新科學’一腳”,并且“極為好看”。 好不好看,取決于你能從索奇對斯多葛學派(Stoicism)的描述(“就像一個充滿了電的電池,它一直準備著”)或對渴望的描述(“絲綢貼著皮膚。斯嘉麗•約翰森”(Scarlett Johannson))中找到多大的享受。 至于踢幸福思想者的那一腳,索奇挑出了理查德•萊亞德(Richard Layard)。萊亞德的主張——衡量幸福的能力有重要的公共政策意義——影響了新功利主義者,他的著作《幸福:新科學的教訓》(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2005年出版)也成為了那些人的圣經。 “西方人不一定更幸福” 萊亞德最核心的洞見之一是,盡管西方人在收入、飲食和居住方面都更優越,但他們不一定更幸福。而且,一旦人均收入超過大約2萬美元,更多的錢并不能保證更多的幸福。所以,政府還不如增加稅收,并處理精神病等痛苦根源。精神病占目前疾病的四分之一,但在英國和美國分別只得到13%和7%的健康支出。 但索奇表示,萊亞德對幸福的定義(“感覺很好——享受生活,并希望這種感覺得以維持”)是“更薄弱、更空洞”版本的滿足感,而“所謂的幸福‘新科學’,使有關美好生活的這種貧乏概念得以延續。” 他表示,真正的幸福需要多得多的努力。最好考慮一下賽內卡等斯多葛學派思想家、或印度智慧瑜伽(Jnana Yoga)傳統所提供的超然和淡漠箴言。智慧瑜伽修煉者放棄了他們的家庭、房屋、財產和職業去追求智慧,并因此獲得了真正的幸福。 看破紅塵是幸福? 索奇承認,為了“超然”而拋下孩子、配偶、家庭和工作,對多數人是不現實的。“但這是我們的問題,”他表示,“而且這揭示出有關我們的東西——我們的弱點、我們的恐懼或只是從各方面向我們施加壓力的環境——比有關幸福的更多。” 但索奇對幸福含義的最終定義,令人好奇地不能滿足:“真正的幸福意味著把握我們自己、使我們潛在成為的那個人更為真實。”對很多讀者而言,這還不如萊亞德對幸福的主張真實。 對于古希臘人的天性,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哲學教授尼古拉斯•懷特(Nicholas White)在《幸福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Happiness)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比較平衡的觀點。懷特的書(令人不快地枯燥)最重要的價值是,他試圖揭示解釋有關幸福的思考,如何從古希臘先哲的觀點轉變至杰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的19世紀的“最大數量的最大幸福”(greatest 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功利主義思想。不幸的是,他的歷史很少提到近年關于幸福的思想。但他承認,當提到給別人幸福方面的建議時,哲學家或許不是最好的來源。 “哲學家的幸福建議比常人還不如” “哲學家們有關如何幸福的具體建議,并不比平常人的建議好到哪兒去(事實上,有可能更糟糕),”懷特表示。“他們一般不知道足夠的相關事實,而且,他們沒有合適的性情。” 此外,古希臘人對幸福生活的“處方”,往往計劃得很生硬。懷特表示,這是因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從根本上講是私人教育家,“他們做的買賣,是說服雅典紳士們把孩子交給他們接受職業訓練”。這意味著他們看到了計劃和教育的實際價值。而現實生活可能復雜得多。 更為全面且文筆更為優雅的、對幸福思維的演變的描述,來自佛羅里達州里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歷史教授達林•麥克馬洪(Darrin McMahon),在《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一書中。麥克馬洪對一些新近的幸福思想家有所警惕:“或許可以認為心理學家們近年給出的‘啟示’,沒有他們或他們的宣傳者原本讓我們相信的那樣具有啟迪作用。” 即便如此,他承認,許多新的研究“的確對追尋幸福的過程發出了經驗主義光芒,大約2500年以來,人類一直以一種不太嚴謹的方式跟隨這一過程的旋律”。 (待續) 譯者/陳家易 梁鷗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