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安全問題高層論壇”昨天在京召開
近一兩年,有關“方便面致癌說”的報道不時見諸報端。這一說法究竟是以科學結論為依據的消費警示,還是某些企業以商業利益為目的的惡意炒作,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和食品科技組織的高度關注。
昨天,在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中國營養學會聯合召開的“方便面安全問題高層論壇”上,來自國家質檢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總局、發改委、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中國消費者協會等政府部門及權威機構的領導、專家首次聚在一起,集體回擊“方便面致癌說”,一致得出結論:中國方便面是嚴格按照有關國家標準進行生產的安全食品,食用方便面無害。
中國農大專家——
方便面完全安全
經常被一些媒體的所謂“方便面含致癌物”報道中提及的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沈群副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論壇,她表示,部分媒體和企業為了達到炒作的目的,將科學研究報告斷章取義進行誤導消費者的宣傳,并得出與其近年研究結果完全相悖的結論,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她強調,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低于油條、油餅、麻花等傳統中國面制品,也低于豆類、早餐麥片、炒栗子等食物中的丙烯酰胺的量,并遠低于烤土豆、炸薯條(片)、炸年糕、大麥茶等食物的量。可以說,油炸和非油炸方便面丙烯酰胺含量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從目前的科學顯示上看方便面是完全安全的。
國家質檢總局——
消費者不要輕信傳言
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紀正昆司長指出,新聞報道應本著尊重科學、準確、理性的態度,近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事后經調查取證,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他指出,1只50公斤的動物一次食用7克丙烯酰胺才會有反應,方便面中的微量丙烯酰胺符合國家規定,不會造成身體傷害。并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眼,應該相信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
食品科技學會——
炒作為商家利益驅動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潘蓓蕾指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知識的貧乏,是公眾科普教育的缺失。盡管在政府的不斷努力下,我國食品安全的整體水平在上升,每一個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現及炒作,都在消費者中引起恐慌和震動。而在諸多“事件”中,許多都可以看到商家背后的利益驅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不能忽略“量”的概念
作為衛生部權威的食品安全研究機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專家吳永寧教授指出,丙烯酰胺廣泛存在于日常食用的,包括家庭自制及工業加工的眾多食品中。但是,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完全是兩回事。判定這種物質是否真的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要有個“量”的概念。
論壇新觀點
非油炸方便面丙烯酰胺含量更高
本報記者孫杰報道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胡小松教授介紹了中國農大近年來對方便面中丙烯酰胺進行的研究。結果令人驚訝:非油炸方便面比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含量要高。
胡小松教授稱,經過研究證實,油炸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相對較低,不同品牌幾十種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范圍在15-80微克/千克。這個數值范圍與美國、歐洲、日本和衛生部CDC檢測的數據基本一致。非油炸方便面主要是采用熱風干燥脫水,其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在50微克/千克左右,比油炸的還高近5-10微克/千克。
商家反應
五谷道場昨晚緊急開會商對策
在國內,提起非油炸方便面立即會想到五谷道場,其實,它的出現攪亂了中國的方便面產業格局。此次六大權威機構聯手為油炸方便面正名,并指出非油炸方便面的丙烯酰胺含量甚至比油炸的還要高,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簡直是爆炸性的消息。那么,五谷道場所宣稱的“非油炸的”健康面到底是指什么呢?
昨天,記者采訪了五谷道場企劃負責人梁國亮經理,他表示,關于方便面的說法很多,企業無法阻止專家的言論,但是五谷道場的方便面健康在“非油炸”,因為高溫油炸會導致丙烯酰胺的生成。同時他表示,五谷道場會盡快與研發部門確認各項數據,包括丙烯酰胺的含量。
同時,記者獲悉,昨晚五谷道場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到記者截稿時,五谷道場仍然沒有給出更詳盡的回復。(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