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間提高了4歲 女性比平均數還高一歲
晨報訊(記者韓娜)目前,北京市居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80.09歲,比2001年提高了4歲多。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本市衛生保健水平的顯著提高,居民平均預期壽命也在持續平穩增長。
統計顯示,至去年年底,本市居民的平均壽命為80.09歲,比2001年提高了4.24歲,其中女性為81.76歲,比2001年提高了3.86歲。此外,近年來,本市孕、產婦死亡率為15.91/10萬,低于《北京市“十五”時期婦女發展規劃》20/10萬的目標要求。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71.4歲,2004年的平均預期壽命為71.8歲,按此計算,平均每年提高0.1歲,而北京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在近年來的增速則是每年1歲,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
權威追訪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段成榮教授
段成榮教授分析認為,目前日本、瑞典等國家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在84歲到85歲之間,屬于世界上的最高水平。北京人80歲的平均預期壽命雖然比這個最高水平低,但已經接近一般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對于“北京人生活壓力大,為何壽命長”的質疑,段教授解釋說,決定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關鍵性因素是生活水平、醫療衛生水平和營養方式等,北京的醫療機構和居民收入水平等都處于領先地位。而對“什么樣的人能達到這樣一個預期壽命”的問題,他指出,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是一項趨勢性的統計指標,反映的是平均水平,無法為“哪一類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定性,但不同性別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存在差異,一般來說,都是女性高于男性。
另外他認為,從2001年到2005年的4年時間里,北京人口預期壽命提高了4歲的速度也屬于相當快的。
名詞解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
是一個城市全體人口健康水平的綜合反映。人口學界用平均預期壽命來衡量壽命,即已經活到一定歲數的人平均還能再活的年數,如果在不特別指明歲數的情況下,人口預期壽命就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也就是說,按照2005年北京人口的死亡水平,剛出生的人口平均可以活80.09年。顯然,0歲平均預期壽命越高,表示人口健康水平越高。 (編輯:譚捷) 文章來源: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