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多靠父母 被侵權時48%認倒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5日 09:28 中國消費網 | |||||||||
昨天上午,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向社會公開發(fā)布了近日對北大等全國10所高校的3000多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有關消費維權狀況的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72%的大學生經濟來源靠父母,12%的同學靠貸款,8%的同學靠獲得的獎學金,7%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只有1%的同學還需減免學費。 調查表明,大一學生消費支出主要側重于娛樂、休閑、旅游、體育、文藝活動等;
消費存在一些誤區(qū) 調查也表明,目前大學生消費中存在一些誤區(qū)。首先是非理性消費明顯。 強烈的消費欲望和前衛(wèi)的消費觀念同脆弱與承受能力不足并存,造成非理性消費傾向。如攀比消費、浪費消費、隨機消費、沖動消費等。據調查,有80%以上大學生的電腦是在做與學習無關的事;一些同學在戀愛中,追求不切實際。 消費結構不合理 據統計,在大學生中滿足生活安全需求所投入的費用并不是太高。此外,是當代大學生間的消費差距在日益拉大,甚至出現兩極分化。一部分大學生一個月消費幾千元,有些播音專業(yè)女生的整容費用竟達數萬元,但一個月生活費不到100元的貧困生也有。 在關于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29%的大學生認為價格便宜是購買假冒偽劣的主要動因,主要是音像制品、文化用品、軟件、服裝類產品。許多大學生存在購買盜版產品的現象。 被侵權時48%認倒霉 80%以上的侵權是在日常生活用品和電子產品方面,主要表現在眼鏡、電腦、MP3、手機、服裝、鞋帽、洗滌用品、化妝品等。 中介服務表現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房屋中介、職業(yè)介紹,占中介侵權50%以上。 求職侵權主要是拖延、克扣甚至拒付薪酬、讓大學生充當志愿者、單方撕毀合同等。 受到侵權后的維權狀況調查顯示,被侵權時,有48%的同學“認倒霉算了”。 (編輯:譚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