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要提供近2萬斤大米,2000多斤豬肉,500多斤鹽巴,15年所掙收益30萬元全用在老人身上核心提示他只是巫溪縣北部貧困山區的一個普通農民,15年來,為了贍養45名孤寡老人,他一邊經營小本生意,一邊開辦小作坊,把賺取的微薄利潤全部投入到老人們身上。15年來,為養活這45個無依無靠的老人,他先后耗費了30多萬元。
3月12日,記者偶然遇到巫溪縣烏龍鄉的一名干部,他對我說,你應該到烏龍去看看
,那里有一個農民,差不多就是一個圣人了。他說,這個叫吳顯才的農民,贍養了45名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15年了,他還在養這些老人。”
“不想讓老人們受凍挨餓”
頭天巫溪縣下了一場大雨,道路泥濘不堪。12日這天,氣溫突然急劇下降,我們深入到巫溪縣緊鄰陜西的北部山區時,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在坑洼泥濘的鄉村公路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烏龍鄉。
吳顯才家的大門前,懸掛著兩個大紅的燈籠,14日是女兒出閣的日子,52歲的吳顯才正跑前跑后地忙碌著。聽說我們是專程從重慶前來采訪他的,吳顯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有啥值得采訪的啊?”
記者說,聽說你養了45個老人,我想聽你說說這事。
吳顯才說,真的沒啥值得說的,我看他們無依無靠的,就把他們收留了,我只是想讓他們有口飽飯吃,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再挨凍受餓。
家對面修建敬老院
吳顯才修建的敬老院,就在他家對面,中間隔著一條小河(大寧河的源頭)。
我決定去看看這座特殊的敬老院,看望一下他收養的這些老人。
在敬老院的大門前,我遇到了吳顯才收養的一個老人,她叫譚傳賢,今年63歲,是個啞巴。
譚傳賢身體胖胖的,面色紅潤,站在一棵大樹下,望著我們呵呵傻笑。雖然弱智,但她看見吳顯才,舞著雙手呵呵呵地笑得更歡了。吳顯才走過去,一陣比劃,大意是說外面很冷,快回屋里去,譚傳賢就乖乖地呵呵大笑著,回到屋里去了。
譚傳賢由于智力極度低下,而且不能說話,一直靠她的哥哥養活。兩年前,哥哥去世,譚傳賢頓時失去了依靠,生活沒有了著落。吳顯才聽說后,收留了她。
在敬老院的院壩里,一個殘疾人拄著雙拐,正在慢慢地挪動。他叫蔡傳軍,他一生下來,雙腿就嚴重殘疾。幾年前,蔡的母親全身癱瘓,父親也因貧困而絕望地上吊自殺,蔡失去了生活依靠。在經歷了一段吃完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后,他被吳顯才收留了。
“不是他,我們早就死了”
任國賢,女,81歲,老伴譚吉壽,86歲。二人育有一子譚顯才,今年60歲,譚顯才先天弱智。譚吉壽夫婦倆年輕的時候,還能拉扯著智殘兒子,在這貧瘠的土地上艱難活命。后來,他們漸漸地老了,再也干不動繁重的農活,連自己的生活都成了問題,何況還拉扯著一個也已進入老年的智殘兒子!
一家三口陷入困頓。吳顯才收留了這一家三口,在這里一養就是11年。
吳顯才15年間收養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數是殘疾人。任國賢老人說,如果不是吳顯才的贍養,“我們可能早就死了!”
15年花了30多萬元
為了養活這些老人,吳顯才一年要提供“近2萬斤大米,2000多斤豬肉,近1000斤食用油,500多斤鹽巴”。
加上修建敬老院,給老人們縫制衣服、添置被褥等費用,吳顯才15年來先后花費了30多萬元!
在這極度貧困的山區里,吳顯才是怎樣籌措到這30多萬元的呢?
在收養這些可憐老人的同時,吳顯才開辦了3個小型的加工作坊,加工在當地很受歡迎的棕器、木器以及水泥磚。加工一件棕繩能夠賺1角錢,而加工一塊水泥磚,只能賺2分錢。如果把這30多萬元換算成水泥磚的利潤,那就相當于1500萬塊水泥磚的全部利潤!
15年來,吳顯才把這3個作坊的利潤,全部用在45名孤寡殘疾老人的身上,讓這些無依無靠的老人,生活無憂。
15年來,先后有22位老人在吳顯才的關懷中安詳地走完生命歷程,6位老人回到了親人身邊。
當地政府給予資助
吳顯才的義舉除了得到妻子和兒女的支持外,也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多年來,當地民政部門都要給予常樂敬老院足夠的資助,當地一些社會人士也紛紛給予吳顯才一些幫助。
從今年開始,17位依然在接受吳顯才贍養的老人(有6位老人先后被親人接走),每人每年能夠得到政府給予的600元五保戶補助,加上其他一些資助,使吳顯才肩頭的擔子一下輕松了許多,“以前每年我要花15000元以上,現在我只需要花費1萬元左右了。”
“我無法保證讓老人們每天都有牛奶喝,但我要保證老人們每天都要吃飽飯,天冷的時候有火烤。”吳顯才說,15年來,他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勤奮勞作。
“因為我是一個共產黨人。”吳說。
有一種愛叫奉獻播種不問收獲,付出不圖回報,他用生命詮釋真愛
我要讓村子消滅貧困
“我自己最終也將老去,到時候也可能無力再贍養陸續出現的其他貧困孤寡老人。”多年來,吳顯才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讓貧困老人不再挨凍受餓?
2005年,吳顯才當選為大坡村黨支部書記。站在全新的高度上,吳顯才突然明白,只有消滅貧困,才能解決他心中的隱憂。
他的計劃是,通過有組織的勞務輸出以及改變農村產業結構的方式,迅速提高村子里的整體經濟實力,在2010年前徹底消滅貧困。
“我能做到這一點。”吳顯才信心十足,“我能養活這些貧苦老人,我就能讓整個村子不再貧困。”(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