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一
芬達涉嫌苯致癌
苯致癌風波起源地來自英國,英國當地時間3月2日,英國食品標準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一則爆炸性消息:碳酸類軟飲料如果同時含有苯甲酸納(防腐劑)與維生素C(抗氧化劑)這兩
種成分,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生成苯,而苯是致癌物。可口可樂公司生產的芬達汽水和其他一些軟飲料都含有上述兩種成分,有可能構成致癌危險。
一石擊起千層浪,世界各國媒體紛紛轉載報道此事,大有將軟飲料涉嫌苯致癌事件逐步上級之勢。從3月4日起,我國媒體也爭相報道次事,軟飲料涉嫌苯致癌事件“如期”不斷升級。據某網站截至3月9日8時的調查顯示,51456人次參加了“是否相信致癌說”的調查,竟有45919人表示相信,占投票網民的89.24%。有40521人參加了“是否會繼續購買”的調查,其中37320人表示不會繼續消費這些軟飲料,占投票網民的92.12%。 事件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立即對部分進口及國內生產銷售的軟飲料產品進行抽檢。3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全國抽檢證實飲料中苯含量符合標準。芬達等軟飲料涉嫌苯致癌事件漸漸平息。
事件二
蘇丹紅
蘇丹紅,雖然聽上去很美。但蘇丹紅一號型色素卻是一種人造化學制劑,全球多數國家都禁止將其用于食品生產。
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蘇丹紅一號會導致鼠類患癌,它在人類肝細胞研究中也顯現出可能致癌的特性。
3月16日起,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被陸續曝出有多種產品含有帶蘇丹紅的調料。
然而,長期以來建立的信任感,在那一刻面臨坍塌之危。
國家質檢總局4月5日宣布,在對全國18個省、市、區可能含有蘇丹紅的食品展開專項檢查后發現,30家生產企業的88種食品及添加劑含有蘇丹紅。
而衛生部于次日發布《蘇丹紅危險性評估報告》,雖然認為蘇丹紅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攝入含有少量蘇丹紅的食品,引起的致癌性危險性不大,但仍未完全消除公眾對蘇丹紅的恐慌心理。
蘇丹紅事件爆發后,麥當勞和肯德基等快餐企業表現積極,對“蘇丹紅”事件態度也是頗為誠懇。
事件三
嘉禾假冒綠色蔬菜
2005年11月1日—11月5日,中央電視臺到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以下簡稱省農委)所屬遼寧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對綠色蔬菜生產及銷售情況進行采訪。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派員陪同記者先后到遼陽燈塔市、鞍山臺安縣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和沈陽市大型超市進行現場采訪。12月4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以《“綠色”蔬菜真相》為題,對我省鞍山市臺安縣嘉禾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嘉禾”公司)銷售假冒綠色蔬菜進行了曝光。副省長胡曉華立即批示:“請農委立即組織開展調查處理,要舉一反三,抓好綠色食品市場審批、年審、監管,切實抓好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控制,保障食品安全。”
嘉禾假綠色蔬菜事件在消費者中產生巨大的影響。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消費者稱不再信“綠色”。消費者普遍認為假“綠”之所以能夠進入市場,除了政府職能部門重視不足是主要而且是不可推卸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消費者本身缺少辨別真假的知識和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時,銷售者對超市也出現了信任危機。
事件四
光明回奶罐事件
2005年6月5日,河南電視臺首先報道了光明乳業鄭州子公司將過期奶回爐并用于銷售;6月10日,《都市快報》報道稱杭州出現光明“早產奶”;6月13日,《中國經營報》報道稱,上海市出現光明“早產奶”。這一波又一波的負面報道讓光明乳業的股價大跌。光明公司表示,已采取對鄭州光明山盟百利包生產線停產整頓,暫停光明商標使用權,相關責任人免職處罰等措施。
事件五
奶粉碘超標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機關公布雀巢金牌3+奶粉碘含量超標。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標問題曝光后,雀巢先是拒絕承認其碘含量超標,后經多方證實5月28日,雀巢公司公開承認“按國家標準,這批產品是不合格”。5月31日中消協表示將介入調查并全力支持消費者起訴。但最后,還是在消費者強烈的呼聲中回收了奶粉。為了表示“抵抗”,雀巢負責人仍表示暫時不公開銷毀回收奶粉。
