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曲折,煙塵彌漫,我們從拉薩向東行至芒康又折道向南,沿滇藏線抵達鹽井。決定在鹽井停留,是因為這里不僅是茶馬古道進入西藏的第一個驛站,也是我西藏之行的最后一站。懷著對西藏的眷戀與不舍,我在鹽井這個小鎮停留了3天。
瀾滄江岸曬鹽忙
鹽井藏語名為“擦卡洛”,“擦”即鹽的意思,這里因特產井鹽及其傳統制鹽術而出名。
據位于滇藏交界處瀾滄江河谷里的老人們講,鹽井的發現和經營已有上千年歷史。曾經在食鹽貴如黃金的日子,鹽井的發現為勤勞善良的人們鋪就了一條生存發展之路。因地處深山峽谷,交通險惡,又遠離傳統的鹽湖,大海更加遙不可及,鹽井自然成為產量高、質量好的產鹽地。
距離鹽田漸近,可以看到岸邊數條鹽民為行走便利而開的斜坡,高高低低,阡陌縱橫,雖亂卻別有韻味。
一眼望去,鹽民在瀾滄江兩岸層層疊疊用圓木柱支起數千塊鹽田。每塊鹽田約7平方米,灌滿鹵水的鹽田泛著青色或微紅色光芒,煞是壯觀。這些鹽田均倚崖而建,支撐鹽棚的木料被經年累月地使用,鹽水滲透木料在其表面凝結成一層厚厚的晶體,陽光下璀璨生輝。
鹽井的鹽田至今保留著世界上獨有的曬鹽制鹽技術。司機師傅說,別處曬鹽汲湖水即可,在鹽井則需在河床上的鹽礦打洞,用木桶將鹵水背到自家鹽池,再從鹽池將鹵水分送到自制的木架鹽棚上,曬成鹽巴。
最后,曬好的鹽巴由馬幫、騾幫負責跋山涉水,銷往滇、藏、川一帶,為鹽民換回生活所需。
眼前的瀾滄江雖長,卻只有地處中段的鹽井多鹵水可以曬鹽。更為神奇有趣的是,同一條江,卻一岸產紅鹽,一岸產白鹽,因此,江岸兩邊的村子被稱為白鹽井和紅鹽井。
掛十字架的藏族人
鹽井被一條溝劃分為上鹽井、下鹽井。
下鹽井多為外來的納西族人,他們住藏式民居、喝酥油茶、吃糌粑、說帶納西口音的藏語、信仰藏傳佛教,和藏族沒有太大區別。而居住在上鹽井的雖都為土生土長的藏族人,80%卻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這里很多身著傳統服飾的藏民脖子上掛著十字架,甚至有著“瑪麗婭”、“約翰”等屬于自己的教名。
原來,由于茶馬古道鹽糧交易的興盛,早在1865年,外國傳教士就把天主教帶到鹽井。因此,今天的鹽井有著多民族多宗教兼容并蓄、共存發展的獨特文化現象。
拉貢天主教堂是西藏惟一的天主教堂,它坐落在上鹽井村一片綠樹環抱的高崗上。和多數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天主教堂不同,拉貢教堂有著獨特的藏式風格外觀,色彩艷麗的外墻和庭院里如火如荼開放的格桑花,使這座藏區教堂顯現著別樣的風情。除了主耶穌像、圣母瑪利亞像和墻壁上的圣經故事畫框外,教堂里還掛著潔白的哈達。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們用各自的方式祈福和祝愿,這樣的場景讓人看了莞爾一笑,引發思考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古老的鹽井人不僅善于與人相處,似乎更善于與神溝通。
■指南
●交通:
從北京前往鹽井,一般選擇抵達昆明后乘坐旅游大巴到香格里拉(中甸縣),然后在當地包車或搭乘途經鹽井的順風車前往。走滇藏線出藏的朋友會途經鹽井。
●景點:
下鹽田需自駕車并請當地認路老鄉帶路,或在鎮上包專門的游覽載客車前往,包車來回50元。鹽井拉貢教堂在鎮外不遠,徒步2公里左右即可到達。去曲孜卡溫泉需包車前往,來回車費100-120元,室內溫泉10元/人。
●特產:
加加面是鹽井的特色小吃。所謂加加面,顧名思義就是一碗面在食用過程中由主人分多次少量不斷地給客人添加,直至食用完畢。這里的蘋果雖小但甜,鮮核桃也別有滋味。
■聊齋
雪山女兒淚流成泉
在距鹽井15公里處的曲孜卡鎮,有處美麗的溫泉。
相傳梅里雪山的第三個女兒達美擁當年外出玩耍到達曲孜卡,正值災年,瘟疫成瘋。看到百姓遭受苦難,善良的達美擁情不自禁流下眼淚,并愿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使百姓從苦難中解脫。于是,達美擁的汩汩熱淚形成了治療百姓疾苦的曲孜卡溫泉。
據領路的小伙說,曲孜卡溫泉有108個溫度各不相同的泉眼。雖然我沒有親眼看到108個泉眼,但當高溫泉水沒膝,熱氣彌漫頭頂時,我已經愜意得不省人事了。
■民風
女人擔負鹽田工作
在鹽井,辛苦的制鹽工作幾乎均由女人來完成,一年有半年時間她們奔波在鹽井和鹽田之間,長年經受風吹日曬的女人們看起來結實、健康而勤勞。她們說,多的時候一天可以來回背100多桶鹽水。
即使在這樣艱苦的勞作下,鹽井的女人們依然身著艷麗的傳統服裝,綻放純美的笑容。奔波于江邊與鹽田之間汲水與倒水的她們,就像在做一項靈巧的手藝活,游刃有余之中透露著輕巧明快。
只有每年6-9月的雨季,漲水的瀾滄江將鹽田淹沒,這些女人才能得以休息。但隨著雨季結束,秋風送爽,女人們便又迎來了曬鹽的季節。(編輯:王彥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