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破8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16日 09:23 中國消費網 | |||||||||
■匯改回顧 2005年7月21日晚,央行宣布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屈指算來,到昨天為止,匯改已經啟動299天、接近10個月的時間。人民幣升值的路上曾經充滿爭論、出人意料和波動,而如今,普通民眾已經對人民幣升值平靜面對。 “7.9982!”2006年5月15日9點,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對美元一開盤,中間價就突破了8.0的心理關口,創下了自去年7月匯改以來的新高。 “破8”在意料之中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出了7.9982的歷史新高后,一直小幅波動,盤中交易區間為人民幣7.9989-7.9965.競價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收于7.9976,比上一交易日的8.0054上漲了78個基點。詢價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則收于8.0030.一股份制銀行的交易員告訴記者,自動撮合交易系統中,全天的人民幣對美元價格都波動不大。但在下午4點半到5點半期間,競價系統出現大幅上漲。在交易員看來,由于上周市場就普遍預期人民幣對美元將突破8元大關,因此昨日的中間價屬于“意料之中”。 中行的一位交易員表示,近期國際市場美元出現單邊下跌走勢,為人民幣對美元升破8.00整數關口提供了動力。 央行新聞發言人昨日表示,中國將繼續深化外匯體制改革,進一步改進外匯管理。 亞洲貨幣相對美元都在升值 人大財政與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人民幣的波動反映了市場的需求,也說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渣打銀行首席分析師王志浩則認為,短期內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但從中長期看,考慮到中國經濟存在的結構問題或風險,人民幣卻存在貶值的可能性。 王志浩預測,未來三年人民幣將在7.0至8.0的范圍內浮動。人民幣走強同時也部分反映了美元的走弱,實際上在最近的幾周,所有亞洲國家的貨幣相對于美元都在升值。 “有限緩解”經濟過熱 在經濟學家眼中,人民幣的逐漸升值,將緩解我國整個宏觀經濟面臨的過熱危險。 為了應對海外熱錢可能的沖擊,央行在人民幣升值后,壓低銀行間市場利率導致人民幣和美元的高息差,成為人民幣抗拒海外熱錢的一層重要堡壘。但這樣一種策略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人民幣過低的利息,流動性的過剩可能導致投資過熱,整個宏觀經濟出現通貨膨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主任巴曙松博士就明確表示,流動性過剩是今年一季度經濟過熱的最主要原因。 北師大金融研究所主任鐘偉教授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從道理上說,有助于緩解經濟過熱。但是,從我國匯改一年多的情況來看,由于人民幣升值十分有限,所以升值對抑制國內投資過熱的作用將十分有限。 人民幣299天升值歷程 交易員“在匯改中成長” 去年7月21日宣布匯改那天,民生銀行的外匯交易員鄭爽還在值班。 當時的感覺就是“出其不意”,鄭爽至今印象深刻。 “央行一宣布,我就接到電話。當時第一反應是趕緊看看手上美元的頭寸有多少,幸虧不多。”由于央行宣布,外匯指定銀行可自當時起調整對客戶的掛牌匯價,第二天的牌價如何定,是棘手的問題。 直到7月22日凌晨兩點多,鄭爽和同事一直開會討論第二天的牌價如何定。 從7月22日開始,人民幣對美元開始小幅波動,鄭爽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民幣匯率。 用他的話說,以前閉著眼睛都知道人民幣對美元是8.2765,現在隨時要注意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但此后數月,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 2005年的最后一天,外匯市場迎來了又一次震動。銀行間外匯市場首批人民幣對外幣做市商出爐。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等中外資銀行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的首批人民幣對外幣交易的做市商。 2006年1月4日,央行宣布,銀行間外匯交易正式引進詢價交易系統(OTC),一改以往由央行做市商的局面,人民幣做市商制度開始形成,銀行開始參與做市商。 3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越來越大,出現了“有貶有升”的雙向浮動。中旬,人民幣連續貶值近百個基點后迅速反彈,鄭爽的心情也和人民幣匯率一樣緊張。 “波動幅度比較大的時候,心里就會比較擔心。外幣比較容易尋找到支撐點,但人民幣匯率市場剛剛興起,時間很短,市場的經驗少,不好把握。”鄭爽坦言,盡管現在交易雙方在公開市場都可以看見,但這個市場畢竟正在發展,匯改以后,對這方面的風險控制意識加強了很多。 “從上周開始,我們就在頭寸上有所控制,不敢多拿頭寸。”5月15日人民幣“破8”之際,鄭爽告訴記者,畢竟早已有了心理準備。 500億美元熱錢“遇阻” 匯率的變化,直接關系中國市場上的“熱錢”。 中國經濟的高增長使得上千億的境外資金躍躍欲試,但苦于人民幣還不可以自由兌換,他們中的不少變換各種名目投資中國,其中的一些就被稱為———熱錢。 所謂的熱錢,是指強調快進快出、獲利后迅速撤退的外來資金。