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以上大學生每月日常消費在千元左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09日 16:38 民主與法制時報 | |||||||||
□吳海鷹 “一月五百貧困戶,千兒八百剛夠用,兩三千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戶!”這個流行于大學校園的順口溜,是很多大學生金錢觀的真實寫照。我們來看一份最新有關大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75%以上大學生每月日常消費在千元左右、電子產品消費不亞于白領、愛買書的大學生越來越少、品牌成為女生消費第一考慮因素、戀愛中男生消費占七
由于花錢無節制,有些大學生(以男生居多)除借錢和賣東西這“兩手”外,又多了以“典當”解決“經濟危機”的“高招”。一雙價值千元的名牌運動鞋,九成新,典當費僅200元,一定期限內不來贖回,便自愿“放棄”?蛇有很多大學生樂此不疲。 大學生青睞典當早已不是個別現象,一典當行工作人員說,來典當的人中,大學生占據了相當比例,甚至有一些高中生也不時前來詢問。學生典當的物品主要為電腦、手機、相機等。學生典當儼然已成典當行的新增長點。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物質財富的不斷積累、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外來的享樂主義侵蝕,以及各種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艱苦奮斗、艱苦樸素的觀念淡薄了,而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追求享樂,甚至大手大腳、揮霍浪費、驕奢淫逸的消極思想卻成了新“時尚”。在如此“時尚”觀下,“典當一族”的出現是早晚的事。 3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政協委員時提出要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強調要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要旗幟鮮明。一個人在求學時代就丟掉艱苦奮斗精神,一味貪圖享樂,熱衷高消費,攀比成風,不知感恩,日后步入社會就能自然而然學會艱苦奮斗、服務社會嗎?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以儉立名,以侈自敗;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盡管小康近在眼前,我們依舊不能忘了“以儉入奢易,以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 學生成為“典當一族”,要反思的絕不只是進入典當行的大學生,我們的教育思想更需要反思。不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我們的教育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必要的理財知識當然要教授,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做出表率,積極引導青年學子,才能使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選擇中,有明確的、正確的價值取向。 大學生淪為“典當一族”的反面教材,難道不是印證出當前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多么迫切和必要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