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理認為“包考重點中學” 有違誠信原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4日 08:59 中國消費網(wǎng) | |||||||||
江蘇省東臺市一中學在招生時向?qū)W生承諾,只要愿意來校讀書,包你考上重點中學,否則退還培養(yǎng)費。3年后,一名學生沒有考上預想中的高中,在要求學校兌現(xiàn)承諾未果的情況下,把學校告上了法庭。 ●承諾包考重點中學
東臺市育才中學是當?shù)剌^有名氣的私立學校之一,2002年7月,準備讀初中的小施和父親到育才中學咨詢招生情況。該校王校長在介紹了學校情況后,表示可以出據(jù)承諾書,包考重點中學。在施父的要求下,王校長寫了一份書面承諾并蓋上學校印章:“施同學進入我校初中部學習,經(jīng)過3年努力,根據(jù)該生基礎,可承諾該生能考入省屬重點(安豐中學)以上學校。若不能達到目標,退還培養(yǎng)費。”此后,小施的父親一次性繳納3年培養(yǎng)費計1.68萬元,小施進入育才中學讀書。 據(jù)記者了解,東臺市共有5所省屬重點中學,其中東臺中學最有名,安豐中學屬中等,小施的理想是至少要考上安豐中學,爭取進入東臺中學。2005年,小施參加中考,考了664分,沒達到安豐中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離東臺中學分數(shù)線相距更遠。經(jīng)過選擇,在繳納1.3萬元擇校費后小施被東臺市第一中學錄取。此后,小施的父親持“承諾書”,要求育才中學兌現(xiàn)當初承諾,返還1.68萬元培養(yǎng)費。在學校遲遲未返還的情況下,小施于2005年11月16日將育才中學告上了東臺市人民法院。 ●承諾的目標有分歧 2005年12月30日,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被告育才中學對事實無異議,但提出學校不應退還培養(yǎng)費的幾點理由。首先,原告由于自身原因沒有發(fā)揮出應有水平,非教學質(zhì)量問題;其次,與安豐中學同屬省屬重點的5所中學,有2所學校的分數(shù)線低于原告的664分,應視為學校已完成預定目標;第三,原告繳納擇校費后被東臺市第一中學錄取,該校亦在5所省屬重點中學之列,雖然原告分數(shù)低于該校分數(shù)線10分,但應視為“進入省屬重點中學讀書”的目標已實現(xiàn);第四,教學成果具有不確定性,原、被告雙方將“考入重點中學”作為合同標的是不妥當?shù)模瑢W校的承諾無效,無效合同不需履行。 針對被告的說法,原告方認為,“承諾書”并未要求原告如何學習和考試,只要原告繳納了培養(yǎng)費并正常參加學習、考試,即應視為履行了合同;考取“省屬重點(安豐中學)以上學校”應理解為,學生經(jīng)過3年學習參加中考所考分數(shù)不低于安豐中學分數(shù)線,這才符合雙方當初達成合同的本意;原告雖然被錄入東臺市第一中學,但未達到該校的分數(shù)線,是繳了擇校費的,而且該校分數(shù)線低于安豐中學;學校當初明知教學成果具有不確定性還做出承諾,合同應為有效。 ●學校有違誠信原則 經(jīng)審理,東臺市人民法院認為,小施在向?qū)W校繳納了培養(yǎng)費、接受教育之日起,雙方之間即已形成教育服務合同關系。學生能否考入預想學校具有不確定性,學校明知不能為而為之,目的在于吸引生源,學校在學生履行合同后,以合同目的具有不確定性為理由主張無效合同,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應為有效,學校應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風險責任。而“考中省屬重點(安豐中學)以上學校”的目標視為已實現(xiàn)。根據(jù)常人對合同內(nèi)容理解,合同標的應為考入安豐中學這一類省屬重點以上學校,5所省屬重點中學排名沒有先后之分,每年分數(shù)線都不確定,原告只要考中其中一所即為承諾目標已實現(xiàn)。小施的中考分數(shù)已達到其中的兩所省屬重點中學的分數(shù)線,原告放棄就讀而選擇另一所學校的行為與被告無關,應認定合同目標已實現(xiàn)。 今年1月5日,該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小施的訴訟請求。小施對此不服,上訴至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鹽城市中院認定小施上訴理由不充分,以一審法院相同理由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針對這起個案,有關人士呼吁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對各級學校招生宣傳的監(jiān)管力度,杜絕一些學校為了吸引學生入學而隨意做出承諾。同時,學生及家長在升學擇校時,不應輕信學校的所謂承諾。即便是要求簽署書面承諾,也應在承諾中對雙方約定的內(nèi)容做指向性明確的規(guī)定,避免產(chǎn)生歧義,從而引發(fā)糾紛。(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