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幾億元 謹防外資炒房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6日 10:38 中國消費網 | |||||||||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國八條”中“打擊投機性購房行為”的這一條令溫州炒房團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暫且不論調控對于房價的影響有多少,曾經南征北戰,且有破竹之勢的溫州炒房團倒真的“消停”了不少。 然而,缺少了溫州炒房團的樓市并沒有因此而降溫,房價漲幅之高依舊,調控依舊,“打擊部分城市投資過熱”的政策依舊。
從投機到過熱投資,不過是換種說法而已,也許是為了和“熱錢”這個名字相匹配也不一定。從溫州到熱錢,炒房團依然存在,不過是換了個姓氏。 從投資額來看,“外”姓炒房團比溫州炒房團手筆大多了。動輒幾億元的購買力非溫州炒房團能夠媲美。整棟寫字樓、成片別墅的購買行為,足以令日日背負貸款壓力的開發商額手相慶,難怪今年的開發商不流行上溫州和山西了,紛紛帶著項目在發達國家走起穴來。 和對待溫州、山西購買力的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同,開發商和外姓炒房團的熱戀是上了臺面的。因為和外資的交好,不僅解決了相當的銷售,沾了洋氣的項目無論是價格還是散售速度都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感到羞愧的是,曾經一段時間內,媒體也認為外資的進入是一件好事情,也許可以說明內地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甚至整個中國經濟的向心力。只有當人民幣匯率終于“破8”,“熊”了多年的股市突然間牛了一把,樓價之高令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望洋興嘆時,大家才意識到繁榮的虛假,以及外資追求內地樓市的虛情假意。 翻看對沖基金、投資銀行的前史,不難發現他們都是些花花公子,追完石油,追黃金;炒完阿根廷,炒墨西哥。這一次,觸角終于伸向了中國,但這些花花公司的胃口卻絕不在內地的產業經濟,而在于人民幣升值的潛力。他們的撒手锏是什么?無非是錢多。 這些由于發達國家寬松貨幣政策而過剩的資金,流到中國來,是絕不會對中國經濟獻計獻策,共生共榮的。它們的流向并不是真正的經濟合作,選擇的也不是進易出難的資本項目投資,反而多以日常消費的形式投向了樓市和股市。 但是有多少外國人會真正住到中國來?對沖基金持有物業的耐性究竟能有多長?所謂熱錢,不過是在油鍋里滾一下,絕不會等著晾涼的。 股市里有句行話叫“坐莊”,持有大量股票和樓面的外姓莊家做了一把莊,炒高了股價和樓價之后,迅速的抽身將人民幣存入銀行,匯兌成硬通貨后,來個完美的轉身開始轉戰其他的市場。 到時候,留給中國的也許已經是個爛攤子,股價、樓價的虛高,本國貨幣的迅速貶值,資產的大幅縮水。阿根廷就是個很好的前車之鑒。 (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