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程維) 根據前進策略和零點調查最新發布的《中國公眾醫療服務指數報告》,中國醫療服務指數最新得分為65.80,這說明公眾對中國醫療服務的總體水平評價不算高,醫院資源配置改善不明顯、醫療服務廣告的行政管理水平不高以及“醫療服務”的差異化服務方向不明確是其中三個最主要的問題。
不同性質醫院缺乏差異性
報告顯示,公眾對“收費高”和“服務態度差”普遍不滿,醫院存在以藥養醫、變相收費、重復收費、過度治療等等違規醫療服務行為,使得公開醫療服務價格變成了表面形式。報告指出,醫療衛生事業行政水平的提升是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保證。
調查顯示,不同性質醫院服務內容與診治疾病的差異化特征仍然不大,在“身體檢查”項目上彼此之間的比重沒有明顯區別,特別在“打預防針”項目中,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的比例仍然很高。
醫院認為普通疾病都可以由基層醫院來解決,但百姓往往不論大病小病都一窩蜂擠到大醫院,“人滿為患”勢必影響醫療服務質量的改善。
調查結果表明從百姓去不同級別醫院的看病情況來看,“輕重緩急”的服務差異化是不夠充分的。三級醫院與一、二級在“身體檢查”項目上的比重也是相當接近,只有在“健康咨詢”項目中,一、二級的比重比三級醫院有所增加。在“整形美容”項目中,三級醫院明顯高于一級的比重。一般性的“身體檢查”、“整形美容”等可以商業化的內容應盡早從三級醫院分離。
醫療服務廣告不可“一刀切”
調查表明電視、報刊雜志是獲取醫療服務的信息主要來源。提升醫療服務廣告的行政管理水平刻不容緩。解決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應該正視傳統媒體對于醫療服務傳播的重大作用,管理醫療服務的廣告必須更加嚴格而不宜“一刀切”。
公眾對各種醫院要求不同
報告顯示,公眾對于三級醫院比較注重知名度和醫院環境,對二級醫院則注重服務水平和設備的先進性,而對于一級醫院更注重服務態度和治療費用。對于級別高的醫院期望比較集中在硬件,對級別較低的醫院體現在“服務態度”。醫療管理需因勢利導。
另一方面,從本次調查可看出前往“公營綜合醫院”的患者群體最復雜,沒有明顯的收入經濟背景影響,但在選擇“中外合資”醫療服務機構時收入或教育高的患者具有明顯的背景趨向,而傾向選擇附近診所的多為收入或教育程度較低的病患者,說明公眾具有不同認知與服務層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