事件六
吉百利巧克力 口腔被劃傷
2006年3月10日,國家質檢局發布公告,禁止進口加拿大吉百利公司生產的規格為39克的吉百利牌巧克力蛋。而禁令的緣由是日前該公司的巧克力蛋被發現其食品塑料模具破裂,碎片卷進生產線,造成消費者食用時口腔被劃傷。目前加拿大相關部門已要求在全國范圍回收。10日,吉百利中國公司表示,該產品僅在加拿大范圍內出售,中國并無銷售。在中國生產的吉百利產品都是本土生產。10日,國家質檢局發布進口吉百利問題產品的禁令,并要求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不得受理該產品的報檢。同時要求各檢驗檢疫機構要加強對進境郵寄物品、旅客攜帶物品的查驗工作,嚴禁該產品通過郵寄、旅客攜帶等方式進境。
在沈城幾家大型超市調查過程中,記者并未看見規格為39克的“問題”朱古力蛋。一位身為母親的消費者擔憂地向記者表示,最近問題食品召回的事件頻頻發生,而且這些召回食品如奶粉、巧克力又都是兒童食用的產品。雖然此次召回的巧克力并不包括我國境內的產品,但是也給國內的生產廠家敲響了警鐘。
事件七
三鹿早產奶
繼光明牛奶之后,河北著名牛奶品牌三鹿也陷入早產奶的丑聞。2005年7月5日下午,天津河西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執法人員在一庫房內發現,“三鹿原味酸牛奶”生產日期赫然是2005年7月6日。拆開包裝箱后,里面一千克袋裝原味酸牛奶的生產日期也是6日。執法人員在司機提供的發貨憑證上確定這批酸牛奶是在本月4日發出的。質監執法人員指出,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這批“三鹿酸牛奶”已經涉嫌偽造生產日期。他們在正式立案調查的同時,還將近900箱涉案物品封存。
三鹿集團副董事長蔡樹維在北京公布了他們的調查結果時表示,由于市場利好的緣故,生產廠銷售部與倉庫個別人員為了減少物流時間,違反公司產品出廠管理規定,擅自將7月4日下線的并正在檢測過程中的產品提前出廠。“雖然在流程上出現了問題,但是該批次酸奶經檢驗為合格產品。”
遼寧申揚律師事務所梁新春律師告訴記者,《產品質量法》對生產日期的規定屬于任意性規定,而非強制性規定。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做相應調整,這對消費者不構成欺詐。關鍵在于質量檢驗的結果。
事件八
油炸薯條致癌
衛生部發布2005年第4號公告,建議公眾盡可能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淀粉類食品,提倡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改變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減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
丙烯酰胺是一種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凈化等工業用途。淀粉類食品在高溫(>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酰胺。動物試驗結果顯示,丙烯酰胺是一種可能致癌物。
衛生部食品污染物監測網監測結果顯示,高溫加工的淀粉類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條等)中丙烯酰胺含量較高,其中薯類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類油炸食品4倍。
但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盡管消費者對油炸薯條致癌有所了解,也表示盡量少食用油炸食品。但,以“洋快餐”為首的油炸薯條銷售并沒有受到過多的影響。
著名食品專家稱:這是我國居民有喜食油炸食品的習慣有關。同時也提醒公眾關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呼吁采取措施減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事件九
立頓速溶茶含氟超標
2005年3月22日,聯合利華旗下立頓速溶茶被發現含有超標氟化物,其后立頓和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均稱立頓茶氟含量符合國家標準。但在7月初,立頓冰紅茶在中國退市的消息后,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立頓速溶茶負責人表示,立頓冰紅茶的確在一個月前已經停產,而原因主要是因為立頓冰紅茶在市場表現不盡人意,因此經過多方面的權衡做出了讓立頓冰紅茶退市的決定。
事件十
匯源涉嫌鉛超標
3月7日,上海市食藥監局公布了2006年一季度的食品監督抽驗結果:知名品牌匯源果汁進入飲料抽檢不合格名單。而記者昨天在沈城各大超市得到的消息是,目前還沒有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匯源果汁的銷售沒有受到影響。
在采訪時,一位飯店的經營者對記者說:“我決定暫時不再銷售匯源果汁了,看看事態的發展再選擇是否還采購匯源果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