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聞名遐邇的西安古城墻南門至文昌門段在維修時出現一段近30米長的內側城墻坍塌。
西安古城墻部分土墻體坍塌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正在維修的城墻為何出現部分墻體塌陷?對城墻安全有沒有影響?昨日下午,西安城墻景區管委會專門就該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解釋。
城墻整修工程已進行一月據了解,西安古城墻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罰飼襖?次大規模修繕修,最近一次是在1983年。由于西安古城墻經過多次維修加固,各種土體之間的黏結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各個層面的土壤密集度不一樣,所承受的壓縮性也不一樣,使土墻體自身易產生裂縫、沉陷。再加上雨水的外力,對墻內土體的浸泡,容易引起墻內土體的含水量變化。
據悉,經陜西省文物局報國家文物局批準,今年5月25日,陜西省文物局下發了關于西安城墻部分裸露墻體搶修維修工程的方案批復。目前,該搶修工程已進行了一個月。
塌陷是加固過程中的控制措施那么南門至文昌門段城墻在維修過程中為什么出現部分土墻塌陷?城墻景區管委會建設處處長劉文海稱,他們采取的措施就是把城墻內側一些發生變化、變形、沉降的土墻體全部去掉,用鋼筋混凝土打牢城墻底部脊梁的基礎上,再用青磚包砌城墻,將原來的土層和加固的土層有機結合在一起。
劉文海表示,可以負責任地說,墻體塌陷是城墻加固過程中,工程方面對土層進行的有控制地塌陷,城墻的整體是安全的。 (編輯:李衛芹) 文章來源:新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