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機構支持的中國家長教育工程正在北京、上海、深圳、遼寧鞍山、大連、河南商丘等城市步步推進,并走入居民社區。作為該工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專業家庭顧問應運而生。
和以往街道、居委會的調解員不同的是,專業家庭顧問經過了嚴格專業培訓,具備相當輔導資質和能力。今年3月下旬,記者在北京望京街道辦事處和大連中國家長教育工程培
訓基地采訪時看到,這些新型的家庭顧問正以專業手段幫助煩惱重重的家庭擺脫困境。據介紹,目前專業家庭顧問的工作主要針對那些在教育孩子問題上陷入困境的家庭,他們采用的“要改變孩子,首先改變家長”的輔導原則,讓那些日復一日辛苦地做著糊涂父母的人猛然醒悟:孩子有錯,自己首先要反省,父母改變了,孩子才能改變。
大連:家庭顧問平息父子對抗
“請救救我的孩子,救救我們的家庭!”3月初,一位姓張的家長向“大連中國家長教育培訓基地”負責人蘆芳求助。
作為“大連中國家長教育工程”的一項實施內容——首期“家庭顧問師資培訓班”今年2月底開課。消息傳出,許多當地和周邊城市的家長打來求助或預約電話。這些家庭在家庭關系或孩子成長方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家長焦慮不已,卻無能為力,急需專業家庭顧問上門輔導。
“家庭顧問這么搶手,有點出乎我的意料。”蘆芳說。她告訴記者,首期培訓班招收了50名具有相關資歷(教育工作者、工青婦系統干部、大學畢業生)的學員,全脫產培訓9個月,將開設家長教育概論、社會學、青少年心理學等10多門課程,教學規格達到了師范學校標準。與社區志愿者不同的是,這些學員畢業后將以家庭顧問為職業,向求助者提供規范的高標準的服務。
首期培訓班有一對夫妻學員,丈夫陳先生是一家民營企業的老板,妻子也是這家企業的高級職員,兩口子在兩個孩子的教養問題和其他一些家庭事務上,產生了激烈矛盾,家庭瀕臨破裂。為了挽救家庭,夫妻倆放棄手頭所有的工作,全脫產參加培訓。如今,他們不僅解決了自己的家庭問題,而且打算結業后兼職做家庭顧問工作。
為了滿足一些求助者的急切需求,也讓學員獲得鍛煉機會,培訓班安排部分學員開始實施個案輔導。
張先生的兒子小強今年17歲,正在上高二,去年迷上了網絡游戲,成績下降不說,身體也受到了影響。父母想盡辦法勸說、阻止他,孩子不但不聽,反而玩得更兇了,甚至拿刀威脅父母。張先生焦慮萬分。
培訓班選派3名學員組成了一個輔導小組,負責對張先生一家的輔導。小組成員中,兩男一女,兩個是年輕人,另一個是已經做了父親的學員。經過談話,他們發現兩位家長雖然都是中學教師,但在教育子女上卻存在嚴重失誤。孩子從小到大,父親什么事都包辦,甚至家庭作業也替他做,幾乎不讓兒子思考,也很少教他做人的道理,久而久之,小強在父母面前變得似乎越來越“傻”,甚至不懂道理,不近人情了。剛開始,孩子上網并不嚴重,父母卻視為洪水猛獸,不是予以疏導,而是極力阻止,沒想到反而激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以致他在網絡游戲中越陷越深。
“要想改變孩子,首先改變家長。”輔導組制定了一個“先家長、后孩子”的輔導方案,經過培訓班集體討論、專家評審后開始實施。然而,這一方案遭到了張先生的抵制:“我有什么錯?為什么要我改變?為什么要我在兒子面前認錯?”
