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幸福指數引入黃金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5日 21:17 新華網 | |||||||||
新華網蘭州5月5日電 記者 宋常青 周潤健 蘭州市一家中等規模的公園,今年“五一”長假第一天就接待了超過2.5萬市民。以一張門票5元計,公園一天的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但市民看到公園里人山人海、各種娛樂場所、設施排不上隊時,幸福、休閑的感覺卻大打折扣。這些天,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發生著。
黃金周設立以來,以旅游消費為主要內容的休假方式起初很受歡迎,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出行、休閑的不便和選擇的過于單一,感受到了愈來愈強烈的無奈。 對于公眾而言,最看重的不是長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而是長假帶來的附加值,是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舒適和享受。如今,不少人已經開始感覺到,現在黃金周的經濟效益增長了,幸福感的提升卻沒有那么理想。 經濟的增長是增強幸福的手段,而幸福才是目的。隨著國家經濟的增長,黃金周里收獲的不能僅僅是“黃金”,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幸福和快樂。因而黃金周的評價標準該變一變。要從單純圍繞旅游算賬、圍繞消費增長算賬,到更多地圍繞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來算算賬。反映人們主觀生活質量的幸福指數,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能真正體現出長假的價值。 幸福感要求服務的多樣化。不同社會群體的需求是不一樣的,長假能否使各群體的需求得到滿足,是衡量其休閑作用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各群體不同需求出發,通過各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建設,可以逐步滿足不同人群的休閑、娛樂、學習、旅游的需要,降低集中出游等傳統形式對旅游、交通等行業造成的負擔,也有利于各行業乃至于國民經濟的良性發展,有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長假要以人為本,就要重視人的幸福感。早日引入幸福指數,能夠使公眾變成長假真正的主角。(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