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新聞里看到長城上黑壓壓的人群,我真是為長城的保護擔心。”中國文物學會長城研究會會長成大林近日對記者說。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里,八達嶺長城共迎來中外游客40萬人次。北京市假日辦表示,這是八達嶺長城接待量的歷史最高水平。專家對此提出,對長城的超負荷開發將不利于長城的保護。
每一米長的長城上平均有15人以上
作為北京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八達嶺開放的城墻只有3741米長。照此計算,八達嶺長城7天接待40萬人次,那么平均每天有5.71萬游客,平均每一米長的長城上就有15個人以上。
八達嶺管理處相關人士表示,旅游部門核定的八達嶺長城日接待游客極限能力為7.2萬人,因此在五一期間并沒有超過長城的接待能力。
北京境內批準開放的長城僅4處
盡管目前長城旅游一直十分火暴,但北京至今經政府批準開放的長城只有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和居庸關4處景點。
“在北京范圍內629公里長的長城中,經過正式批準開放的只有幾十公里,全國正式開放的也僅有百公里左右!敝袊L城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耀會介紹說,八達嶺長城開放長度只有3.7公里左右,慕田峪長城只有2公里,居庸關開放的只是關城,司馬臺則有19公里。
由于游客眾多,八達嶺長城上的許多馬道城磚都被磨去了棱角,城墻上則是密密麻麻已經無法“治愈”的刻痕。董耀會透露,這些被踩踏磨損的城磚都是在當年修復八達嶺長城時更換的城磚,因此只要磨損嚴重的都將進行更換。在保證游客安全的同時,也不會影響包裹在內部的明代長城本體。
當初的分流方案并不成功
中國文物學會長城研究會會長成大林是知名的長城研究專家,他曾參與了包括八達嶺在內的許多其他長城景點的開放論證。他介紹說,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市為了緩解八達嶺長城過于擁擠的情況,整修了慕田峪長城,但并沒有解決八達嶺擁擠的問題。
“當初討論時曾計劃在慕田峪和金山嶺兩處長城中選擇一處開放為八達嶺長城分流!彼嘎,從北京到金山嶺的130公里長的沿線上有不少景點,屬于“黃金旅游線”,專家更看好金山嶺,最后是兩處長城都開放。
由于八達嶺幾乎是北京的標志性景點之一,而且又有方便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來八達嶺的游客數量不斷增加。盡管慕田峪長城距北京市區才70公里,比八達嶺距市區的路程還要近,但相比之下不太便捷的交通,讓它并未起到太多的游客分流作用。
專家:開放景點布局不盡合理
成大林認為,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國保單位,長城的載客量應當是以不破壞長城為原則的。
他說,北京除了目前經批準開放的4處長城,其實還有不少未獲正式批準、卻經常有游人光顧的長城段落。據他調查,西水峪、二道關、白羊峪、小龍門,甚至連北京著名的靈山、黃草梁、沿河城等景區都有這種情況。
“當初八達嶺剛剛修復開放時,一張門票只要5分錢,而且沒有多少游客。”成大林回憶說,現在到八達嶺長城上照相,基本都是“合影”,可以說到了“上山看屁股、下山看人頭”的地步。
上世紀90年代后,音樂會、飛躍長城等商業活動擴大了長城的知名度,也帶來了巨大的客流。成大林表示,超負荷運轉非常不利于長城的保護,即使搞活動也不能影響長城形象,更不能損傷長城本體。目前北京范圍內的長城保護狀況比較好,只是在開放景點的布局上不盡合理。而現在將經營權收歸國有,這對長城保護和管理肯定是件好事。(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