為了做通張先生的思想,輔導組把他請到了培訓班。教育專家和學員分別給他講案例,幫他分析原因。他終于心服口服了,回家后立即制定了一個家庭公約:父母主動改掉原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充分尊重孩子,小強只在周末玩兩個小時電腦游戲……公約由家庭顧問督促實施。
剛開始幾天,兩位家長按照家庭顧問囑咐,有意冷落孩子,吃完晚飯就回到自己的房間,孩子吃多吃少,晚上是做作業還是玩游戲,一概不管。幾天后,小強終于忍不住了,主動找父母說話。又過了幾天,他發現父親抽煙的嗜好和母親愛看電視連續劇的習慣也改掉了。這讓小強感到有點壓力了。
輔導組里一位有著兩年從教經歷的年輕學員負責與小強直接接觸。因為年齡相差不大,他們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有一天,他留在張先生的家里,和小強一起上網,發現小強在玩一種籃球比賽的游戲。當天他沒說什么,第二天,他又和小強一起上網,發現他還在玩那個游戲,于是對小強說,這種游戲我們早就玩過了,現在已經被淘汰。聽了他這么說,小強顯得有點失落。隨后,這位顧問趁熱打鐵,給小強講起了NBA和CBA的賽事和球星趣事。小強聽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強主動對母親說:“你們不是不喜歡我玩電腦游戲嗎?那就給我買一套運動服吧,我想去打籃球,這回我要玩真的了。”從那以后,小強課余時間開始活躍在籃球場上,漸漸不再迷戀電腦游戲,學習也比以前自覺了。這個昔日吵鬧不休的家庭終于風平浪靜。
“要救孩子,先教家長。”對這個家庭輔導原則,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教育專家、有著豐富家庭輔導經驗的高級家庭顧問李文兵說:“孩子出問題,根源在家長和家庭環境。和社會上一些家庭顧問不同的是,專業家庭顧問不僅僅是做孩子的工作,更要做家長的工作,甚至整個家庭系統都要做相應的改變。工作難度和艱辛可想而知。但不管多難,我們都會把它當成一項事業做下去。”
北京:家庭顧問化解母女“仇怨”
2005年9月,北京朝陽區望京街道首批17位和諧家庭顧問,在經過兩個月的培訓之后開始持證上崗。潘乃新是其中的一位。涉足該項工作之前,從事居委會工作的她一直熱心于調解親朋、鄰里的家庭關系,積累了不少實戰經驗。正式上崗幾個月,她就為數十個家庭和家長進行了個案輔導,成了望京社區的名人。
3月21日,記者在華鼎世家小區見到了潘乃新。這是一位面容和善,渾身透著親和力的中年婦女。她語調平和地向記者講述了她輔導的個案。
“第一個案例是我無意中遇到的。”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潘乃新坐在小區花園里的長椅上乘涼。一個女孩走過來坐在她身邊,剛落座,一位中年婦女就沖著女孩大喊,叫她回家做作業。女孩沒有起身,嘴里還低聲說著臟話。潘乃新很吃驚,輕聲問女孩:“那是你媽媽吧,你怎么罵她?是不是不高興呀?”女孩回答:“就是不高興,我不想回家!”潘乃新感覺到這對母女隔閡不淺,馬上產生了“介入”的沖動。征得母女倆同意后,她分別與她們做了一次長談。
這個女孩叫小娟,正在讀初三。她母親王女士是北京某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對女兒要求極嚴。從初一開始,小娟每天放學回家,王女士就把她鎖在屋子里。寒暑假更不讓她走出家門。只在傍晚遛狗的時候,她才帶女兒出來走一走。即便這短暫的時間,她也毫不放松,隨時睜大眼睛警惕四周,生怕哪個同學和女兒打招呼、遞眼神。她還把家里的電話加密,只能接聽,不許打出,好讓女兒不受外界影響,集中精力學習。可小娟的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每況愈下,到后來主課連及格分都拿不到。學校多次勸她退學或轉學。王女士失望之極,動不動就惡聲惡氣責罵女兒。小娟不服,經常頂嘴。母女之間儼然成了一對仇家。
“這到底是為什么?”王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在潘乃新誘導下,小娟道出了原委。“我在家里沒有自由,就把上學當成放風,把上課當成自己玩的時間。媽媽把我鎖在家里,我就遞紙條,把同學叫到防盜門外面聊天。為了不引起媽媽的注意,我還和同學約定了暗號……媽媽管得越緊,我就玩得越兇,哪還有心思學習?”
