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的唐泉麗用頭巾和口罩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以防沙塵吹到眼睛和嘴巴里。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還是從她的睫毛上看到了一層厚厚的沙土。
“只要一說話,嘴里就會灌滿沙土。”唐泉麗說,每次走出家門,都會像這樣“全副武裝”。
唐泉麗是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腰壩灘鎮賀蘭隊的一個農民。因為正是農忙季節,全村的人都在田里干活。和她一樣,每個人都想辦法將自己包裹起來。
從10日8時30分開始,受地面蒙古氣旋的影響,阿拉善地區的沙土便騰空而起,加上四面八方隨風裹挾而來的沙土,天空由藍變灰,地面狂風驟起,沙粒吹打在臉上,就像狠狠地挨了一鞭子,鉆心地疼。
“這是強沙塵暴。”阿拉善盟科技局副局長向明說。同行的人告訴記者:“我們正處在沙暴眼。”
最大的沙塵源地
今年2月以來,中國北方地區已經出現了8次沙塵天氣過程,僅4月上旬,就有3次沙塵天氣過程“光臨”中國北方。國家林業局新聞發言人曹清堯昨日通報說,近日發生的大范圍的強沙塵暴,在部分地區造成了嚴重損失,給當地交通、環保、衛生等工作帶來嚴重影響。
離記者不遠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鎮都呼木嘎查韓姓牧民家216平方米磚木結構的棚圈全部倒塌,壓死大羊113只,羊羔91只,直接經濟損失8.2萬元。牧區的部分網圍欄被破壞。市區內大型廣告牌、商家牌匾被刮飛。
“我認為近年來沙塵暴次數不斷增多,強度和影響范圍不斷擴大,既有大氣候變化的因素,也有人為的因素。荒漠化和沙塵暴是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復合作用的產物。”向明分析說,從人的因素來看,主要是對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大量開采地下水,使植被缺水而無法生長,土壤沙化。
據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所做的調查,阿拉善地區生態環境大范圍、深層次的惡化是近幾十年來才出現的現象。
阿拉善地區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沙塵源地。我國沙塵暴的北方路徑和西北路徑均通過阿拉善地區。
阿拉善高原四周群山環繞,大部分地區被以流動沙丘為主的沙漠覆蓋。全盟沙漠化土地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82.3%。在風力的作用下,烏蘭布和沙漠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前移,巴丹吉林沙漠也以每年20米的速度擴展。
“這次沙塵暴是近年來阿拉善地區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昨晚,向明對記者說,“我在阿拉善生活了50多年,和年輕的時候相比,沙塵暴越來越多,越來越厲害,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差。”
調查顯示,在歷史上,阿拉善境內雖然多沙漠,但仍不失為一塊水泊汪汪、草豐羊肥的棲息地,因為它始終受到三大生態屏障的保護,即東部賀蘭山原始次生林帶、西部黑河流域以胡楊林為主體的額濟納旗綠洲林帶和北部梭梭林帶。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副秘書鄧儀對記者說,“遺憾的是,近幾十年來這三大生態屏障出現了嚴重的退化,直接導致河流、湖泊干涸,生物多樣性銳減,沙漠化加劇,由此釀成的沙塵暴天氣波及華北、華東等地區,并對全球氣候狀況造成惡劣的影響。”
人禍大于天災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調查顯示,草場每年以2.6萬畝的速率遞減,退化面積達334萬公頃以上,原有的130多種植物物種現僅存30多種;植被覆蓋度降低了30%-80%,大面積的草場已無草可食;180余種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一、二、三類珍稀動物)或遷移他鄉、或瀕臨絕跡,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挑戰。
“現在養500只羊,也沒有過去養300只羊的收入高。”當地牧民趙文志說。其人為原因就在于推行了不適合當地的農耕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
當地生產方式由牧業轉變為農業后,種植了玉米等大量耗水作物。大肆開荒種地的后果是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1972年的時候需要用人推著鉆打四五十米深的機井。而現在大部分的機井都在100米到120米深。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除了風的影響之外,地下水位的下降是罪魁禍首。鄧儀認為,阿拉善生態環境的惡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破壞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
“治理”沙塵暴仍有限
“目前在阿拉善地區,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的農牧民,都意識到沙塵暴的嚴重危害了。”向明告訴記者,政府所采取的做法是讓草場嚴重退化地區的人遷移出來,實行嚴格的封閉措施,依靠自然之力,修復土地。
向明說,另一個辦法是實施人工小范圍的治理,已經通過國家科委立項,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著手進行“荒漠化地區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不過,對當地政府恢復生態的邏輯,鄧儀認為并不妥當。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草場單純地閑置,也容易導致草場的鼠害和火災隱患。人畜對草場的破壞力并不是那么明顯,生態環境破壞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水。記者所采訪的大多數牧民都認為,如果沒有水,退牧還草以后草場也恢復不了。
“決不能把移民當作萬靈丹。移民之后如何恢復生態,同樣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鄧儀認為。
“北方荒漠化地區建立一種科學的灌溉方法十分必要。”昨日下午,國家科技部中國技術市場管理促進中心生態環境建設、水土資源開發與節水灌溉首席專家邱為鐸與記者一起在阿拉善地區走訪,他告訴記者,只要改變當地“大水漫灌”式的用水方式,充分發揮日照時間長、土質好的優勢,阿拉善地區也能發展特色農產業。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過去幾十年里,國家對沙漠化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顯示,僅有約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局部治理,整體惡化”的狀態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近幾年我國繼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工程,啟動了防沙治沙工程和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等,但這些項目規劃決策的主導思想一直是“以林治沙、以林防風”,對不同類型的沙漠化土地沒有“因地制宜”,而是籠統地以“植樹造林”一種措施應對,基本沒有在認識沙漠化成因和過程的基礎上去制定和實施防治戰略。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專家陳廣庭告訴記者,我國90%的沙漠化地區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除局部水分條件較好的地方外,都達不到“植樹造林”所需的條件。
國家防沙治沙辦主任劉拓也證實,我國是土地沙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土地沙化形勢依然嚴峻,呈現出明顯的脆弱性、不確定性、反復性、不平衡性和艱巨性等特點。土地沙漠化給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帶來極大危害,據統計,我國每年因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40億元。
(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