由于熱錢對時間成本要求比較嚴格,在投機過程中經常伴隨著惡意的攻擊、加劇市場炒作,從來都是各國監管機構防范的重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魏本華日前就明確表示,2005年中國增加的208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一部分為熱錢,但他強調,熱錢現在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熱錢由于想方設法逃避監管部門監測,很難準確估計,大致的粗略計算公式為:熱錢=外匯儲備順差-FDI(資本凈流入)。2005年我國外匯儲備為8189億美元,新增外匯儲備2089美元;2005年貿易順差也達到創記錄的1018.8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FDI)達603.25億美元。簡單計算后得出的結論是偽裝成經常項目的資本流動大約在466.95億美元,不足500億美元。 而2004年的這一數據高達1140.9億美元。“這個數字就是渠道來源不明的外匯資金,另外還有部分數字修正,熱錢的數量還是在1000億美元左右。”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說。 簡單地對比一下匯改前后的情況,就可以發現,2005年的熱錢比2004年進入的熱錢大約減少了近一半,大約在500億的規模。 央行行長助理易綱給出央行當初決策的背景,央行通過在2005年年終降低超額準備金率到0.99%,貨幣市場利率大幅度降低,大約在1.5%左右。但同時期,美元經過連續加息其基準利率已經在4.5%以上,雖然匯改后人民幣升值了2%,但由于美元的利息比人民幣高出3%,這樣熱錢的成本就顯得十分高昂,2%的升值他們難以獲利。 紡織品出口遭遇燙手大單 早在匯改實施之際,關于哪些行業將受到“沖擊”的分析便被媒體經常報道,而紡織品出口行業可謂首當其沖。 人民幣升值以來,作為紡織品出口大戶的江蘇盛氏集團詳盛紡織公司深有體會。當記者聯系到該公司總經理申素琴時,她正在與一個900萬元的大單左右為難。 “接下來吧,人民幣一旦繼續升值將有可能抵沖這批訂單大部分的利潤;不接吧,一單就900萬元,還是個潛在的大客戶,丟了是一大損失。”申素琴說,為這事幾天沒睡個安穩覺。一連幾天,她派業務員鞍前馬后地陪著、穩著這個客戶,給自己一個緩沖的余地。 申素琴的公司年出口額達3000多萬美元。以前,簽訂合同的事,她少有過問。如今,每有大單,她都要親自過問。“這都是讓人民幣升值給鬧的。”她調侃道。 “從去年7月21日那天開始,我就多了一根盯人民幣匯率的神經。”申說,央行宣布人民幣升值的第二天,她就召開公司所有財務、經營、銷售等高管參加的緊急會議,商討對策。 申舉例說,3月份,在人民幣匯率8.04的時候,公司與一個美國客戶簽訂了一筆1000萬元的出口合同,到后來人民幣匯率升高到8.02時,這筆合同的損失就接近30萬人民幣。 面對如此情況,紡織品出口企業頗為被動。因為中國的紡織品處于“買方市場”,主動權掌握在進口商手里。申素琴說,在簽訂合同時,公司不敢提出因人民幣匯率調整,交貨值以當時匯率結算的相關條款,只能根據當時人民幣匯率約定一個合同價格。因此,人民幣升值的風險就由出口商一家承擔了。 “人民幣的升值不可預料,但風險是可控的。如何在經營中化解風險,就看各企業經營水平了。”申素琴說。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測算,人民幣升值2%,一年就會減少出口近25億美元。 299天“破8” 作為被匯改影響的一員,申素琴對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已經可以從容面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場對匯改的普遍接受。 市場從倉促應對到平靜迎接人民幣升值,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 2005年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工作正在進行,確立的目標是實行根據市場需求、有管理的、浮動的匯率制度。 至于何時出臺,采取什么方式,可能是出其不意的事情。 2005年4月6日,美國參議院加入一項修訂條文,要求中國在六個月內調整人民幣匯率,否則美國就在貿易方面作出報復行動,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27.5%的懲罰性關稅。 2005年五一前夕,外匯市場上人民幣一度走強,從通常的8.276:1攀升到8.270:1.盡管這一情況僅持續了20分鐘,央行發言人在事后澄清說:“這可能是交易商的技術錯誤。”不少市場人士仍猜測此舉預示著人民幣升值在即,市場上更是盛傳5月18日人民幣將會升值,但傳言并沒有實現。隨后,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減弱。 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施匯改。 2006年1月4日起,銀行間外匯交易正式引進詢價交易系統(OTC),人民幣做市商制度雛形初具。隨后,人民幣匯率浮動的波幅開始擴大,有貶有升,出現“雙向浮動”。 3月7日到3月17日,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匯率改革后最驚險的一次“過山車”。 在經歷了連續四天的貶值后,3月14日,人民幣匯率從8.0503迅速反彈,在3月17日中間價達8.0286,首次跌破8.03關口。3月28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次突破8.02.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表示,人民幣已經具有自主向上或者向下浮動的空間和能力。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幣或升或降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了。 5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沖破8.0關口。 從2005年7月21日到2006年5月15日,人民幣匯改走過了299天的歷程,經歷了從爭議到波動,再到市場普遍接受升值的現實過程。(編輯:王彥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