根據談話結果,潘乃新進行了分析,認為造成小娟成績下降、母女關系緊張的最初原因是母親管教不得當,但小娟的懶散和自暴自棄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所以她決定先在小娟身上下功夫。在接下來的一周里,她每天晚上約小娟在小區花園里聊天,一聊就是兩個多小時。潘乃新沒有和她聊學習,更不給她講大道理,而是講自己的坎坷經歷,聊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小娟心里的防線撤除了,有什么心里話都愿意對她傾訴。
在傾聽中,潘乃新發現小娟對自己的未來竟然有著美好的憧憬和設計。這讓她欣喜不已。她馬上因勢利導:“你有一個好的愿望,關鍵是怎么去實現了。可你現在這樣做,離你的愿望不是越走越近,而是越走越遠呀!你要知道母親無論怎么做,都是愛你的。你不能傷害母親,也不能傷害自己呀!”小娟像一個乖孩子點了點頭。潘乃新感覺到水到渠成了,便要求小娟給一個承諾:上課認真聽講,爭取進步,每隔兩天向她匯報一次。小娟鄭重其事地答應了。
隨后,潘乃新以大姐的姿態做王女士的工作,指出她在心態和管教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并把自己在家庭顧問培訓班學來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傳授給她。雖然有點不情愿,但王女士還是答應改變自己以前的一些管教方法。此后,她放松了對孩子的管束,讓她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也不再惡聲惡氣指責女兒,甚至不再關注孩子的學習,而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愛。小娟每隔兩天向潘乃新匯報一次,每次匯報都有新的變化和成績。潘乃新適時地給予她贊賞和鼓勵。兩個月后,她如愿考上一所職業高中,主修外事英語。期末考試,小娟的成績竟然名列全年級第五。母女關系也得到了改善。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上進心,關鍵在于你如何去激勵他。你如果總是批評他、教訓他,甚至傷他的自尊心,他怎么會上進?有一句成語叫‘望子成龍’,我認為家長不應該只做旁觀者或監督人。我想把這句成語改成‘伴子成龍’、‘助子成龍’……很多家長說自己無法和孩子溝通,實際上他們說的溝通就是教訓,而不是交流。真正的交流是傾聽、理解……對孩子,你不一定要放下架子,降低標準,而應該把他抱起來放在自己肩頭上,給他一個更高的人生起點……”潘乃新總結說。
她告訴記者,她做家庭顧問所使的招,有的是母親教的,有的是自己做母親時從成功和失誤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而一些新觀念則是從專家那里學來的。有一次,一位年輕母親問她:“我的孩子喜歡亂扔玩具,怎么辦呀?”潘乃新告訴她:“下次孩子扔玩具,家里人都不要理他,連看都不看,也不要替他撿。”一周后,這位母親欣喜地對她說:“大姐,你這一招真靈,我的孩子再也不亂扔東西了。”
她說,這一招就是她母親教的:小孩好多舉動都是為了引起大人注意,你注意他了,他就覺得自己成功了,下次還會重復那個動作……潘乃新不愿看到年輕的父母重復她過去的失誤,而當別人從她成功的經驗中獲益時,她會感到快樂和滿足。
家庭顧問正成為新型職業
對于專業家庭顧問出現的背景,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國家長教育工程創始人齊大輝教授說:“根據我們的調查評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比老師大2.5倍。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么做男人、怎么做女人,怎么做丈夫、怎么做妻子?都沒有。我們的家長都是自然型家長,而不是教練型家長。他們沒有進行任何培訓,也不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家長教養出來的孩子怎么能不出問題。當孩子出了問題,這些家長又沒有人可以問。我們國家講家長教育講了很多年,也設立了一些相關機構,但大多是概念炒作,沒有系統理論的指導,即便有理論,也沒有專職人員堅持去做,很難保溫。專業家庭顧問、家庭俱樂部的出現可以成為一種長效機制。目前社會上一些服務行業聲稱可以提供各類家庭顧問服務,但他們不是沒有這個能力,就是極不規范。”
齊大輝曾在美國生活、工作多年,對西方國家的家長教育和家庭顧問行業頗有研究。他認為,家庭顧問的發展方向是成為一種新型的職業,具體從事這項工作的人要有較好的待遇,這樣才能留住人才把這項事業長期做下去。北京望京街道辦事處王賢樂副主任告訴記者,望京社區和諧家庭顧問隊伍還要擴大,爭取達到每100戶家庭有一名家庭顧問。“當然,家庭顧問不光要有愛心和熱情,還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具備了相當資質和能力才能上崗。”
記者在北京望京街道服務中心采訪時看到,和諧家庭顧問有一套嚴格的工作守則:“在輔導過程中,應與受輔導人訂立行為規范,講清楚輔導規則,規范彼此行為;不能濫用輔導關系從事與輔導無關的事情;要維護受輔導人的身心利益,不能在語言、非語言上傷害被輔導人的身心健康;對在輔導過程中的資料應嚴格保密;在提供服務時除要設計科學、健康、生動、活潑的內容,更要注意用較低經濟成本,以免加重輔導對象的經濟負擔……”
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教育專家、高級家庭顧問李文兵向記者簡單介紹了家庭顧問的一般工作程序:接受聘請,與“問題家庭”成員談話,找出問題癥結,確立目標,制定可操作性的輔導方案,實施時間有幾周、幾個月、也有一年的,視情況而定。輔導期間,家庭顧問通過上門或電話進行指導,每周對方案實施進展進行一次評估,每月進行一次階段性總結。他介紹說,目前他們主要受理親子教育方面的輔導業務,過于隱私的夫妻矛盾造成的家庭問題不在輔導之內。
當問到家庭顧問的收費情況時,李文兵說,收費多少,目前暫無統一標準,一般視工作難易程度、時間長短以及受益家庭的經濟狀況等情況,并與聘請者協商而定。“隨著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專業家庭顧問的市場應該會越來越大。”李文兵對家庭顧問職業的前景充滿信心。(編輯:李旭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