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沒有責任
病人:不滿鑒定結果
方女士在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花了1700元裝烤瓷牙,第二天發現臉部青紫、腫脹、疼痛,連張嘴吃飯都成奢望。在院方的要求下,方女士自己掏錢做了醫療鑒定,結果不構成醫
療事故。
打了麻藥沒感覺
方女士后牙脫落后,很希望能補上缺失的美麗。去年11月5日,方女士在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花了1700元安裝一顆烤瓷牙。
“我當時是裝右側下部的牙齒,醫生打完麻醉后,上面的牙齒完全麻了,可要裝烤瓷的下面牙齒,一點感覺都沒有。”方女士告訴記者,她立即將情況反映給醫生,醫生說:“沒關系,這是你神經變異。”醫生繼續磨牙,自己只好忍著疼痛。“可后來實在吃不消了,便用力將醫生推開,醫生才不得不停下來,又重新打了一針麻藥,烤瓷牙才得以安裝下去。”
臉部青紫疼痛
方女士說,當天回家后,她就發現臉部有些腫痛,第二天臉部青紫、疼痛、腫脹隨即而來。方女士趕到醫院咨詢。“沒關系,回家熱敷一下就會好。”醫生開了消炎藥給方女士。
“是因為在醫院安裝烤瓷牙過程中,醫生操作不當,才造成臉部青紫,消炎藥的費用肯定是醫院支付。”方女士和醫生,關于誰來支付這部分消炎藥的費用發生了爭執。方女士找到院辦后,院辦的說法與醫生同出一轍。“不用吃藥,熱敷下會好的。”為了以防不測,方女士要求院辦工作人員,立下所說字據,以免日后發生糾紛。院方拒絕了方女士的請求,并一再解釋,這是正常的。
無法張嘴吃飯
次日清晨,家里人都被方女士嚇呆了。半邊臉青紫,牽連到眼睛紅腫,嘴巴無法張開,吃飯困難。方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院辦接待的一位女同志了解情況后,叫方女士立刻到其他醫院治療,并承諾藥費由他們承擔,留下病歷卡不能帶出。當天下午,方女士便到市口腔醫院治療,市口腔醫院醫生根本無發相信方女士是裝烤瓷牙出了問題,硬要拿出病歷卡證,才能對癥治療。方女士又再返回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取回病歷卡。經過一周的治療,病情雖然有所好轉,但市口腔醫院還是建議方女士去九院治療,就這樣方女士來來回回5個月,經歷無數次周折后,才終于漸漸恢復。
不構成醫療事故
方女士找到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要求退回1700元治療費,支付其他醫院治療費用,并賠償誤工損失、車費、精神損失費。醫院方面認為要賠償必須確認這一切都是由他們醫院造成的醫療事故。院方讓方女士到虹口醫學會做醫療事故鑒定后,再談賠償事宜。
方女士拿著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市口腔醫院、第九人民醫院的就醫記錄去做鑒定。
“方女士與上海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爭議不構成醫療事故。”幾天后的鑒定結果,如晴天霹靂。“鑒定書上寫明,鑒定是專家組按照醫患雙方提供的材料,以及現場體檢而出具的。”方女士對鑒定報告提出異議,第一,自己已經好了,才去做的鑒定,現場體檢的結果不具代表性。第二自己提供的三家醫院的就醫記錄都寫明:血腫、張口一指半,為什么出具的報告卻為:治療當日,患者無明顯不適和異常,11月7日,張口二指等,方女士無法理解專家的結論是從何而來。
醫院堅持觀點
太平洋口腔醫療中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堅持自己當初鑒定時的觀點。“患者右面部腫大青紫色可能為局麻時進針過深穿破小血管所致,為并發癥。血腫發生消退過程,符合臨床上血腫并發癥的演變經過,不是感染,其治療以熱敷為主,符合診療原則。在診療過程中,醫方無違反口腔科診療操作常規之處,故不構成事故。”
可再次申請鑒定
虹口區醫學會一位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切都按照規定進行的,在虹口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辦公室主持下,醫患雙方從鑒定專家庫抽取口腔科專家,在任何一方對專家都沒有異議的情況下,進行鑒定,完全符合鑒定程序。
工作人員提醒市民,任何一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原受理醫療事故處理申請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再次鑒定的申請,或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市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晚報 祝玲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