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企業司副司長周來振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現場會上說,近年來,我國的內需與外貿增長出現失衡。從內需看,年均增速為8.6%,遠遠低于GDP和投資的增長速度,消費貢獻率已由“九五”末期的73%下降到45%,而發達國家平均為80%。(3月2日《北京現代商報》)
200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表示:“要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關鍵是要努力
擴大國內需求”。在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軌跡中,在不少年份都不同程度提及到擴大內需的問題,但是像當前這樣強調內需對于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性則尚屬首次。在擴大內需的構成中,擴大消費尤其重要。投資、消費和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呈現出不同的態勢。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貿易,消費的拉動作用甚至有減弱的趨勢;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世界平均水平偏低,不利于國內需求的穩定擴大,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良性循環。
擴大消費需要同時從居民、政府、企業著手
從國民收入分配的角度看,擴大消費,居民、企業、政府都有責任。從消費主體來看,中國消費率偏低原因并不完全在于居民,還涉及政府和企業。事實上,居民消費量增速比較穩定,而且其在整個國民消費額度中所占比重達75%以上。而在過去幾年GDP的收入分配中,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非常快,年平均增長率達15%以上,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企業的利潤增長,尤其是國有壟斷企業的利潤增長也非常高,累計了大量的未分配利潤,占GDP比重達到20%.政府集中了很多資源,企業留存的未分配利潤的累積,從而導致了這兩個經濟部門較高的儲蓄率,自然影響最終消費率的提高和消費的擴大。因此,要真正實現消費的擴大,不能單純寄望于居民,還需要通過特定的政策措施來降低政府和企業的儲蓄率。政府應該更多地進行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改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應,緩解當前公共品供應不足的突出矛盾。企業也應該將更多的“未分配利潤”用于轉移到居民或者政府的支出,而不是將其統統都用于投資。
擴大農村消費要寄望于城市化的推進
盡管農民占據中國人口總量中相當大的比重,但是其消費額卻占據相對較小的比重。從經濟發展的趨勢看,農業是典型的弱勢產業,但是長期以來,就是這樣一個弱勢產業,卻支持了中國的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基于當前的財政收支結構等來看,中國經濟應當開始進入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發展新階段。要擴大農村的消費,不能僅僅從農村自身、農民自身想辦法。
長期以來,農村消費占整個中國消費總量的比重非常小,消費增速低于城市消費,城鄉之間消費差距較大。2005年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7176.6億元,其中城市總額45094.3億元,縣級地方總額為7485.4,縣以下地方總額14596.9億元,農村消費的比重不到25%.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業處于弱勢產業,它的勞動生產率、產出貢獻度均大幅低于第二、三產業,決定了農業收入的增長幅度和增長速度不太可能像城市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那么大、那么快,真正靠農產品生產取得收入大多只能滿足溫飽,依靠農業讓農民收入增幅每上升1個百分點都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擴大農村消費要從農村以外想辦法。改善農民的收入結構,增加其可支配的非農業收入,這樣擴大農民的消費才有可能取得明顯的效果。其中,農業剩余勞動力以務工、經商方式向城鎮轉移、加快城市化進程,這樣通過他們及其贍養的家庭人口擺脫傳統的農村消費方式,逐步向城市居民的消費方式轉變,對于解決農村消費問題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雖然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展開,但與世界同等收入水平國家相比,我國的城市化率(城鎮生活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40%多,約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個百分點,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意味著還將增加1億多人口轉移到城市。這就需要我們降低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各種政策和社會壁壘,逐步消除他們融入城市化進程、分享城市工業化和生產效率提高成果的障礙,并提供其子女入學、個人醫療等最基本的社會保障措施,這不僅從微觀上是平等對待農民的問題,從宏觀上也是促進消費擴大的重要舉措。
不應寄望于整齊劃一的排浪式消費
因為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從目前的趨勢看,擴大消費不是靠推出一個、兩個新的消費熱點就能解決的問題。早期,在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接近的背景下,靠一個消費熱點的確可以出現排浪式消費現象,一段時期內迅速帶動消費的擴張;但是現在的實際是,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經明顯擴大,排浪式、集中式的消費很難重演。不同收入階層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傾向存在很大的差異,要想提高整體的消費,就必然要針對不同的收入群體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即開發不同的消費熱點,使他們能夠更多地消費自己階層所熱衷的產品和服務。例如,對于收入增長穩定的中產階層,醫療保健、體育娛樂可能是今后其重點消費的對象;而對于工薪收入階層,隨著其收入的逐步提高,住房、汽車也可以作為他們消費的一個熱點。總之,要把不同收入層次的消費者進行未來需求的細分,提供更多“量體裁衣”的消費品。(編輯:王彥艷)
|