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 > 2006年3·15:消費與環境 > 正文
 

3·15前代表熱議完善消法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4日 09:16 法制日報

  誰能成為消費者

    什么是生活消費

    證據該怎么提供

    公益訴訟的代表在哪里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和每個普通百姓一樣,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毫不例外地也是消費者。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之時,不少代表也從他們看到、聽到和想到的角度,對現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出一些疑問,并且相應地提出了一些修訂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議案、建議,期待法律為消費者編織更加嚴密有效的“保護傘”。

  問一:誰能成為消費者?

  鏡頭:梅先生去年11月通過交易網站,花1500元錢從一位網名“妖言媚惑”的賣家手中買了一張“聯通CDMA包年上網卡”。可是今年2月底這張卡就被通知欠費停用了,一打聽,原來北京聯通根本連“包年卡”都沒推出過。梅先生顯然受了騙,可“妖言媚惑”早已消失,而交易網站則認為自己有別于現實生活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賠償梅先生損失。

  分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并未對“消費者”作出明確的定義。這一不確定性使得對“消費者”的判斷很多時候取決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給司法實踐帶來了諸多無序與迷茫,像醫患關系中的患者是否屬于消費者的問題,至今沒有相關立法或司法解釋加以明確。更重要的是,網上購物、網上交易等各種新型交易方式層出不窮,經濟交易關系越來越復雜,“消費者”的概念似乎也更加莫衷一是。

  代表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天爵律師事務所主任陳紫云建議,在消法中增加規定:“本法所稱的消費者是指非以經營為目的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自然人;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單位和自然人。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問二:什么是生活消費需要?

  鏡頭:陳先生三年前買了一間商鋪養家糊口,手續齊全,可沒想到因為商鋪原先的開發商欠當地信用社的錢,信用社便申請當地法院查封了陳先生已買下的商鋪。陳先生找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問題的批復》,其中有“消費者交付購買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項后,承包人就該商品房享有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不得對抗買受人”的規定,可是法院認定他不屬于消費者,駁回了他的異議。陳先生的商鋪至今還在查封中。

  分析:實踐中的大多數情況如此,盡管商鋪、寫字樓、住房同樣都是商品房,但購買住房就可以認定為消費者,而購買商鋪就認定為不屬于消費者。事實上,購買住房的也有很多不是為生活消費需要而用來投資或炒作,購買商鋪的也有不少是自己使用或靠出租獲取收入來維持基本生活的。如果嚴格按照“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來判定是否是消費者,就存在購買同樣的商品,因購買目的不同而得到不同法律保護的現象。

  代表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廣東順德美的制冷家電集團技術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鄧明義認為,只要合理合法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者,其權益就應該得到消法的保護。她建議將消法“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的規定,修改為“合法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者均屬于消費者,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問三:證據該怎么提供?

  鏡頭:在證券公司工作的莫小姐一直感覺太忙壓力大,就在附近的美容院辦了張美容卡,可是剛做了一次面膜臉上就長出了紅痘痘。莫小姐找到美容院要求退還美容卡的錢,并且支付治療紅痘痘的費用,但美容院卻要求她還在本店治療,并且拒絕退還美容卡。莫小姐要跟美容院討公道,必須自己去醫院診斷,再拿上面膜材料去有關部門檢測,證明自己長紅痘痘是美容院造成的。本來就忙的她只好自認倒霉。

  分析:若完全貫徹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原則,消費者就必須證明消費活動的存在、受損害的原因、受損害的后果等,方能得到保護。但消費者通常欠缺交易經驗,或者缺乏足夠的交易信息和交易能力,最后往往因難以舉證而得不到權利保護。雖然民法通則和產品質量法也體現了嚴格責任精神,但規定得比較抽象,特別是加害人責任確定的規定比較粗糙,這造成了處于弱者地位的消費者在爭訟中處于被動地位。

  代表建議:陳紫云代表認為,應減輕消費者的舉證責任,并將嚴格責任原則確立于消法中。她建議消法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經營者能夠證明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是由消費者的過錯造成的除外。”

  同時,“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或者商業慣例向消費者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消費者索要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經營者必須出具。產生消費糾紛時,經營者認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接受的服務與購貨憑證、服務單據不符的,由經營者承擔舉證責任。”

  問四:公益訴訟的代表在哪里?

  鏡頭:劉大媽逛超市時看見一件窩心事:超市存包處的工作人員正和一位姑娘吵架。原來姑娘進超市買東西前把兩個手提袋存在存包處,可是轉了一圈出來,手提袋就只剩下一個了。工作人員指著墻上的告示說,超市有規定,存包臺是服務性質,超市不負保管失竊和賠償責任。劉大媽覺得超市沒道理就向消協投訴,但消協卻答復她不能告超市,因為消協和劉大媽本人都沒有和超市發生直接利害關系。

  分析:目前我國民事訴訟領域沒有特定的公益訴訟制度,更沒有規定誰有公益訴訟代表人的資格。民事訴訟法規定,民事訴訟關系必須是直接利害關系。消費者協會與制定不平等格式條款的企業,往往沒有直接利害關系,因此無原告資格也就成了橫亙在消協公益訴訟面前一道過不去的門檻。如果能由消費者協會代表同一類型的消費者進行公益訴訟,就有可能降低消費者的救濟成本。

  代表建議:陳紫云代表建議消法修訂中擴大消費者協會的職能,將消法中關于消費者協會職能的規定修改為“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開展行業調查”;“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公告、調解”;“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有權代表不特定消費者提起訴訟”。

  本報北京3月13日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